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摆烂没有志气怎么办?试试这5个方法,能有效唤醒上进心

如波谈育儿 2024-05-31 02:09:39

文/兰妈谈育儿

被孩子“懒劲儿”气极了的表姐,昨天忍不住发脾气,把儿子胖揍了一顿

聊起原因,她直接甩出了一条现场视频,那是孩子写作业时特意录制的,就是让孩子看看他自己的写作业过程

还别说,隔着手机都能感受到孩子身上的“懒”

数学老师布置的5道题,为了体恤孩子们,还特意要求不用抄题,直接把答案写在本子上就可以了

可孩子呢,却一直盯着题目趴在桌子上发呆,一晃就是一个多小时

这对于急性子的表姐来说,简直是不能理解

明明不到半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为什么要趴在桌子上发呆一个多小时,难道不无聊吗

结果,孩子却告诉他:“只要不是写作业,其它什么事都不会无聊”

言外之意,也是在表达学习的无趣

再问起:“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用什么去找工作,可能连媳妇都娶不到了”时,孩子也直接表达:“为什么要娶媳妇,一个人多好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席话,让表姐无语极了

苦口婆心劝了半天,孩子不听、反而让她“闭嘴,别说话了”

于是,就出现了把孩子揍一顿的无奈之举

事后会后悔,也是因为表姐明白“教育孩子不是靠打就能解决问题,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单凭几句话就让摆烂的孩子做出一番大成绩

那孩子摆烂、没有志气就没有办法了吗?有,只不过这是一个漫长而需要方法的过程

掌握方法,多一些等待和陪伴,孩子才能真正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特别是以下5个方法,对孩子的上进心唤醒就大有帮助

01

认可孩子

把唠叨变成“我相信…”

有个朋友的儿子,今年读六年级了

记得这个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经常拿双百分,每次一问考试成绩不出意外都是一百分的结果

平时在家里面学习自觉、也有着比较高的求知欲望

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从三年级开始,他身上的拖拉、摆烂,还有学科成绩提升就成了问题

一问作业,他会说:“知道了,别催”

一问考试成绩怎么样,更是烦躁地摔门离去,连一句话都不想说

学习方面最大的问题也是拖拉、摆烂,放学回家吃过晚饭后,从19:00写作业到22:00都是常态

刚开始的时候朋友以为是作业量太多,孩子写不完

她把这件事情反馈给老师,表示“作业太多,孩子写不完,经常熬到半夜还不能睡觉”时

老师却惊讶地反馈说:

“天啊,我们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在学校的延迟课上都做完了,带回去的,都是在课上没有做完的,加上学校已经完成的一部分,回到家怎么也熬不到那么晚呀”

不仅如此,写作业的粗心、不承认错误也同样让人头疼

题目上明明写着数字“98”,他做题的时候非要看成“89”,以至于最后答案错了也不知道怎么算出的

即便是发现把数字写反了,他也根本不承认,还大声反抗说“我没错”

直到老师提建议说:你把“可以吗”,变成“孩子一定可以”,事情才迎来了转机

因为,通过老师的观察了解,也发现孩子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信心,最初算出的答案明明是正确的,可一想到“答案会错”就会重新再算几遍,直到越算越蒙、越算越错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朋友就改变了教育策略,她从以前的催着学、盯着错题看,变成现在的“相信你可以做好”、到表扬“做完题主动检查作业”的优点

孩子也在这种信任和表扬下心情平静了很多,不再那么浮躁,学习效率自然就跟着提高了

这就是把唠叨变成认可的重要

你相信孩子能学好,他们才有自我优化的信心与魄力

02

角色转换

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新来的语文老师,大学刚毕业,是一个特别温柔的性格

刚到学校教书就接手了女儿这个班,并且还直接当上了班主任这个职位

对于这个老师,平时接送孩子的时候次次见面,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温柔淑女、说话声音小、还客气有礼貌

虽然是老师,还是班主任,但每次和家长们沟通的时候完全没有端着架子

起初,大家也怀疑:“如此温柔的老师,真的能驾驭得了班上的五十多个孩子吗”

可是还别说,人家温柔也有温柔的好处,班上学生恰恰喜欢这一类型,什么话、什么秘密都喜欢分享给她这个老师

学习方面,温柔班主任采取的是奖励制度

每天在群里打卡阅读、练字查阅,只要坚持满勤,就可以得到一张“坚持之星”的奖状,也可以得到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小奖品

有橡皮擦、笔记本、便利贴、还有铅笔等学习用具

尽管这些东西不需要奖励家里也有很多了,可孩子们要的就是得到奖品的那份成就感

在老师的智慧带领下,孩子们也积极上进、对阅读打卡这件事格外上心

可经过几个假期的放松,没有奖励再作为激励后,孩子的阅读热情明显下降了

曾经次次拿奖品的女儿,也开始抱怨说:“我们老师越来越抠门,现在都不买小礼品奖励我们了”

而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把这件事说给我们听,还重点提醒说:“保持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环境,如果家里有个爱读书的爸爸妈妈,那他们的孩子也会爱读书”

听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老师表达的意思也是把一个孩子教育好需要家校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的以身作则占据首要

那次家长会回去后,我也想了很多,最终想出了一个新的育儿计划

那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

比如,女儿一写作业就坐不住、小动作不断时,一改往日的批评风格,而是凑过去像个孩子一样共同探讨难题

随着“这道题怎么做”,“那道题看起来有些难”、“你可以教教我怎么解题”的新话题沟通,孩子对写作业就不再那么排斥了

而家长把自己当成孩子的角色转换,为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我居然可以教爸爸妈妈”的成就感,就是能让孩子对学习“上瘾”的秘诀

