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错过的精彩:测试ATOLLIN300内置解码功能有感

科技走在视听上 2024-06-26 08:54:48

产品代理:昌业音响产品零售价:¥25,380元/台

在大约一年前我评测了法国ATOLL(珊瑚礁) IN300合并式放大器,它给我的感觉是:驱动力、控制力强劲,简直难以相信这是一台功率“仅”标示为150W所呈现的实力,难道此150W非寻常150W?其次是声音开扬飘逸而不乏水润,透明鲜活却不“前冲”。综合来讲这是一台优点突出而高性价比的好机器。

▲ ATOLL IN300 合并式放大器

▲ ATOLL IN300 合并式放大器背部

原以为我对IN300的了解已是足够,但最近发现我可能做得还不够。事情源于我上一期翻译的一篇来自英国媒体《Hi-Fi+》的文章,该文深度评测了IN300,并对其内置的解码器部分给予了高度评价,评论员Chris Frankland称“如果你使用的是中低价位CD机的话,那么使用IN300的解码部分将会在声音方面带来极具吸引力的改善”。真的是这样吗?说实在的,当时我并没有测试IN300内置的解码部分,因为我想能体现其实力的应该是放大器部分,而解码部分或许只是一项“附送”的功能而已......现在看了Chris Frankland这段文字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判断并激起了好奇心。

▲ ATOLL IN300 合并式放大器的解码部分

按照厂方资料介绍,IN300中的解码器采用AKM AK4490芯片,信噪比和动态范围为120dB。它可处理16-32bit的PCM讯号,其异步USB输入端口可应对384kHz和DSD5.6MHz的讯号,而同轴和光纤输入端口则可应对192kHz/24bit讯号。Chris Frankland建议发烧友的CD转盘和数字转盘都应和IN300连接,甚至家里的CD机也可以通过作纯转盘、利用IN300的内置解码器来升级,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不用实在可惜!”刚好手头上有DR200 Signature纯转盘可以和IN300搭配,于是就有了这一次测试。

▲ ATOLL DR200 Signature 转盘

DR200 Signature也是一款非常超值的转盘,售价仅为12800元,堪称是“谁都玩得起的转盘”,然而它的用料却非常讲究:滤波电容量高达22100μF,而同系列的CD200 Signature激光唱机为17000μF法。要知道,DR200 Signature这22100μF法的滤波电容是全为机芯服务,而CD200 Signature的滤波电容量较小却要同时兼顾机芯和解码两部分,DR200 Signature在供电方面的强大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DR200 Signature内部有两组用途不同的电源:高电流的稳压电源用于机械部分,超线性低噪声LVDS电源则用于数字讯号处理部分。虽然和CD200 Signature一样都采用了TEAC的机芯,但DR200 Signature在机芯和机箱均作了全面的避震处理,而且DR200 Signature有自己的主板,和CD200 Signature的主板完全不同。此外,DR200 Signature在RCA和AES/EBU数字输出端口还加了1:1的数字隔离变压器以避免杂讯干扰。

