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别怕,即使看起来优秀的人,心里也会感到自卑

楚然谈情感 2024-05-06 07:24:33

文/情感专家烟雨懿蝶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

在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巅峰之作《自卑与超越》中,他细致入微地剖析了生活的本质、个体内心的自卑感以及追求优越感的动力。

非常优秀的人,也会感到自卑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卑感普遍存在于人类之中,它既是人类的通病,也往往成为我们迈向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在阿德勒看来:自卑感不是“我为什么不如他”的人特有的东西,即使看起来非常优秀的人,心里也会感到自卑。只要还有目标要实现,就会有自卑感。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悄然孕育着一颗自卑的种子。

这可能是由于颜值的不完美,学业成绩的不尽如人意,或是家庭背景的贫寒。

不论一个人外在如何光鲜亮丽,内心总会有些难以释怀的弱点与遗憾。

央视的知名主持人白岩松,就曾经因为自己的乡村小镇出身而感到自卑。

当他考上北京大学后,面对邻桌女同学的简单询问:“你从哪里来的?”

他的脸颊瞬间泛红,尴尬地转过头去假装没听见,甚至因此整整一个学期都不敢与那位女生交谈。

阿德勒在书中说:“人生来就受周围环境和人的限制。”

有些人,尽管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成绩斐然,却时常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这背后的原因颇为复杂,却往往源于他内心对自我价值的不确定。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她一出道便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学业成绩优异,还同时被三所名牌大学录取,无疑是许多人眼中的榜样。

然而,她对自己所获得的成就并不自信,常常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些荣誉。

随着她的进步与成就越来越大,这种自我怀疑反而愈发强烈。

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为“冒牌者综合征”。

患有这种症状的人,往往将自己的成功归咎于运气或其他外部因素,而一旦遭遇失败,则倾向于将其归咎于自己能力不足。

这种强烈的不自信,根源在于他对自身能力的感知缺失。

他难以真正认同和接受自己的成就,总是担心自己的真实能力被揭穿,因此难以真正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感。

自卑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然而,当你超越了自卑,它便转化为你追求卓越时不可或缺的动力。

画家弗里达,自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这让她在六岁时成为了瘸子,对于一个天生爱美的小女孩来说,这无疑带来了深深的自卑与内向。

然而,命运对她的考验远不止于此。

在她18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几乎夺走了她的生命。

脊椎被严重折损,颈椎碎裂,右腿和一只脚都遭受了严重的伤害,一根金属扶手更是穿进了她的腹部,导致她失去了生育能力。

此后的日子里,她不得不面对大大小小三十五次手术带来的痛苦与煎熬。

尽管在爱情和婚姻中找到了短暂的慰藉,但丈夫里维拉的背叛和出轨,又一次将她推向了精神崩溃的深渊。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弗里达在艺术的殿堂中找到了自己的救赎。

她的画,是她内心最真挚、最坦率地表达,它们治愈了她的心灵,也让她在破碎坎坷的人生中绽放出了色彩斑斓的光芒。

她的才华和坚韧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著名画家毕加索都对她赞不绝口:“弗里达的那些自画像,我是怎么都画不到像她那样好的。”

如何超越自卑,走向成功的人生呢?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书中提出:找到你心中的弱点,接受它、面对它,你就可以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走向成功的人生。

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位晚清的杰出人物,就以独特方式,将弱点转化为优点,成就非凡的人生。

曾国藩的性格刚正不阿,他利用自己的这一特点,在官场上以忠诚赢得信任,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平定洪杨叛乱。

而左宗棠的性格刚愎自用,但他巧妙地将这一看似负面的特质转化为果敢决断的领导力,在对法作战和收复新疆中展现出鸷锐的才能,取得了辉煌成就。

他们通过逻辑思维,善用短处,化短为长,展现了人类智慧的卓越之处。

烟雨寄语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与其沉溺于不幸的泥沼,向他人倾诉无尽的抱怨,不如勇敢地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短板。

这样,你将能够挣脱自卑的束缚,实现华丽的转身,最终成为那个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自己。

1 阅读:19

楚然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