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青年杀自己全家:父亲跟女儿过夜,母亲却警告“不许声张”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4-06-22 14:55:01

1995年初,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发生了一起十分诡异的灭门惨案。

这家人的口碑并不好,一家五口有4人罹难,唯独17岁的小女儿不但头部被打了两枪,身体还被暴打。

小女儿年仅17岁,虽然身材高挑,长得也很漂亮,但毕竟是个学生,社会背景简单。警方围绕着这条线索调查了许久,却得出了令人诧异的结论:凶手不可能存在!

对于这起案件,坊间的流言更是精彩:由于死者之一的包天祥是当地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也算是有些权势的干部,能接触一些“内幕”,因此被传是卷入某大领导的腐败问题而惨遭灭口。

此案一度被列为悬案,后来真相大白时,巨大且残酷的反转更是令民众震惊不已。

血宅

事情发生在1995年1月18日,报案者是包天祥的大儿子包银涛。

据他所说,自己在18日晚上回到家中,发现家门紧闭,反复敲门后无人应答。他虽有钥匙,但习惯性地留在了位于团结小区附近的商店里,考虑到位置比较远,因此当即决定去姥姥家过夜。

怎料第二天一早再次返回家时,敲门依旧没人回应,他顿感事情不简单。

要知道,家里除了父亲包天祥和母亲吴仁娜外,还有21岁的弟弟包银乎和17岁的妹妹包吉娜,其中妹妹还在上学,放学后不回家还能去哪儿?

他赶紧问对门邻居,从昨晚到今天早晨是否有人回过家,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包银涛这下不淡定了,他赶紧回到自己店里取回家门钥匙,打开门后所看到的场景几乎让他昏过去:只见家里一片狼藉,父母和弟弟妹妹全都成了尸体。

充满疑点的家庭

此案被官方称为“呼和浩特1.18特大血案”。

警方赶到后,当即对现场进行仔细的勘查,同时向左邻右舍打听情况,试图掌握一些有用的线索,然而邻居的反常表现让调查人员大吃一惊。

俗话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般来讲,无论跟邻居的关系有多尴尬,平日里起码面子上得过得去。哪知当警方提起“包天祥”这个名字时,林科院4号家属楼几乎每个人的脸上立马就露出了不耐烦。

有些人是单纯的讨厌包天祥本人,诟病他性格强势又贪图便宜,仗着他在单位里的权势为所欲为,例如在分家属楼时,他就挑肥拣瘦,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另一部分人的态度是“敬而言之”,他们猜测包天祥的死不简单:某位大领导的贪腐问题被曝光,包天祥要么得罪了这位领导,要么就是掌握关键信息的知情者,被杀人灭口了。

还有人察觉到这家人不好交往,干脆躲得远远的。

调查人员不禁感叹:这么一个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居然在左邻右舍眼里落了这么个印象。而在此时,现场调查的结果出来,调查人员得出的结论却反常至极。

反常的现场

现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家人被歹徒杀害并洗劫了。

房间里到处都有被翻动过的痕迹,其中包天祥夫妇的卧室是“重灾区”,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日历、烟灰缸等各种杂物全部移位,橱柜和抽屉都被打开,箱包也无一幸免,不值钱的东西,如衣服等被随意地丢在床上地上。

卧室里藏有一只密码箱,因歹徒不知道密码而得以保全,里面放着总数为1万的崭新的百元大钞。

其他房间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翻找,包吉娜的梳妆柜门就曾打开过,又被匆忙地关上,以至于左右两扇门的插销都插反了。

警方没费多大功夫就找到了凶器——一把小口径步枪,它被歹徒扔在餐桌上,调查人员在包天祥卧室书桌附近找到了弹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种步枪对人有巨大的杀伤力,但这在那个年代算不上非常危险的“违禁品”,而是作为射击训练和比赛的专用器械,因此并不罕见。

男主人包天祥陈尸卫生间,女主人吴仁娜、小儿子包银乎和女儿包吉娜都死在门厅东面南侧的卧室里。4名死者均是衣着端正,衣扣完整,包天祥没有穿鞋,看上去是一家人刚回到家便突遭袭击,死于非命。

不过这里有一处值得注意的疑点:4具尸体都被棉被覆盖,现场还有用拖把清理过的痕迹——倘若凶手谋财,为什么不在得手后抓紧离开,反而要浪费时间打扫卫生呢?

这个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警方重视,却成了一个重要的伏笔。

悬案重启

经过一番努力,调查人员从现场共提取指纹26枚,掌纹14枚,经鉴定都属于一家五口的;此外还发现两枚手套印。

这样的结果令警方大为困惑:正如我们刚刚所说,现场一看就是遭入室抢劫,然而现场却是门窗完好,没有哪怕是一点暴力闯入的痕迹。此外,受害者均衣衫齐整完好——即便系熟人作案,那么凶手是如何做到在“处决”包家4口人时,令对方不敢有半点反抗的?

