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吻》朱晓琳:走红背后有艰辛,53岁为啥仍未婚

鲍宁说街坊 2024-06-14 09:30:48

2019年的朱晓琳已经年过半百,但她对于自己未婚单身的处境并未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过于执着。她平静地说:“哪怕我活到80岁,也不会降低对另一半的要求。

我只是渴望有个符合自己要求的男人出现”。

朱晓琳的爱情观念看似有些悲壮,但背后的坚持和执着却令人深感钦佩。她相信能够等待到那个能与自己心有灵犀的人,而非草率将就。

朱晓琳的歌唱天赋在她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她能很容易地将听到的歌曲原原本本地学会,这一切都归功于她的好嗓子。

朱晓琳的父亲是家乡干部学校的老师,为了让她接触到更多的名师指点,他甚至曾一度做"钉子户"坚持不搬家。

正是因为这份执着,朱晓琳有幸在父亲工作的招待所结识了当代歌坛的泰斗级人物李光羲和朱逢博老师。李光羲第一次听到朱晓琳的歌声时,就被她纯净、动听的嗓音所打动,他连连赞叹她是“天才”。

朱逢博虽然不赞成朱晓琳在如此年纪就开始唱歌,但也被她的天赋所折服。

两位大师的肯定给朱晓琳及其父母极大的自信与动力,朱晓琳的歌唱事业在其父亲的呵护下逐渐有了起色。很快,她凭借专辑《妈妈的吻》在16岁那年一举成名,歌声响彻神州大地。

尽管《妈妈的吻》不是朱晓琳专辑的主打歌曲,但歌曲的甜美温馨旋律迅速风靡大街小巷,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最经典的歌曲之一。

除此之外,《聪明的一休》《梦江南》《爱是不能忘记的》等歌曲也很受欢迎,传唱度极高。

在短短的一夜之间,朱晓琳便在全国范围内走红,与同期的歌手程琳一起被誉为"南朱北程"。粉丝们簇拥在朱晓琳的身边,她也收获了盛名和成功的第一桶金。

然而,在她事业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暗流和困难。

朱晓琳正处于红极一时的辉煌时期,没想到她的内心却饱受外界的非议和校园里同窗好友的孤立之苦。尽管歌声传遍大街小巷,但她收获的却是质疑和冷遇。

一时间,朱晓琳被各种各样的谩骂和中伤所包围,如同利箭。一些人指责她在那首全国风靡一时的歌曲《妈妈的吻》中使用了太多的"吻"字,这是对年轻人进行精神污染的行为。

还有一些人直接批评她在舞台上的表演,说她的"台风不正"、行为不检点。

然而,这些谣言非但没有被攻破,反而在朱家门口和朱晓琳的家中被人们大肆宣扬。作为一个初入社会的少女,朱晓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和打击,内心倍感煎熬。

孤立的校园环境让朱晓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她曾经是学校的人气明星,可一夜之间,她的朋友们开始疏远她,亲密的朋友也不再靠近她,生怕被人说成是在“拍马屁”。

每次上学的课堂上,我总是看到窗外挤满了大家的脸。我一抬头,他们就散开,然后一起发出一种轻蔑的哼声:"哼,有什么了不起?"。

曾经开朗活泼的朱晓琳,变得沉默寡言,只能自己在黑暗的角落默默地流泪。她以往那么热爱歌唱,而现在却对这份职业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每当音乐响起,她就会感觉到一阵强烈的烦躁,根本无法上台表演。

这种痛苦和煎熬整整持续了五年之久。朱晓琳感觉自己就像个被世人孤立的怪物,对这种东奔西跑的演出生活感到厌倦。

于是在1990年的最红最绚烂的时候,朱晓琳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她匆匆退隐了歌坛,甚至连一场正式的告别演出会都没有举办。

朱晓琳退隐的神秘消失当时成为了歌坛的一大谜团,因为当时的信息并不普及,她到底是如何离开的,以及为何要离开,都一直是歌迷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直到多年后,朱晓琳才终于揭示了这个谜团的答案。

虽然在歌坛遭遇了重重阻力,但朱晓琳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梦想。她一直对绘画和时装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萌生了到美国深造的打算。

