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报告|饱满大气的能量小子——BEMINES520无源书架箱试听报告

科技走在视听上 2024-06-28 08:50:51

“视听漂流活动”是本刊与厂商联合提供足不出户的线下试听活动。在去年年底,我们偶遇了一款千元级的书架式音箱,它的外观看上去普普通通,并不起眼,但开声听了一天感觉它还可以,有超越售价的表现,因此,我们通过“视听漂流活动”将它推荐给大家品赏。2024新年的第一漂就是这款超值的BEMINES 520 书架式音箱。

活动开始之后得到不少读者的关注,报名非常踊跃,一天内我们就召集到符合条件的9名试听员。这9名试听员的年龄介于31-50岁之间,其中有发烧初哥,也有中高级别的音响用家。

BEMINES 520 是一款为初烧打造的书架音箱,采用倒相式设计。低音是5寸“锅型”复合纸盘单元,橡皮边有较佳顺性,弹波的配合也到位;高音是Mylar“麦拉”材料振膜单元,其特点是可以有较高的刚性同时兼顾合适的阻尼特性,在有限的成本下,Mylar材料的高音更容易做到“刚柔并制”的效果。BEMINES 520的频响为55-20kHz,灵敏度为86dB,从实际的使用情况来看对功放的要求并不高。

在试用的过程中,BEMINES 520得到了不少试听员的褒扬,最后所有的试听员都提交了试用报告,BEMINES 520也收获了一波正面的评价。

本次活动,合作单位香港尊浪实业有限公司还向每位试听员送出BEMINES定制的发烧U盘1只,并提供BEMINES 520书架式音箱1对,用于奖励优秀试听报告的获得者,最后经过本刊编辑的评选,试听员“杨慧君”的试听报告获得优秀奖。

在此,我们感谢参加与关注漂流试听活动的每一位朋友!期待下次的漂流试听活动有你的参与。

饱满大气的能量小子—— BEMINES 520书架音箱试听报告

文 / 王喆

近期,《视听前线》杂志联合香港尊浪实业有限公司举办了2024年第一期漂流试听活动,这次试听的产品是BEMINES品牌旗下型号为“520”的小型无源书架音箱。经过前期报名筛选等准备工作,我有幸成为第一批试听体验用户。

▲ 很容易就从包装中把两只音箱取了出来,相比大费周章地拆装取放而言,这是种愉悦且轻松的体验

经过几天的等待,音箱由顺丰护送到家。这款音箱体积和重量都不大,净尺寸为宽19×高28×深24.6cm,比较小巧,不需要打木箱,一个厚度和硬度都很高的硬纸盒外加一个大号充气泡沫袋,内衬整块挖孔泡沫材料,就可以把音箱整体包裹起来,保护效果很好,取放也很简单方便。

很容易就从包装中把两只音箱取了出来,相比大费周章地拆装取放而言,这是种愉悦且轻松的体验。音箱外观传统朴实,四个边倒成了圆弧,看起来比较圆润,也可以防止意外磕碰时伤及人体。箱体采用18mm厚中密度纤维板(背板为12mm),外贴仿红花梨PVC贴皮,前面板则是黑色贴皮,这种黑+红的经典色系搭配也让这对小箱子看起来即沉稳又协调。

▲ 音箱外观传统朴实,四个边倒成了圆弧,看起来比较圆润

这款音箱看标识用的是“燕飞利仕”高音单元,厂家介绍其采用了Mylar“麦拉”材料膜片,特点是兼顾刚性与适当的阻尼特性。相比金属膜、丝膜等材料,“麦拉”更容易实现“刚柔并济”的效果。低音单元据厂家介绍是某台资厂商处理的外单库存,5寸“锅型”复合纸盆+橡皮边的设计,具体指标不详,BEMINES的设计师对其测试后认为这是一款低成本高素质的单元。音箱是后倒相二分频设计,设计师特意将倒相管正对低音单元的“圆心”,这是个用心的设计,目的是优化箱内气流与声音的反射,且经过后倒相管“强化”的低频可以更快速地和低音单元声音同步,以免因“二次发声”影响整体清晰度。

