60年代,人民大会堂的龙井茶多少钱一杯?

帝王将相史 2024-06-05 07:18:44

贺龙

前一段时间,曾经流传一条微博,说是贺老总调到北京工作,第一次到人民大会堂开会,见别人面前的杯子里都有茶,唯独他的杯子里是白开水,贺龙元帅纳闷,就问,为什么不给茶喝?旁边的领导告诉他,你没有交钱吧?也就是那一次,他才知道中央开会喝的茶是要交钱的……

这条微博传的很广,有的年轻同志不相信,以为这个段子是编出来的。

恰巧,我有机会见到了曾在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工作多年的耿秀贞,她从60年代开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做服务员,后来成为处长、副局长。我就把那条微博叙述给她听。并就这件事对她进行了访谈。

人们都叫他“大耿”,话题就从这里说起——

她说,人们都叫我大耿,其实这是周恩来总理先叫起来的,第1次见到总理,总理说:看你很高啊,身高多少,体重多少?我说:身高1.69米,体重133斤,总理说:巧了,你和我身高、体重一样,我最胖时138斤。当时我们人民大会堂有一位服务员也姓耿,总理就说,她叫小耿,我们就叫你大耿吧。

大耿说,60年代我到人民大会堂工作时就知道,当时中央文件的有关规定,凡是召开政治局会或者内部的各种会,首长喝的茶,用的水果、抽的烟,都是个人出钱,外省来北京开会的茶钱也是自己付,龙井茶1袋1毛、花茶1袋5分。

我问:有朋友说,一毛钱一杯龙井茶,很便宜啊,那不就是象征性的收费吗?

耿:那不是。现在的孩子不知道,那时一个馒头4分钱,一个窝头2分钱,一个炒青菜4分钱,一碗粥2分钱。像我们女孩子,一毛钱可以吃一顿饭。

我问:有人说这是周恩来总理定的规矩,你见过那个文件吗?

耿:那个文件肯定有,但我记不得是谁签发的文件了。我们反正都是那么执行的。

那些年,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经常是夜间开会、办公。一般晚上八点开政治局会,比较多,因开会的时间长,夜里12点左右要吃一顿夜餐,文件规定夜餐可以由国家报销。

大会堂当时完全是财政拨款,外事活动宴请、会见,所用的物品、食品,饮品都是国家报销,开会夜餐也是国家报销。只有总理吃的夜餐、茶叶、水果都是自己付款,不让国家报销。

问:茶水,水果,还有香烟之类的,都要首长亲自交费吗?

耿:首长自己缴费的时候是有的,有时有的首长就把那一角钱压在茶水杯底下。后来我们大会堂自己制作了一个记账本,首长的名字不记,只记随身的警卫员的名字。某年某月某人,龙井茶1杯,水果几个,如果吃西瓜或哈密瓜、白兰瓜之类水果,就记1斤半;芦柑、荔枝等就记四两……有抽烟的,吸什么烟,就记什么烟,抽了几盒就记几盒。比如:某领导抽了云烟一盒或中华烟两盒。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就做这个工作。每天都要记账。记完以后还要核对一遍。我们每个月拿着记账本交到财务,由会计算出价钱,写出单子,再由我们把单子(每个人一个信封)交给警卫员,他们拿着单子给首长家里要钱,拿到钱后交给我们大会堂的服务员,服务员再把钱交到财务。哪些帐现在应该都保留着。在档案馆吧?

问:那时候有没有不交钱的?

耿:没听说过。总理定的规矩,谁都不敢不交。总理的权威大着呢!关键是总理自己带头做榜样。每个月结帐时,总理的单据、要交的钱最多,因为他连国家可以报销的也要自己付。开会是吃夜宵的,钱他也自己付。

还有,总理在大会堂刮胡子,也要交八毛钱,和我们集体合影,有时他自己也留一张,但他自己也要交八毛钱……这就是我们的总理。

说到这里大耿的眼圈都红了。

2 阅读:67

帝王将相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