然而,由于朱晓琳的英语水平没有达到要求,她只能先在国内的复旦大学进修英语课程。为了避免引起骚动,她在校园里使用了“杨诗韵”的名字别称。

尽管如此,因为她的脸经常出现在荧屏上,她的身份还是很快被学生会识破。

朱晓琳回忆,复旦和同济的学生会曾请她在校园里演出。面对学生们的热情,她不得不一再否认自己是朱晓琳,而说自己是杨诗韵。

1991年,朱晓琳终于完成了在复旦的英语进修。她的妹妹也完成了大学学业。两人准备结伴前往美国留学深造。然而,妹妹轻松获签,朱晓琳却被拒签,原因是她担心朱晓琳会因相貌出众而嫁给当地人并移民。

就这样,朱晓琳在美国留学的梦想就此搁浅了,但她并没有放弃。她将目光转向了她感兴趣的时装设计领域,并很快地创办了一家服装公司。

该公司在北京赛特和沈阳等地设有分店,专门为演员设计服装。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朱晓琳的服装公司并未赚取太多利润。更戏剧性的是,在她在北京分店谈生意的时候,偶然遇到了当地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张树荣,后者邀请她来电台主持一档时尚类节目《相约赛特》。

于是,在1993年至1994年间,朱晓琳以主持人的新角色崭露头角。然而,由于宣传不足,她主持的节目知名度并不高,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此次转行担任主持人的经历,让朱晓琳对于音乐事业之外的可能性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在朱晓琳转行做时装设计和主持节目后不久,沈阳分店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导致她所有的投资和服装存货都被烧毁。这无疑是一记重创,但朱晓琳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在1999年,朱晓琳短暂复出歌坛,发行了新专辑《思绪》。可惜时代已经改变,新专辑并未受到好评。朱晓琳深感属于自己的舞台和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近年来,朱晓琳倾注更多的心血,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妹妹家的两个孩子。这对侄子侄女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家人,因此她对这两个孩子的爱格外深厚,视如己出。

同时,朱晓琳的父母和身边人也开始操心她的终身大事。然而,朱晓琳对于择偶标准的要求十分严苛,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生活习惯上,只要有一点瑕疵,她都会陷入困扰。

2003年,朱晓琳曾与一名男友相恋,但不久后便因男方在吃饭时有打嗝习惯而分手。男方觉得与朱晓琳在一起太累,压力太大,所以选择分手。

对于朱晓琳严格的择偶标准,周围的人都只能无奈叹息。她理想的另一半不仅要有深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更需要低调朴素的生活作风,不能有任何让人难以接受的小习惯。

这样的完美男人,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凤毛麟角。

尽管朱晓琳是单身,但她并没有感到孤独。她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事业和家庭中,过着勤勤恳恳的生活。尽管这样,但在她内心深处,她仍然在等待那个与她心灵相通的人的出现。

朱晓琳一直期待着缘分的到来,她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走过了50岁、51岁、52岁......她的容颜依旧年轻燕尘,身材也保持得相当不错。虽然年纪在增长,但她依旧没有将就,而是继续等待着与自己对眼缘的那个人。

朱晓琳,时光飞逝,已经度过了53个春秋。然而在现在的生活状态上,她依然与“53岁”这个数字很难产生联系。

朱晓琳保持年轻的外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从小就受到母亲严格的饮食控制。她笑着说,每次在家吃饭,她的妈妈都不会多为她做一份饭菜,怕她吃得太多而发胖。

相反,母亲会给她定量装盘,即使朱晓琳饿得受不了,也无法偷吃。

朱晓琳的父母除了妈妈的"冷酷",对她百般呵护。一家人团聚的时候,父母会包香喷喷的饺子摆在桌上,却从不给朱晓琳吃。只有妹妹回家地时候,朱晓琳才能跟着多吃几口。

2019年,朱晓琳因为父母年事渐高,便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离开美国回到家乡扬州。她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亲自照顾年迈的父母,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回到扬州后,朱晓琳开办了一家以音乐为主题的餐厅,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过着充实而快乐的生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单身状况也让父母越来越焦虑和担忧。

虽然在表面上表现得淡然,但他们内心还是希望朱晓琳能成个家,甚至再生个可爱的宝宝。对此,朱晓琳也曾无数次安慰过双亲,只要自己能遇到心仪的人,她一定会努力去培育一段幸福美满的姻缘。

0 阅读:64

鲍宁说街坊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