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大裁军,因为晚走了三天,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老刘的回忆 2024-03-01 21:06:20

讲述人:赵树德

整理:老刘

图片来自于网络

1985年,对于很多战友来说,绝对是能够记一辈子的年份。就是这一年,中央军委正式下发了裁军的命令,史称“百万大裁军”。许多战友不得不脱下心爱的军装,告别服役多年的部队,各奔东西。

我叫赵树德,1977年入伍,本来我也是其中一员。但就是因为晚走了三天,我的人生发生了大逆转,相比较那些早早回乡的战友,显得无比幸运。

1959年,我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一个小山村。老家那边都是山区,人多地少,日子过得相当艰难。我家共有兄弟五个,我排第三,光景更是困难。在我印象中,除了过年那几天,平时都没吃过大米和白面,都是玉米、土豆、红薯做主食。

1977年冬天,新疆某后勤部队到我们县来招兵,整个县的适龄青年都报名了。我和二哥也报了名,但二哥由于个子矮,最后没有被选上,而我却幸运的被录用了。当我去县里武装部领了衣服回来后,大哥二哥和两个弟弟都抚摸着军装爱不释手,眼里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临行前,父亲跟我说:去了部队要好好干,听命令不能耍性子,多表现多立功,以后争取一份好出路,能不回来就尽量不回来。父亲的话看似无情,但也是我们这个贫困家庭最真实的写照,毕竟儿子太多了,负担太重,能出去一个是一个。

一进入部队,我就感觉自己进了天堂。除了洗衣粉和牙膏自己购买之外,剩下的部队全都包圆了,每月还有9块的津贴(边疆地区比内地高了3块),如果不抽烟的话,一个月起码能剩8块钱。

生活上虽然粗粮比较多,但量大管饱,而且一星期差不多能有两到三次的改善生活的机会,相比较在老家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简直就是福窝。记得在新兵连训练时,第一次改善生活,看到大白馒头,我一口气吃了8个。

周边的战友也没好到哪里去,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农村出身,日子过得都很艰难,肚子里面一点油水都没有,见到这些平时很难吃到的东西,自然是毫不客气。新兵连连长(七连连长),看到我们吃饭时的狼狈模样,也丝毫不在意,还跟周边的人开玩笑说:能吃就能干,都是好苗子。

战友们私底下也说:就凭这伙食,也得要好好当兵,不能被中途退回去。大家训练的积极性很高,非常努力,都想好好表现,能在部队长期待下去。因为七连连长是新兵连的连长,所以由他先挑,我因为表现不错,被七连长挑中了。

当时我们新兵下连队之后,都会分到炊事班打杂,而我虽然文化程度一般,只是初中毕业,但写的一手好字,硬笔和毛笔都能来两下,而且还会画插画,所以连队就安排我给文书当助手,除了做一些抄抄写写、统计的工作之外,主要负责出黑板报。

1978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85周年,我花了两天时间出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板报,受到了战友和连队领导的赞许,最后传到了团部,团部宣传队的战友们也纷纷来参观学习,更是要吸纳我进入宣传队。

当时我没想那么多就拒绝了,一方面宣传队里人才济济,战友们都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无所不通,而我除了能写两笔字画点画,其他方面一窍不通;另一方面我还是希望能学驾驶技术,成为真正的汽车兵。

连长知道我婉拒了宣传队之后,恨铁不成钢的跟我说道:你真是个猪脑壳,这好机会都不知道抓住。我有些困惑,但他并没有跟我解释太多,叹了一口气说道:行吧!把车开好也挺好,以后用心学车。

1979年7月份,连队安排我到司训大队学习,经过半年的培训,我成功拿到了驾驶证,成为了直接拿证的5人之一。当时我们整个团12个连队,每个连队抽5人到团司训队学习,但大部分战友都无法直接拿到驾驶证,只能拿到实习证。

回到连队之后,我就分到了车,成为了正式的驾驶员。我对分到的车非常爱惜,空闲时间总是将车擦的干干净净,有点小毛病我也亲力亲为,尽量不麻烦机修班的战友。久而久之,我对汽车的了解也越来越深,驾驶技术也得到了广大战友的认可。

1981年三月份,我们营被派往喀什叶城,负责往阿里地区运送物资。刚到这里第一次出任务时,由于道路条件艰苦,营里选了一批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前往执行任务,而我恰好就是其中之一。

一路上翻越昆仑山,跨过无人区,吃了许多苦头,但好在结果不错,这一趟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也趟平了路,回去后我就被提拔为7连2排5班的副班长。当了副班长,就需要带新兵了。

