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的自尊心可能是超过成年人的,家长们要懂得维护

如波谈育儿 2024-06-14 07:46:35

文/兰妈谈育儿

有个网友分享说:

如果一个孩子不自信,他的才华、善意、都会萎缩,甚至容貌都开始不漂亮,

如果一个孩子自信,他都是绽放的,真诚的尊重孩子,爱孩子就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讲真的,我特别认同这句话

很多时候,孩子的自尊心也比我们想象当中的还要强

前段时间,就经历了这样一件事

有个朋友的女儿,就因为吃饭的时候多夹了几块红烧肉,朋友担心孩子吃太多会影响胃消化,就连忙阻止说“行了,不能再吃了”

女孩问为什么,朋友回答说:“你都那么胖了,再吃就更胖了,到学校同学都嘲笑你肥头大耳”

没想到,就是因为这句话,女孩又哭又闹,还说她自己有多么丑、多么自卑

甚至还当众指责妈妈说:“有意思吗?我知道自己长得丑,可你也不能老揪着这件事贬低我呀,看不惯我就直说,没必要说那么伤人心的话”

这句话一出,朋友更恼了

她觉得“我不过是开玩笑,不让吃红烧肉,也是担心现在吃太多了,以后会结食不愿意再吃了,这有错吗”

在朋友看来,她也觉得孩子就是玻璃心,根本就听不得坏话

可事实上,讲话真的是一门艺术

而有些幽默言辞,看似关心孩子、实则却是让孩子失去自尊的“贬低杀手”

就像朋友所说的“太胖了”、“肥头大耳”等言辞,对于一个爱美的姑娘来说,是什么?简直是直戳心坎的容貌打击呀

所以,如果孩子突然变得焦虑不安、对你大吼大叫,不要觉得委屈暴躁,先自检一下有没有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特别是以下几种自尊底线,一定要帮孩子守护好:

01

第一种:

对孩子区别对待

比起功成名就,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支持、还有公平的爱,可惜的是很多家长都过于看重名利,也不知觉间就伤害到了孩子

二胎妈妈小影,我们曾经在一起共事过

自从怀孕生了宝宝以后,她就全身心投入家庭,一心一意为孩子付出

大女儿在她的培养下特别优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里面也摆满了各种演出的奖杯奖状

可这一切自从有了小弟弟后就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读三年级那年,成绩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老师也经常电话沟通说:“如果继续保持这个成绩,将来上初中后压力就大了”

小影作为妈妈,听到这样的话自然是心急如焚,安排了很多补习班,也变得更加严厉苛刻一些

有一次,就因为额外安排的作业没有写完,女孩就被禁止吃饭,还罚站在墙角写检讨

看到弟弟可以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鸡腿,一边看着最爱的动画片,被罚站的姐姐自然是心中不平衡

她生气地质问妈妈:“凭什么弟弟就可以那么舒服,而我一点事没有做好就要接受处罚”

小影当时的回答是:“因为弟弟听话,他不会跟我犟嘴,你看看你现在的态度,我想对你温柔都温柔不起来”

听到那里,尽管女孩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可眼泪却是止不住地往下流,她也一直觉得“妈妈就是偏心,只喜欢弟弟”

这就是区别对待下的内心失衡,特别是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稍有不慎就很容易伤害到孩子、被责怪偏心

想要破此局,那最好的方法无非是两种:

第一,要么是闭嘴不言语,让两个孩子自己去发挥所长

第二,要么是同等对待,老大有作业、老二也要写作业,谁也没有怨言、自然就踏实做好自己的事了

如此,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偏心谁”、“不爱谁”的争宠心理了

02

第二种:

不尊重孩子隐私

孩子的自尊心为什么会容易超过成年人?并不是玻璃心,而是宝贝们太单纯,总希望自己以最好的形象迎接一切,也自然会精致到眼里容不下沙子

听朋友说,她有个客户发了一个朋友圈,是一个女孩胖得穿衣服拉不上拉链的视频

由于太使劲儿,拉链还不小心被震飞了

看到如此滑稽的一幕,妈妈赶紧拿起手机把那一幕记录下来

后来也是越看越有趣,还忍不住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虽然视频底下的点赞和评论都蛮热闹的,可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却一直叹息

她告诉我:“这根本就是不尊重孩子的隐私,还不把孩子的尊严当回事”

原来,朋友之所以有如此领悟,主要是作为一个母亲,她曾经也犯过同样的错误

思绪又回到很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朋友在整理她女儿穿小的衣服,打算打包送给需要的一些小朋友

结果,刚洗完澡出来的孩子,一眼就看上了幼儿园当主持人时的小礼服裙

当时也喜欢地抱在怀里爱不释手,为了再过一把公主瘾,她不顾劝阻,直接把小裙子套在头上“取不下来、又穿不进去”

女孩叫喊着:“赶紧帮忙,我头出不来了”

可朋友实在是笑得止不住,拿起手机录下那一幕,赶紧发了个朋友圈

女孩知道后奋力挣扎,好不容易呼吸到新鲜空气,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删掉朋友圈

妈妈觉得那一幕很有趣,一再强调“只是纪念,没有别的意思”,但女孩却气红了脸,直接暴躁地吼出口:“我不要面子吗?你就那么把视频发出去,要是哪个同学的妈妈看到,然后再给她的孩子看,那我还怎么在学校混下去”

看着孩子急得快要哭了的表情,朋友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很快删了视频,也对女儿进行了安抚

而事后再回忆起这件事,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或许就不是删除视频那么简单了,可能是更犀利的言语、也可能是更严重的讨伐