现场所发现的所有线索对调查并没有什么推动作用,且包天祥身为当地林科院副院长,为人强势又精于算计,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难免得罪许多人。

并且据调查,包天祥与他人间存在数额不菲的经济往来,其家中还有大量现金和金银财物,甚至还在跟其他人打着经济官司,很难说会不会有人因为经济纠纷而痛下杀手。

总而言之,考虑到包天祥本人身份敏感地位特殊,所涉及的有的没的东西实在太多。一番调查后,警方宣布将此案暂时列为悬案。直到1996年第二轮“严打”,此案才再次被翻出来,并且作为“大案要案”进行重点调查。

这一次,调查人员利用了更加巧妙的调查手法——既然掌握的线索不足以推出凶手,不妨先想办法从包天祥的人际关系中筛选出嫌疑人,再反推嫌疑人是否有可能作案。

警方认为,作案者必定符合以下几点:

其一,考虑到现场没有暴力闯入的痕迹,说明凶手跟包天祥表面上关系亲密,能以“座上宾”的身份进入包家。

其二,凶手作案手法残忍,为赶尽杀绝,甚至出现了“补枪”的情况,这说明他与包家实际上存在深仇大恨。

其三,即便在那个年代,作为凶器的小口径步枪不算很严重的“违禁品”,一般家庭也不会把它放在显眼的位置。凶手能够找到枪大开杀戒,说明对包家非常了解,应该频繁出入。

综合上述几点,警方果真在包天祥的人际关系中找到了一个叫做欧阳成的嫌疑人。此人在呼和浩特经营着一家夜总会,生意做得很大,出门有保镖陪同,风光无两。

“狗血”剧情

据调查,欧阳成与包天祥私交甚密,两人经常在一块喝酒。而林科院家属院附近一处宾馆的登记记录显示:1995年1月17日至19日,欧阳成一直逗留在该宾馆内。

且有人证实,就在包家四口遇害当天上午,欧阳成还登门拜访了包天祥!

如此结果令调查组振奋不已,哪知欧阳询被捕后却是一脸无辜,连连喊冤。当他供述出与包天祥的关系时,警方大呼“狗血”

1989年,包天祥在当地某县担任县长,欧阳成是该县下属某乡党委书记。后者当时只有32岁,却在工作中表现得尤为亮眼,备受组织重视,可谓前途无量。

然而欧阳成也有难言之隐:原来,他的职场得意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其岳父的关系,通俗来说,他就是个“吃软饭”的,因此家里很多事情得看妻子脸色。而妻子性格冷淡,生活的枯燥令欧阳成苦不堪言。

他有个朋友名叫顾辉,是一位家电代理商,生意做得很大。两人因工作偶遇,后来发展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友。

某次喝酒时,欧阳成忍不住把自己的烦恼说了出来,顾辉哈哈一笑,隔天就从公司物色了一名年轻貌美的秘书安排给了好哥们。哪知这事儿不久就惨遭败露,欧阳成的老婆先是离了婚,不久又被开除公职。

一夜间身败名裂,欧阳成自然恨得咬牙切齿,他把大部分“责任”归咎给了包天祥。

原来,当时还有一名干部也因“生活作风问题”遭到处分,不过对方仅仅是被记过,自己却被开除。如此区别对待令欧阳成十分不服,认为包天祥只是碍于他前岳父的权势,属于“看人下菜”的小人。

好在顾辉没有抛弃好哥们儿,转头就给欧阳成安排了个工作,后者也不负期待,替顾辉挣了一大笔。为表感谢,顾辉出钱给欧阳成开了家夜总会。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不知怎么搞的,欧阳成居然跟包天祥“化敌为友”,经常去对方家中做客,喝酒聊天。

残酷且可怕的猜测

在审讯中,欧阳成承认:自己于1995年1月18日上午的确去了包天祥家里,跟对方一块喝酒聊天。包天祥说下午还要开会,就象征性地喝了点,自己则喝了4两白酒,回到宾馆后一觉睡到晚上9点,根本没时间作案。

有调查人员怀疑,欧阳成记恨包天祥,因而先装得亲近以骗取信任,为报仇创造条件。警方顺着这个方向调查许久,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撑这种怀疑。恰在此时,专家注意到了几个细节,把此案引入了一个残酷、可怕的方向。

其一,在对25名职工及其124名亲属的调查中,所有人都非常笃定地告诉警方:案发当晚非常安静,没有听到不对劲儿的动静。

然而包家阳台上拴着一条小狗,每次见到陌生人都会不停地大叫。

其二,作为凶器的那把步枪中还有一颗没有退出枪膛的弹壳。

这非常不符合常理:如果作案者对包家很熟悉,就会知道包家一共有5口人,会在杀死4口之后立马更换子弹的,以确保能对随时可能回家的最后一人射击。

以上两点足以证明,凶手极有可能就是包家成员,而事到如今,能作为嫌疑人的有且仅有一人了。

这种推测在警方内部引发了极大争议,有许多调查人员认为,包银涛遭受了这样的变故,还要应对怀疑,这是非常不人道的。况且从逻辑上讲,他也毫无理由去残杀自己全家。

最后,警方还是传唤了包银涛,并且请来了专业团队进行测谎。

一开始,包银涛还非常坦然,很自然地应对警方的审问,然而当调查人员问到一个问题时,测谎仪上的图谱立马变得曲折起来。

“是不是因为毛毛?”

