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官宣,中国交付全球首艘无人航母,美军想要的,我们先突破了

文宾分享 2023-01-13 23:05:08

央视官宣,近日,圆满完成各项海试目标任务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顺利入泊珠海高栏港三一海工码头,正式交付使用。

该报道称,“珠海云”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持制造,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功能和远程遥控功能的智能型海洋科考船,获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首张智能船舶证书。其设计建造贯彻了“绿色智能”“无人系统科考支持”和“未来感”等设计理念,主体设备国产化率高,动力系统、推进系统、智能系统、动力定位系统以及调查作业支持系统等均为我国自主研制。

让笔者尤其关注的是,央视在报道中证实了外界猜测已久的传闻——这是一艘“海空潜”全能的无人航母。

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接受采访时透露的几个重要信息就很能说明问题。

首先,“珠海云”的无人化体现在可以借助人工智能(AI)操作系统自主航行。

陈大可介绍“珠海云”在这次专业海试中检测了自主航行性能,以及无人艇的收放步骤。“智能船舶第一次连续12个小时自主航行,实现避障,规划路径等等,所以效果非常好,完全达到了我们原来的设计指标。”

美国“海上猎手”无人反潜艇

这首先意味着“珠海云”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自行规避海面障碍物和规划路径。此前美国海军吹嘘已久的“海上猎手”无人反潜艇,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这个。但相比排水量仅有100多吨的“海上猎手”,“珠海云”的体积大得多,它全长88.5米,型宽14.0米,型深6.1米,设计排水量约2100吨,因此在海上航行时的自主控制难度也大得多。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在无人船的自主驾驶领域已经走在了全球最前面。美军心目中理想的无人舰艇平台,我们率先获得了突破。

美国“动力”网站承认,“珠海云”被广泛认为是“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其定制的AI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它作为各种无人平台的母舰。美媒还表示,“为了让这艘船能在繁忙的港口区域自主航行,船员将通过远程遥控来操作船舶的导航系统,或者至少具备在这些复杂的导航阶段进行监控”。据称,这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要求相当高。

美国最大的无人驾驶船只远逊于“珠海云”

其次,陈大可在接受央视还透露,该船拥有宽敞的后甲板,可搭载多种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可执行海洋测绘、海洋观测、海上巡检及部分调查取样等综合性海洋调查任务。

这就是“珠海云”无人化的第二个重要特征:能携带海上、水下和空中的多种无人平台执行复杂的观测任务,说它是“全能无人航母”毫不为过。

中国媒体此前曾介绍说,“珠海云”能在目标海区批量化布放各种无人系统,并进行面向任务的自适应组网,实现对特定目标的立体动态观测。它有助于改变传统海洋观测模式,获取实时立体海洋观测数据,提升海洋观测效率。

撞上南海海底山脉的美国“康涅狄格”号核潜艇

当然,习惯戴着有色眼睛看中国的美媒,则将“珠海云”的这些特性与军事用途联系在一起。“动力”网站称,这艘无人母船凭借数携带的数十套无人探测系统,能收集“三维动态观测”数据,这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尤其重要。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潜艇之前在南海撞上海底山脉的惨痛经验证明,高度准确的水下导航数据对于潜艇的航行安全尤为重要。而“借助‘珠海云’提供的准确海床地形图,中国潜艇将能够提高任务规划和航行灵活性。”

此外,该报道还将“珠海云”与其他中国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航器的协同作战联系在一起。美媒认为,“珠海云”或者其他类似的船只,理论上可以充当无人艇群的协同指挥中心。中国无人船企业早在2021年底利用六艘高速无人船进行了“快速拦截、围攻和驱逐海上入侵者”的测试。报道称,它的“动态合作对抗技术”或“蜂群”技术,可以让无人机船只以自主协调的方式与敌方目标交战,而无需人工控制。

由此可见,虽然“珠海云”只是一艘用于海洋调查的科研船只,但它背后蕴藏的巨大科技含量、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就连美国方面也紧张不已。据笔者了解,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理论上的确有望快捷地移植到其他平台上。在不远的未来,美国海军期待已久的无人作战舰队,或许会首先在中国出现。

32 阅读:19475
评论列表
  • 2023-01-14 17:18

    无人航母核动力的吗还是电磁弹射?

    ♚ 爱 、似水年华 回复:
    科考船
  • 2023-01-16 12:03

    希望尽快用在军事上

  • 2023-01-16 15:52

    老美负责构思,我们负责实现。

  • 2023-01-17 12:45

    买上保险,去那里科考都不怕了

文宾分享

简介:分享有营养的科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