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边的金沙港

读经典看 2024-05-03 03:47:49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西湖赞美的诗句。

人人都说西湖好,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西湖的源头呢?

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溪和长桥溪,这四条河流是西湖主要的地表径流水源,人们亲切地称这四条河是杭州的“母亲河”。

其中,金沙涧是西湖这些天然溪涧中最大的一条,有6公里长。

金沙涧这个名字,据说来源于涧中细沙,其沙色非常纯净、呈现出金黄的颜色,闪闪发光,就像金子一样,故名金沙涧。

南宋时有一部叫《云麓漫钞》的著作,专门记载宋时杂事,是新安郡守赵彦卫著撰的,

其中就有对金沙涧的记述:“(灵隐)寺之东西漠二水,东龙源,横过寺前,即龙溪也,冷泉亭在其上。西曰钱源,其流洪大,下山二里八十步过横坑桥,入于钱湖,盖钱源之聚畜也。”

这里所说的“龙源”和“钱源”,就是发源于灵隐群山中的涧流,它们都是汇合成金沙涧的支流。

现在,你走进灵隐寺,就能看到“龙源”了,溪涧边果真建有冷泉亭。

金沙涧上游的支流虽说有两条,然而古人们只将金沙涧称作“钱源”,或许是因为这一条大的缘故吧。

金沙涧现在的走向,是在汇合了灵隐、天竺一带的大小溪水后,过洪春桥,在曲院处汇入西湖。

金沙涧从曲院汇入西湖后,大部分流水汇入先进入的西侧的三个子湖区,而后再补给外西湖。

目前洪春桥的位置,和赵彦卫记载的横坑桥的位置是不是一致,却不得而知。

现在,人们通常把金沙涧的上游称作“灵隐山北涧、南涧”,中游称作“灵隐浦”,下游从洪春桥以下入湖段称作“金沙港”。

还有一种分法,更笼统一些,就是将金沙涧在浅坡的地方叫“金沙滩”,在入湖口溪涧处深广的地方叫“金沙港”。

总之,你若听到或看到“钱源”、“金沙溪”、“金沙滩”、“金沙港”、“灵隐浦”,或者是“灵隐山北涧、南涧”这些名称,说的差不多都是这条河了。

曾经,在西湖之滨有片金色的沙滩,叫金沙港,它位于现在西北角的岳湖西端,与苏堤的望山桥相对。

现在,金沙涧流入西湖的这块地方,被劈为金沙港景区。景区东隔杨公堤与曲院风荷相对,南接杭州花圃,西北以灵隐路为界,金沙涧自西向东蜿蜒流过。

到了金沙港,人们必定会到赵公堤。

你听了也许会觉得奇怪:听说过苏堤、白堤和杨公堤,这会子怎么又出来一个赵公堤?

没错,杭州的西湖,确实有个赵公堤。

这条赵公堤,是南宋临安知府赵与筹组织修筑的,呈东西走向,与明朝时期的杭州知府杨孟瑛修建的南北走向的南杨堤公堤呈T形相交。

赵与筹,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世孙,他在嘉定十三年(1220)考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并兼知临安达十一年之久,颇有政绩。

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正是赵与筹任临安知府时,那时两浙大旱,西湖近乎干涸,

皇帝、百官以及临安城的居民们用水形势空前严峻,朝廷诏令赵与筹迅速开湖疏浚,以解燃眉之急。

赵与筹遂将湖中的菱、荷、芡等已经旱死的农作物全部剪刈,又用挖掘的淤泥修筑了一条长二百五十丈、宽二十五尺的新堤。

堤坝东起北新路第二桥,西至曲院,通往天竺寺和灵隐寺,夹岸遍植花柳,就像现在的苏堤一样。

那时的新堤,和苏堤相连,就像是苏堤的一条支堤。那时,人们将苏堤称为新堤,把赵与筹修的新堤称为小新堤。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赵公堤,就是后人为了纪念赵与筹而命名的。

后人写有《小新堤怀赵与筹》诗云:

东浦桥西路更西,小新堤是赵公堤。

柳条带露沈莺羽,芳草和烟没马蹄。

是处种荷通画舫,几家造曲引金溪。

游人灵竺归来晚,四面堂深夕照低。

我第一次看到“柳条带露沈莺羽,芳草和烟没马蹄”这一句,立刻就想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这两句诗看起来竟然出奇地相似!——本来嘛,这苏堤和小新堤相连,而苏堤和白堤风格又极其相似,难怪都是这样写!