至于为什么把型号定为“520”,个人揣测,可能跟喇叭产自台湾,以及这款小音箱适合作为礼物送给喜爱音乐的情侣有关吧。

铭牌显示这款音箱的技术参数为:频响55Hz-20kHz;灵敏度86dB;阻抗4Ω;功率范围20-120W。从指标上看,灵敏度只有86dB,貌似不易推动,但因其阻抗只有4Ω,从实际搭配及听感来看,这款小音箱并不属于特别难推的类型。

对于这样一个千元价位但各方面设计都很用心的产品,我也很好奇和期待它的表现。为了验证这款音箱的综合实力,我选择了两款功放来进行搭配,一台是晶体管功放中非常经典的常青树Audiolab8000A合并机,另一台则是定制300B单端合并胆机。

▲ Audiolab 8000A合并机(图片下方的机器)

首先试听Audiolab8000A+ BEMINES 520的组合,音源是德国MBL CDP-2 CD机+剑桥Cambridge Audio DacMagic200M 解码器。得知音箱发出前已经“煲”过,故此大概热身2个小时左右即进入试听环节。

▲ 德国MBL CDP-2 CD机(图片下方的机器)

在我看来,黛青塔娜《寂静的天空》绝对是天碟级唱片,不仅仅是人声如同天籁,配器亦相当精彩,录音也是奇佳。而且除了人声之外,无论是声场、定位和动态也都是参考级。如果只让我推荐一张唱片,我会很乐于推荐这一张。当通透甜美的吉他和天籁般的人声从520发出时,不得不说,这款音箱还是具备在瞬间把你“钉”在听音位上听下去的能力的。

▲ 试听时使用的部分CD专辑

初试啼声,我觉得BEMINES 520的设计师真的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相比于一般意义上的低价音箱,520的声音饱满、温润、细腻且均衡大气,没有任何粗糙和生硬的感觉,要说对它最深的印象应该就是“均衡”。受限于成本,一般低价音箱很难在各方面做到平衡,故此往往选择在某些方面或某个频段做得突出一些,比如提升高频的延伸性从而提高悦耳程度,以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听者,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就会有所欠缺,面面俱到还能保质保量者甚少。但520的声音做得相当平衡,没有刻意突出某个方面,也没有明显的短板弱项。

刚刚收到陈佳《又见邓丽君》(MQA+UHQR+HQCDII 美国混音版),这一版本号称最强模拟混音版,据说相比其他版本模拟味道会更加突出,正好用来进一步测试520的人声,而520的实际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人声温暖亲切,齿音表现十分自然,听感很接近我们平时听到的真实声音,这是一种令人非常舒适的听感,整张CD听下来也完全没有疲劳感。

迪图瓦指挥伦敦爱乐、阿卡多演奏的《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从520播放出来,所使用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特有的温润细腻、延伸极佳且堂音丰富的小提琴音色得到准确的诠释,三角铁敲击声清脆悦耳空气感十足,乐队协奏也体现出不错的规模感,本版录音独特的温暖、丰满、细腻以及绝佳的空间感表现良好。

在这个组合中,无论是乐器还是人声都透着一丝暖意,这种暖并不意味着模糊,该有的元素和细节基本都能得到还原,并不缺少什么,对于提升听感舒适度很有帮助。

晶体管机呈现这样一个效果,那么用胆机会怎么样呢?把功放换成输出功率8W的300B单端胆机再次试听,不出所料,无论是播放人声还是小提琴,声音都更加细腻婉转,更富于情感,300B特有的飘逸和通透也在520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这小箱子果然具备近场监听音箱的潜质,前端设备的特点、差异都能准确地反映出来。

听过了人声、弦乐等的表现,自然要体验一下这对小箱子的综合能力。先后用管弦乐版《查尔达什》、四手联弹钢琴版斯美塔纳《我的祖国》、斯托科夫斯基《狂想曲集》以及著名的老K公司的马斯奈《领袖》等做大动态试听,结果一轮“轰炸”下来,却是有些垂头丧气。音色依然优美,但整体绵软无力,声场、气势、爆发力、低频下潜均落了下乘,密度感也不够,听得是昏昏欲睡实在提不起兴趣再听下去了。至此,心中不免一声叹息,看来这小箱子也终究还是脱离不了低价位产品的宿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悻悻然准备关机收工。

