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抢!7月15日之前预定,超省钱、超划算!

丝佩康康 2024-06-14 18:14:52

三伏很短,健康很长!2024年三伏时间表:

头伏:2024年7月15日~2024年7月24日,共10天

中伏:2024年7月25日~2024年8月13日,共20天

末伏:2024年8月14日~2024年8月23日,共10天

俗语有云:“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三伏是农历中一段特殊的时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了,民间老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三伏天虽暑热难当,却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理念起源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春夏养阳”养生法则。

冬病夏治疗法,顾名思义,就是顺应四时变化,利用夏季三伏天阳气旺盛,腠理开阖之机,应用穴位贴敷、穴位针灸、艾灸、内服汤药等一系列补阳益气、温化寒湿的传统疗法,补充人体阳气,祛除伏藏于体内的寒饮、痰湿等邪气,达到治疗或预防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的目的。

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身体里面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

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有些人,体质本就阳气不足,夏天再饮食寒凉,又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导致陈寒未去,又添新寒。

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处,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会使经络堵塞,气血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所以倘若不趁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至的时候,就会内外交困了。

冬病夏治的好处

1、温中补虚,温肾壮阳,充足元气

冬病夏治可以充分调动经络穴位的气血运行,升发阳气,扶助脾气,培补肾气,有利于改善虚寒性脾胃疾病如食凉腹泻、腹痛、宫寒不孕、男性功能障碍及前列腺疾病等问题,还可以改善面色晦暗、四肢怕冷发凉、精神不振、健忘失眠等虚劳病症。

2、通达三焦,缓急止痛

冬季外感风寒,邪恋肌腠,营卫不和,寒凝经脉,血瘀阻络;夏季虽炎热,但阴雨霖霖,天暑下逼,地湿上蒸,致暑湿肆虐;夏季贪凉,外吹空调,内食寒凉饮冷,致寒湿丛生……

寒性凝滞,湿性粘滞,阻滞气血运行,三焦不通、气血瘀滞,出现一些全身疼痛疾病和上有虚火上火、下有阴寒怕冷发凉的上热下寒的症状。

三伏天开展艾灸、穴位贴敷等,可以利用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以及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进入人体,平衡阴阳,将寒湿邪气赶出体外。

3、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就像太阳一样,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都依赖阳气的温煦推动,如果阳气虚弱,人就会生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会逐渐消耗。此时艾灸,当可补足阳气。正如宋代名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所说:“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

艾灸可使人达到阴阳平衡,精神充足,延年益寿。如果在三伏天能够系统的做督灸、脐灸、十字灸等灸疗,更是可以事半功倍,起到很好的延年益寿作用。

冬病夏治适合哪些人群?

|患虚寒性疾病的慢性病患者|

这类人群以老年患者居多。因为年老体衰,久病缠身,阳气耗损,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低下,所患慢病在秋冬季节容易诱发或加重。而这类老年性慢性疾病在夏天往往处于缓解期,冬病夏治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温阳扶正,改善体质,提升免疫力,增强抗病力,降低慢病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减少因慢病复发而住院的次数。

|阳虚体质的亚健康人群|

阳虚体质的亚健康人群最常见的几种表现:

◎手脚不温,甚至四肢冰凉,畏寒怕冷,对寒凉刺激敏感;

◎体质虚弱,容易感冒,感冒以后迁延难愈;

◎疲劳感较为突出,精神不振,困倦乏力,精力不济;

◎脾胃虚寒,稍微进食生冷瓜果就会出现胃痛反酸、腹痛腹泻;

◎容易焦虑,失眠;

◎容易上火,上热下寒,外热内寒。

|阳虚宫寒的妇女人群|

阳虚宫寒的患者,除了容易出现手脚冰凉、小腹冷痛、身体怕冷以外,还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病症,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妇科癥瘕、积聚、痰核、结节、肿瘤等增生性疾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

罹患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寒痰伏肺,体质虚弱,在秋冬季节容易感寒诱发加重。

|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脑梗死、中风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寒凝血瘀,痰瘀阻络,冬季因天寒容易引起病情加重。

|骨关节病|

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病,在冬天都会引起关节疼痛加重,在夏天疼痛会趋于缓解。

其实,冬病夏治的运用范围远不止于此。只要是阳虚体质的人群,无论患何种疾病,都适合冬病夏治。夏天利用自然界阳气隆盛的时机,顺应天时,因势利导,积极温扶阳气,振奋机能,确实能够起到改善体质、缓解症状、减轻痛苦、预防慢病复发等作用。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哪些?

1、三伏汤

根据患者整体情况,个性化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开出中药处方,根据病人需求,可以加工成浓煎剂,便于夏季病人服用。

许多冬季易患的慢性疾病,例如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在夏天通过服用温阳散寒、除湿通络的中药,来帮助改善体质,祛病养生,这样在冬季就不易反复发作。

如:

①和卫温肺汤治疗治疗呼吸疾病;

②化湿温胃汤治疗胃肠疾病;

③补阳温肾汤可温补肾阳,填精益髓,达到保元阳、固根本的目的。

2、三伏贴

各科因人而异开展穴位贴敷,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3、三伏灸

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在三伏天开展各式灸法,如艾灸、隔姜灸、中药罐等,以达到畅通气血的目的,顺应三伏天时,药性易于深达脏腑,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4、三伏茶

专家根据患者需求,辨证论治,有的放矢开出中药泡茶饮,通过人为调和,增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经,利于祛除寒邪,缓解或治愈冬季易发病。

5、三伏针

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人体的阳气浮于表,与大自然天人合一,此时进行针灸,阳气最易提升,体内的风寒湿邪最易祛除,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6、三伏足浴

根据患者整体情况制定中药泡脚方,每晚泡脚,排除寒湿,身体轻松,经络畅通。

冬病夏治有哪些注意事项?

1)穴位贴敷饮食应清淡,慎食海鲜、牛羊肉、辛辣刺激、肥甘厚腻、冷饮、冰冻之品。

2)穴位贴敷时要保持贴敷部位清洁。贴敷当天不能游泳,贴敷后4~6小时内不宜洗冷水澡,不能对着风扇、空调直吹,避免皮肤遇凉后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以及寒邪经贴敷创面侵入体内,导致疾病加重。

3)穴位贴敷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大量出汗,导致药物移动脱落。

4)每次贴敷,一般保留6~12小时后揭除即可。儿童酌减,可贴敷0.5~4小时,如患者体质敏感,应缩短贴药时间。三伏贴贴敷后,除了可能有温热感外,一般无特殊反应。如有异常感觉应及时取下药物,切记不要搓、抓、挠,以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或感染。

5)三伏贴一般要求至少坚持3年。如果贴敷3年症状改善不明显即认为无效,可以放弃贴敷;如果贴敷有效但疾病较顽固、症状仍较明显,一般建议除了继续贴敷,可以同时加服中药以进一步改善症状,巩固疗效。

0 阅读:0

丝佩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