从赵公堤路口向西走,大约100米出有一个石牌楼,楼顶横联为“金溪毓秀”,竖联左右各书“景行注悟”和“仰止先贤”,盖取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

赵公堤上最著名的人文景点,当属盖叫天故居。

盖叫天又是何其人也?他原名叫张英杰,是从民国至建国时期闻名遐迩的一代京剧武生,因为特别擅长扮演武松,被称为“江南活武松”。为此,著名戏剧家田汉还曾赋诗曰:“争看江南活武松,须眉如雷气如龙。鸳鸯楼上横刀立,不许人间有大虫。”

盖叫天小时候因生活所迫,八岁就被迫辍学学戏,十三岁从河北保定到杭州,在拱宸桥天仙戏院开始唱老生,十五岁改学武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盖派艺术。

盖叫天一生成绩斐然:在1950年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他主演了《十字坡》和《一箭仇》,受到党与国家领导人的一致好评;在1952年冬的全国第一次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他演出的《武松打店》荣获了文化部颁发的荣誉奖;他参加了新中国成立时的盛大建国演出,被当选为浙江戏剧家协会主席;他到全国各地参加巡回演出,同时还作艺术报告,和当地戏曲工作者交流经验,所到之处皆受到热烈欢迎。

1957年,总理到杭州时,与陈元帅冒雨步行至盖叫天居所探望,希望他能把盖派艺术用电影拍摄下来,供后人观摩、借鉴,这正中盖叫天之下怀。

总理称赞他是“勤学苦练几十年如一日,活到老学到老”;而陈元帅则赠盖叫天对联一幅曰:“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

1963年,盖叫天舞台艺术片《武松》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

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盖叫天成为杭州第一批被冲击的对象,被抄家、被游斗。

1971年,盖叫天八十三岁时,在一次游斗中被打断手脚,余生在轮椅上度过。同年,盖叫天中风去世。

1978年,组织为盖叫天平反昭雪,在杭州龙驹坞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了西子湖畔丁家山的盖叫天墓,移葬骨灰于此。

今天,我来到盖叫天故居,仔细观看着盖叫天的事迹,被感动得唏嘘落泪。

故居是一处砖地木壁、粉墙黑瓦的中式二进宅院,有门房、正厅(百忍堂)、后厅、左右厢房和佛堂等。

盖叫天给这座宅子起名为“燕南寄庐”,是燕北之客寄居江南之意。因他的祖籍河北有“燕北”之称,故将此宅居处称作“燕南”。

盖叫天先生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生活在这个“燕南寄庐”里,在这里练功、唱戏、待人接客……

我看着他的生平事迹,心想,他岂止是“江南的活武松”呢?他这一生弟子无数,接待和指导戏曲演员无数,进行专题讲座和示范辅导无数……

他能在演出折断右腿时忍痛坚持到大幕落下,就算他在文革中被打折了腿脚,还编了出《孙庞斗智》的新戏,讲双膝被剜的五湖废人孙膑和庞涓斗智斗勇的故事。

只可惜,还没有出演,他便去世了!

盖叫天,他就是戏曲界的孙膑,文艺界的“孔圣人”啊!

盖叫天先生的后人们,几乎也都成了“盖派”戏曲的顶梁柱,将"盖派"武生表演风格传承了下去。

我想,就冲着盖叫天先生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这种对事情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如果他没有因为家境贫困辍学学艺,他在其他领域也是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的!

0 阅读:0

读经典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