但是,且慢!等一等!我怎么总感觉有哪里不太对劲!就算它不够全面不够完美,也没理由差这么多吧?这显然是功放和音箱的搭配水土不服啊,难不成是300B推不动520?毕竟这箱子灵敏度只有86dB,况且小功率单端胆机相对来说终究可能还是速度偏慢,力度偏弱。

为了印证上述问题,我把功放再换回Audiolab8000A,还是用刚才的曲目,一开声就明显感觉到很大的不同。《查尔达什》弦乐齐奏时的气势恢宏,密度极高,那种弓弦摩擦的粘滞感相当到位;《匈牙利舞曲》排山倒海般的气势表现不俗,弦乐群组齐奏时那种规模感和动态令人感叹面前这个小家伙居然能迸发出这么大的能量;《领袖》的爆发力、声场宽度和深度也都交代得有模有样,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大动态片段时,520的声场还算比较稳定,即没有糊成一团也没有明显地散乱。5寸单元当然不可能超越物理极限完美展示乐曲中大量的超低频段,但就它的单元和箱体尺寸而言,低频下潜和动态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音场表现方面,因手上没有合适书架音箱的脚架,所以试听时就摆在其他音箱上面,下面垫上三颗檀木避震垫,摆位上没下太多功夫,比较随意。试听过程中感觉此箱的声场表现总体满意,用《敲击卡门》测试,乐器的定位准确,音场宽度、深度表现理想,较好地撑出一个合理比例的舞台,小巧的箱体如同“消失于无形”,离箱感明显。相对来说,感觉深度的表现还要略好一些。

几天试听下来,520给了我不小的震撼,也让我萌生了诸多喜爱之意。至于跟功放的搭配问题,300B是个意外,也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这问题着实困扰了我好几天,站在设备前苦思冥想了好一阵,直到前两天我突然意识到我试听时忽略了一个问题,我的胆机是定制的,喇叭输出有两组,分别对应8Ω和16Ω,我一般是接在8Ω端使用,会不会是因为阻抗不匹配才导致的这个问题呢?此外,虽说这台胆机8W的功率也不算小,但驱动能力可能因箱而异,大多数情况下,300B胆机7、8W的驱动能力还真的比不上输出功率只有3W左右的2A3单端。300B大部分情况下仍旧推荐搭配号角类高灵敏度音箱,至于被推崇作为LS3/5A的绝配,更多是因为300B空灵飘逸通透的音色与3/5A浓郁的中频相结合产生的独特音色魅力,又有几人是用3/5A来听大动态爆棚音乐的呢?当然,也不排除这两者之间本就是“性格不合”,可惜当我想到这个问题时,520已经如期“漂”给下一位体验者了,没能重新验证我的猜测,只能留给后面的朋友去探究了。

这对小音箱的声音特点可归结为:声底饱满厚实、温暖细腻、均衡大气。高频延伸虽说不上直上云霄,但并不缺乏细节,略带一丝甜味,比较讨喜;中频丰腴但不臃肿,耐听程度较高;低频下潜和量感基本符合单元和箱体的尺寸,动态表现、爆发出来的能量感则有超越其体积的表现,只是低频的弹性、解析力以及宽松度略显不足,声音还是有些紧,不知是否跟箱子没有彻底煲开有关。如果说还有什么不足,就是声音稍显直白,体现在人声上就是感情韵味略显平淡,还少点“贵气”。当然,用这个标准去衡量一个千元价位的产品,委实也是有些苛求了。

总体来说,520的声音表现超出了对这个价位产品的预期,曾邀友人盲听论价,普遍的反映是应该不低于3000。以其1000出头的定价,绝对物超所值。

520以其实惠的价格和超越其价格的素质,为喜欢音乐又不愿过多投资的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实为广大爱乐者的福音。同时,对于喜欢听多声道音乐或喜爱看电影的朋友而言,520也可以算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收益的最佳选择之一,买三对来组建多声道音乐或影院系统也不过花费三千余元,还不及某些品牌产品的一个零头,各声道声音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还能得到充分保证。

最后,也给厂家一个建议,就是为520再研发一套相匹配的超低音箱,这样无论是组成2.1立体声系统,还是组建多声道系统,都将整体提升它的综合表现。

520,你值得拥有!

0 阅读:0

科技走在视听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