毛毛是包吉娜的小名,包银涛的脸色一下就变了。

情人与养女

其实早在案发当年,警方就发现她的尸体疑点重重。

根据报告:其余3名死者只是遭到枪杀,其中最惨的不外乎被补了一枪。唯独小女儿包吉娜在死后不但头部遭补枪,尸体更是被粗暴地殴打。

不仅如此,法医还从其盆骨的发育来看,认定包吉娜与他人存在着长期的“关系”。

当时警方提出了这样一种怀疑:包吉娜有恋爱对象,因父母发现而中断,这个过程中,其对象可能遭受了非常粗暴的对待,因而怀恨在心,最终酿成惨案。

不过,警方查遍了包吉娜的社会关系,没有找到这名“对象”存在的任何证据,这个方向上的调查就此中断。

而如今面对测谎仪,以及审讯者突如其来的试探,包银涛猝不及防,心理防线开始崩溃。

“那天我看到爸爸走进妹妹房间……”

包银涛自幼跟着姥姥生活,直到8岁那年因上学才回到父母身边。一开始,父母对他非常爱护,直到三年后发生的一件事成了噩梦的开始。

这天,包银涛放学回家,竟看到父亲与家里年轻漂亮的保姆抱在一起。

他私下将此事告诉了母亲,保姆隔天便被解雇了。此后,包天祥对大儿子的态度一落千丈,动辄拳脚相向。而令包银涛失望的是,每次向母亲寻求庇护,母亲却装聋作哑,避之不及。

几年后的一个意外发现,让他对自己家人从失望转为了憎恨。

一天深夜,包银涛刚打开房门,就意外发现父亲悄悄走进了妹妹房间,随后房间里便传来奇怪的声音。

次日,包银涛关切地向妹妹询问做完的事情,怎料包吉娜竟表现得十分鄙夷。

包银涛向警方承认,他对包吉娜是有几分喜欢的:妹妹从小就非常漂亮可爱,长大后更是亭亭玉立。他偶尔会惋惜,如果彼此不是兄妹,没有血缘关系该多好。

即便许多年里,因为父亲的态度,包吉娜几乎从没给自己好脸色看,包银涛也没放在心上,可眼下妹妹的态度令他怒火中烧。

你自己都不干净了,还跟我装什么!

怎料当包银涛把事情告诉母亲后,却被要求不许声张:妹妹不是亲生的,被欺负也就算了,家丑不可外扬啊!

震撼之余,包银涛对这个家庭绝望至极。

灭门行动

1994年9月,包银涛做生意遭遇重创,欠了一大笔钱。被债主逼急了,他萌生了一种可怕的念头:杀了全家,继承家产。

经过漫长的计划后,他终于动手了。

1995年1月18日15时30分左右,包银涛从供销社买了两面镜子,利用镜子将自己卧室厕所的灯光反射到卧室门口,引诱家人进门查看情况。而他一早就埋伏在卧室角落的立柜顶部,守株待兔。

17时15分左右,包天祥回到家中,果然如期待般推门而入,被一枪爆头;怀着恨意,他又对着头部开了一枪。

母亲吴仁娜、妹妹包吉娜则在17时40分、17时50分被以同样的过程和手段杀害。

18时许,包银涛从电话中得知,弟弟包银乎要在表弟家过夜。这个消息令他大惊失色:虽然他跟弟弟有些感情,但如果放过弟弟,留下活口,自己后面的戏就没法演了。

为此,他当即撒谎称自己临时有事要出门,要弟弟回家给父母和妹妹做饭,完事后再去玩也不迟。

10分钟后,包银乎刚走进家门,就被冲出来的包银涛开枪打死。

此后,包银涛简单清理了地面,清洗了步枪,用棉被将家人的遗体覆盖,伪装成入室抢劫。随后,他轻手轻脚地锁上家门,又假装正常回家,反复且用力地敲门,询问家中是否有人。

不仅如此,他还故意询问邻居:自己家是否有人回来过。

第二天一早,包银涛就从姥姥家出发,在天元商场里外徘徊,营造出不在场证明。随后,他从自己店里取回钥匙,于19日14时左右回到家中,开门后故作惊讶和悲痛,随后报了警。

虎毒食子

至此,真相水落石出,包银涛却并不服。他坚持强调自己家人罪有应得,只有弟弟是无辜的。

案发时,包银涛只有25岁,做出如此残酷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所谓“虎毒不食子”,变态的父亲、懦弱而冷漠的母亲才是缔造这出悲剧的“元凶”。

现实中居然存在这么一家人,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0 阅读:0

审时度势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