所以,孩子虽然能原谅父母不尊重他们隐私的伤害行为,但父母不能欠孩子一句“对不起”,只有让孩子彻底把这件事翻篇了,他们才不会带着童年阴影、内心伤疤成长

爱孩子,我们也要懂得“尊重隐私、保护自尊”

03

第三种:

否认孩子的优点

孩子的自尊心,有的时候要远比你想象中的更强,从小不被尊重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因为缺乏自信而低人一等

堂姐读高中的时候有个好朋友,叫艳艳,她是一个温柔又腼腆的姑娘

自从毕业后,大家各有各的人生规划,有些考名校读大学,有些落榜后就此开启了打工之路

艳艳就是那个考名校读大学的幸运儿,虽然那些年通讯不方便很少联系,可姐妹花的感情依然不减

这不,去年回老家过年,堂姐参加亲戚婚礼时意外和艳艳相遇,她们交换了联系方式,也大概率了解对方近年来的生活状况

其中,让堂姐最难以置信的是,艳艳居然陷入了“容貌焦虑”,明明已经收拾得很漂亮了,却还要花一年的工资打算整容

堂姐劝她:“根本没必要,你现在就已经很漂亮,花那钱遭罪受,图什么呀”

没想到,艳艳根本听不进劝,还固执地觉得“不行,我的鼻子一点都不挺,眉毛也不满意”

一开始,本以为陷入“容貌焦虑”就是单纯地臭美,后来聊天才发现,原来这里面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妈妈苛责的爱”

艳艳的妈妈是一个比较严厉的母亲,从小到大,不管艳艳做得如何好,都没有一句表扬和认可的话

别人表扬时只会跟着泼凉水说:“好什么好,这丫头平时在家里懒着呢,不好好学习就知道贪玩”

别人表扬她跟妈妈一样漂亮,从小都是美人胚子时,妈妈也会否认地说:“哪里的话,鼻子长得跟猪八戒一样,我看她是越长越丑了”

于是,这些否定的话就像是被下了魔咒一样,时刻环绕在耳边、也时刻提醒着她有多糟糕、有多么拿不出手

了解完这些后,我突然也明白了艳艳为什么会陷入整容的“颜值焦虑”

因为她从小就没有被父母认可过,以至于从来就不曾获得过安全感,长大后即便是再怎么优秀,也抚平不了那颗受伤的心灵

能够让自己好受一点的,就是在“整容”的执念里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漂亮

所以,从小到大经常被否定的孩子,长大后就只能跟自己“过不去”,为了证明自己也会比想象中更执着、更痛苦

不想孩子将来生活得如此焦虑不安,那从小对孩子的爱就不要那么含蓄,优秀就是优秀,进步就是进步,我们该表扬的时候也要及时表扬,该批评的时候也要及时提点改进

恩威并施的爱,能让孩子感受到希望与温暖的爱,才是孩子迎风向阳里的最好补品

04

第四种:

当众对孩子打骂

每一个被人尊重的孩子,首先都会被自己的父母尊重,如果每次一遇到事情家长就对孩子非打即骂,那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外边也是很难抬起头的

前不久,闺蜜就伤感地对我说:

“真的很羡慕那些从小就被父母维护的孩子,哪怕如今我已经长大了,是一个成年人,渴望被父母维护的心还是那么强烈”

记忆中,闺蜜就是那种怕父母怕得连话都不敢说的孩子

前一秒还能和朋友有说有笑,后一秒看到父母后就变得鸦雀无声

特别是看到妈妈后更是规规矩矩地站在身后随时待命,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也不敢反驳

曾经,我也问过她为什么那么害怕,结果得出的答案却是:

“我不是怕,而是懒得反抗了,当你做什么都是错的,怎么努力还是被批评时,所有的解释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还不如直接放弃挣扎”

说完这番话,她还给我分享了儿时的一些经历

那个时候闺蜜读五年级,有次不小心把花瓶打碎,花瓶的碎渣还把她的手指给割伤了

妈妈看到后也没有第一时间询问“疼不疼,伤口深不深”,而是张口就骂“败家子,花瓶才买不到一个星期”

还有一次,她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了,原因是对方几次三番故意搞破坏

那一次是因为后背画乌龟背集体嘲笑,闺蜜气不过,就直接跟对方打起来了

妈妈得知这件事后,也没有顾及她的感受,直接当众指责说:“就算对方在你后背画乌龟,那也是你在哪里得罪人家了,要不然人家吃饱了撑着呀”

闺蜜不服气,辩解着说:“我没有”,甚至还指责说:“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妈妈,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还维护别人的孩子”

一听这话,妈妈更气不过了,当众就对她动手打骂,嘴里还愤愤不平地说:“我这是在教你怎么做人,纵容你才是害了你”

其实,话说回来,孩子打人或许有错,妈妈也希望闺蜜友善和气

可有的时候人善被人欺,太过和气也并非好事

我们希望孩子做一个品德高贵的人,别忘了,孩子在被欺负时最需要得到的就是父母的撑腰

先别管事件本身谁对谁错,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不管如何,先听孩子完整地把事件讲出来

这一点很重要,可以帮助孩子发泄不满情绪、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的满足与喜悦

等到孩子平静且充满爱的时候再去跟他们聊事件本身,多问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还有“你需要妈妈做些什么”…

在尊重式的倾听、和引导下,孩子才能在自尊与理智下作出最正确的选择

那么,关于孩子自尊心或许会超过成年人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14

如波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