每年的新兵许多都只能拿到实习证,结业后还得要跟车学习一段时间,年底再参加考试,合格后才能换领正式驾驶证,才算是正式驾驶员。而跟车一般都是跟班长或者副班长,我也陆续带出了许多战友。

1983年,我们排的新排长履职了,他是军校毕业后回部队提的干。当时年龄很小才21岁,底下三个班的班长和副班长资历都很老,我属于最年轻的,但也已经有六年军龄了。他一个参军没两年的新兵空降过来当干部,底下的班长和副班长们都不是很服气。

我们汽车连属后勤部队,也算是技术兵种,领导想要压服底下的人,自己也得要有一手好技术才行。排长虽然在军校学习了两年,理论知识很扎实,但驾驶技术只能说是稀松平常,毕竟在学校里也很难接触到边疆这种复杂的路况和极端的环境。

排长姓龙,是陕西安康人,跟我也算是半个老乡,我对他倒是很佩服,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人家能考上军校提干,这是人家的本事。在我的帮助下,龙排长的技术提升的很快,底下的班长和副班长也不再敢小瞧人家。

因为此事,龙排长对我很感激,1984年我也当上了班长,对于初中毕业的我来说,已经算是到顶了,我也很满足。我很珍惜在部队的机会,在这里我不抽烟,省下的钱我都寄回了老家,改善家里生活,大哥和二哥也都顺利娶上了媳妇。

原以为我能在部队一直干下去,但谁也没想到,1985年大裁军风暴会来的这么猛。包括我在内,许多战友都将面临退伍的命运,就连一些干部也不得不转业。我有些茫然与惶恐,在边疆服役已经8年,过惯了这种集体生活,回到老家自谋出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适应的了。

但无论愿不愿意,在时代的车轮下,我们个人都只是一朵不起眼的浪花,终于还是等到了那一天。本来部队要派人带着档案,将退伍战士送至征兵地武装部的,但是由于人太多,根本没那么多人手,就只能是人多的送,人少的帮买好票之后,自己回老家报到,部队后面再将档案寄回去。

由于我老家人少,安排的就是给我们买好票,自己回家。正当我在收拾行李时,准备出发时,已经升任副指导员的龙排长过来找我,将我拉到外边,偷偷告诉我,让我晚三天再走。我有些纳闷,想要问具体情况,但他却笑而不答。

我听了龙副指导员的话,找了个借口说还有大衣没还,还要等一下一营的老乡,将票晚买几天。当时这种情况也挺普遍,部队里也乱糟糟的,这些事也管的比较松。就在忐忑中,我度过了难熬的两天。

终于熬到第三天,一大早我就去连部找龙副指导员,当时他人没在,我就在那等着。一直快等到中午时,他终于回来了。看到我在,他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笑着对我说道:得亏你没走,不然真就错过了。

说着他便跟我讲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在几天前他听到风声,乌鲁木齐要从部队里面选择一部分素质高的退伍军人,充实到公安干警队伍中。但当时并不确定,所以他也没办法给我明说。

今天上午他就是去营部开会,这事的具体章程已经下来了,我们营有8个名额。我非常激动,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竟然还有这种好事。在他的指导下,我填写了申请表,便开始了焦急的等待。

一周过后消息传来,我被录用了,分配到了沙依巴克区的交警大队。虽然只是一名普通交警,但对于小山村出身的我而言,我终于跳出了农门,成为了父老乡亲口中的“城里人”。离开部队前,我专程去感谢了龙副指导员,他让我留了三天,改变了我后半生的人生轨迹。而且可以想象,当时名额竞争有多么激烈,我能被录用,他在其中肯定也帮了我不少的忙。

此后我便在公安岗位兢兢业业,虽然在仕途上并没有太大建树,但最后能以正科级退休,我也十分满足了。在这里我也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也算没有辜负父亲的殷切期望。

至于龙副指导员,后来一路高升,后来以团政委的级别转业回了老家。他到乌市出差时,我们也经常约见面吃饭,说起这些年的经历,我向他表达谢意。他却总是说,不用放在心上,当时他刚干排长时,也是我尽心尽力的帮他,他也才成功立足。

现在我也经常给孩子们讲起这件事,当年小小的善意,没想到最后却改变了我的人生。所以说,多行好事莫问前程,谁也不知道那片云彩有雨,可能不经意间的举动,将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带给我们莫大的馈赠。

0 阅读:1

老刘的回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