▲ ATOLL DR200 Signature 转盘内部布局

> 试听

测试时,我是用同轴数码线连接DR200 Signature和IN300,驱动芬兰PENAUDIO Talvi音箱。测试软件则是《2011原音精选》。

▲ 测试时,我是用同轴数码线连接DR200 Signature和IN300,驱动芬兰PENAUDIO Talvi音箱

首先播放的是《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一开声,一架大钢琴就清晰地“矗立”在音场的左边,结像饱满而清晰,虽不至于像真实钢琴那么大,但也绝不会像网球大小或是薄薄的一片。我特别留意一下蔡琴的嗓音,既厚实有肉而又纹理清晰,已隐约流露出贵价器材的风采了。除了这一点外,IN300还从其它方面体现出类似贵价器材的气质:一是它强大的驱动力和控制力。要知道PENAUDIO Talvi音箱的低频不易出,但以IN300区区150W的功率,却能让Talvi再现出深沉的钢琴琴腔共鸣,声音能量能轻易填满35平方的聆听空间。二是它的透明度和纯净度。对于一台两万多元的合并机来说,能揭开“迷雾”挖掘出乐器宝贵的迷人谐波、能让人声清晰透明而不寡淡,这不是已经接近贵价机的“冰清玉洁”了吗?具体地说,是指IN300能投射出鲜活的音乐画面,比如蔡琴唱到“暗地里伤心”时,一般的放大器可以容易听到她唱到这句是格外着力了,而IN300做到的显然不止于此,它是从“俯视”的角度来演绎蔡琴演唱时的情感——她这一句的刻意用力其实是为了表现那种无法排遣的无奈!IN300出色的透明度和宁静度您其实很容易感受出来,在播放这首歌时有的器材好像让您听到不止一台钢琴和一把人声,其间总混杂了某些莫名其妙的成份,而IN300却可以将这些“尘垢”剔除,只留下流淌其中的润泽成份,让我听完一曲之后只有意犹未尽。

至于IN300解码部分的表现可以从它此刻的音色特点感受得到。在播放《为双小提琴与通奏低音而作的小协奏曲》时,我感觉此刻乐器的色彩和我平时有所不同,一般的CD机在这首曲子时提琴的音色显得较直白,而IN300所呈现的提琴则有一种淡淡的金色和暖意,这应该和IN300采用AK4490这枚模拟味较足的解码芯片有关。此刻大提琴和小提琴交织出一种润泽、流动的鲜活感,琴声洁净紧致而又婀娜多姿、鲜活不粘滞。加上IN300固有的透明度和控制力,能让录音场所的厅堂回响油然再现,不要说小提琴的娇美了,就是较难播好的大提琴此刻也是富有生命力的,能再现深沉的琴腔共鸣,形成厚重的低频铺垫,琴弓划动琴弦所发出的嗡嗡声分外迷人。

继续考察IN300解码部分的音色。这次播放的是Serkin演奏的门德尔松《G小调第一钢协》第三乐章,由费城交响乐团协奏。一开声,铜管乐器组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彰显着实力,IN300再次表现出强劲的驱动力。随即出现的钢琴音色充满着润泽和暖意,铜管乐器也有着悦目的金黄色泽。要知道这是1957年的录音,正处于模拟录音的黄金时期,音色和现代数字录音有所不同,比较温润、饱满是很自然事情。IN300本身的声底透明,而解码部分稍带暖意,两者揉和出来的效果就是指下的音符显得晶莹而圆润,如果拿珍珠的色泽来比喻的话,IN300解码部分是金黄色的,而非常见的白色。当然,音乐背景仍然很宁静,映衬出钢琴的华丽、弦乐组的甜美,各种乐器的斑斓色彩珠玉纷呈。而在播放《芬兰颂》时,弦乐群的速度凌厉、有一泻千里的畅快感,定音鼓形状硕大、力度十足、敲击时有“沉重”感等表现都符合我对IN300的预期。不过它的解码部分与一般CD机相比,音色是稍带暖意,显得更成熟、稳重,从而使木管乐器、弦乐器听起来都特别有韵味,铜管乐器的金黄色彩也更加丰富。这种带有暖意的声音也许就是发烧友常说的“模拟味”吧,它使系统在表现《芬兰颂》末段那不可遏制怒火时,更多了一份从容淡定。

> 总结

我很感谢《Hi-Fi+》的评论员Chris Frankland,因为他让我对ATOLL IN300有了新的认识,对它的敬意又多了一层。IN300的解码部分由于使用了著名的AK4490解码芯片,在原本鲜活透明音色中融入了一些温暖的“模拟味”。就声音表现而言,IN300的解码部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附送品”,而是很容易忽略的宝藏,素质完全可与近两万元的独立解码器相比肩。手头上有IN300的朋友一定要试试它的解码部分,除了像我这样接上纯CD转盘外,还可以通过IN300的内置解码器来升级原来的CD机(两者用同轴线连接,原CD机作为转盘)。当然,通过USB端口IN300还可以和数字转盘(数字播放器)、电脑连接,这时可是能播放高格式的PCM文件和DSD文件的,播放效果更引人入胜。

0 阅读:0

科技走在视听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