03

自证力量

让孩子相信“我真的能行”

孩子为什么会摆烂、没有志气?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在心里给孩子的“自信心”打个分数

如果10分是满分,你又会给自己的孩子打多少分呢

事实上,孩子有没有上进心,也就是有没有信心的事

他们摆烂、没有志气的背后,也是因为畏难心理,担心达不到预期效果,也害怕周围人的会失望,才会出现这种畏难的选择性逃避

表姑家的孙女,在这次六一儿童节中被好几个老师推荐当主持人

可这个孩子却内向腼腆,一说起有机会当主持人,那是期待又害怕

期待当天能打扮漂漂亮亮地站在舞台上,又害怕这件事会做不好

于是,考虑过后,她打算放弃了

老师问她:“你不喜欢当主持人吗”

孩子回答说:“想,但我害怕…”

害怕什么呢?当然是不够自信,害怕在舞台上会紧张忘词,让大家看笑话

表姑把这件事情告诉我,也是希望劝劝孩子,好不容易举办一次活动,还能有机会成为主持人,当然是希望孩子能站在台上好好锻炼锻炼了

听说这件事,我并没有跟表姑一样急不可耐,而是在幼儿园放学后带孩子去附近的广场玩

那里有一个大舞台,还有一个大屏幕,平时有什么大的活动基本上都是放在那里举办的

知道小丫头喜欢当主持人,但没有信心,我就鼓励她站在舞台上做自我介绍

刚开始腼腆的她说什么也不干,吓得躲在身后不敢上前

直到更多小朋友听到我的计划,纷纷站在台上开始自我介绍后,她才勇敢地走上舞台

那天过后,表姑就开心地告诉我,孩子主动找到老师要求担任主持人,这几天回家忙得很呢,一直在学习主持人话术

这就是让孩子相信“我真的能行”的自证力量,孩子害怕什么,就鼓励他们勇敢地挑战困难

直到孩子听到更多鼓励、认可、和欣赏的声音,他们才真正能获取勇往直前的勇气与盼头

04

强化荣誉

把奖状挂在家里明显地方

有一位妈妈心事重重的告诉我

孩子总是吵着、嚷嚷着,要把阅读打卡的“坚持之星”奖状打印出来,还有老师平时激励孩子的卡通小奖状,回家第一件事就要把它们贴在客厅最明显的位置

这让她最忧愁的就是:“孩子是不是就是虚荣心呀?”

我告诉她:“如果孩子的虚荣心是用在学习上,那不断攀比的上进也不是什么坏事,孩子想要把奖状贴在明显的位置,那就让他贴吧”

妈妈继续发表看法说:“可那些都是打印、和卡通小奖状,也不是学校认可的黄奖状呀”

听到这里,我就明白妈妈是什么意思了,当时就反问她:“难道群里的打卡之星不是老师认可的,难道网上买的卡通奖状也不是代表孩子进步了吗?”

几句话,让妈妈瞬间哑口无言

事实上,当孩子有了“把奖状贴在家里最明显位置的想法”时,说明他们的努力并没有被爸爸妈妈所认可

不断提醒的目的,也是为了强化自己最近的进步、努力还有荣誉

霍桑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初为了验证这一心理学,心理专家梅奥教授选择以工厂为实验开展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会特意关注那些工作努力、上进的人

而这些工人发现自己被关注之后,在工作方面也会更加卖力、认真一些

其实,这就是强化荣誉的重要性

当你发现自己“被关注”时,骨子里的优越感就会致使你不断用行为证明自己,让对方看到你的更多实力

这不是虚荣心,而是“被关注”后的荣誉感

一个正在努力成长,正在努力学习的孩子,需要的也是这种荣誉感

他们只有在父母和老师的瞳孔中看到关注、表扬、还有认可,内心才会真正感受到归属和存在感

而这些,恰恰是唤醒孩子生命力觉醒的关键力量

05

接纳缺点

允许孩子有不完美的地方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你要努力、优秀”,可从来没听过有多少家长说:“你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有个热爱文学的女孩,她从三年级开始就喜欢看小说,也喜欢写小说

可他的爸爸妈妈却特别厌恶这一点

因为严重偏科,数学和英语成绩经常游走在及格线附近的情况下,他们一直把偏科的问题归咎在孩子喜欢看小说上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他们甚至把女孩写在笔记本上的小作文给当面撕毁了

女孩很伤心,也看不惯父母事事干涉和打击做法,一气之下甚至提出“不读书了”

这让父母更加心急恼怒了,各种狠话打击

不是说:“不读书,你能干什么”

就是说:“离开我们,你什么都不是,甚至连一顿热乎饭都吃不上”

或许,父母的急中之言是事实,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孩子也是天生的傲骨

你越是打击他,他们越是要证明自己,你越是表明读书的重要性,他们也越要证明自己不读书也照样能生活得很好

所以啊,千万不要和孩子硬碰硬,因为会输的一定是家长

想要让孩子从反抗傲骨中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聪明方法就是允许孩子有不完美的地方

从现在开始,接纳孩子身上的缺点

孩子不想学习就不学吧,可以带他们暂时休息一下

陪孩子去想去的地方,也可以去看看路边摆摊卖货、工地高空作业、孤儿院孩子们的生活…

在更多所见所闻下,当孩子的心情不再那么浮躁了,你再去跟他们好好沟通,效果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一面

那么,关于孩子摆烂唤醒上进心的一些方法,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4

如波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