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不高?看小便就知道,小便出现3种异常,警惕糖尿病

君毅说健康 2024-02-01 21:56:01

赵先生是一名货车司机,由于长时间驾驶,他在车上吃饭、喝水都不太方便,于是他在每次出车前都会买很多饮料放在车上,补充水分的同时还可以补充糖分,避免自己低血糖,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

最近几个月,赵先生开始感到口渴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而且他的尿液也变得异常多。起初,他并没有太在意,认为自己喝得多,那么小便增多也是正常的。最近他注意到自己的尿液出现了泡沫,并且周围的亲朋好友告诉他这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他开始感到不安。

于是赵先生抽空去了当地的医院进行检查,描述完自己的症状后,医生首先进行了血糖测量,结果显示赵先生的血糖水平升高(14.7mmol/L);尿糖阳性;尿蛋白++。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赵先生还接受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结果为9.1%,最终医生确定赵先生患上了糖尿病,并发肾损伤。

经过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接下来赵先生必须每天服用降糖药物,并且饮食、运动方面也需要尤其注意,对于以前最爱的饮料,他也必须得放弃了。但这些和健康比起来,都不重要,赵先生决心戒掉饮料,并积极对抗糖尿病。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先生的血糖水平和肾脏功能开始逐渐改善,多饮多尿和泡沫尿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隐患,而小便的异常往往是糖尿病发作的早期征兆之一,当我们发现以下3种异常时,需警惕血糖是否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一、小便出现3种异常,需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异常①.多尿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的尿液排出量约为1500ml左右,次数通常在6-8次之间,包括白天和夜间。夜间时,肾脏会减少尿液产生,以保证睡眠质量,但次数在0-2次,总量在400ml以下也是正常的。然而,糖尿病患者他们却可能会频繁地排尿,每天超过8次,且排尿量也增多(>2500ml),不分昼夜的多尿,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都严重受到影响。

这是由于高血糖导致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减弱,葡萄糖大量排出体外,使尿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进而导致尿液渗透压增加,肾脏为了稀释尿液中的葡萄糖而增加尿液的产生量。

异常②.尿液有泡沫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能够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剩的物质,同时保留住血液中的蛋白质,让其返回到血液循环中。因此正常尿液在排尿时通常没有明显的泡沫,即使发生,那也会在短时间内消散。

然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可能会出现经久不散的泡沫,这种泡沫尿在医学上被称为蛋白尿。这是由于高血糖会损害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变得更具通透性,这使得血液中的蛋白质能够通过滤过膜进入尿液中,导致蛋白尿的发生。

蛋白尿的发生还可能是因为尿路感染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肾脏功能损害,但前者会存在尿急尿痛的症状,后者会伴随相应的临床症状,大家需予以鉴别,但最好在发现时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异常③.尿液有烂苹果味

正常尿液的气味通常是淡淡的、稍微带有一点氨臭味,这种气味是由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所致,包括尿素、氨、硫化物等,通常不会产生强烈或刺激性的气味。若是出现了烂苹果的气味,那可能是由于血糖处于极高值而导致的酮症酸中毒引起的。

当体内缺乏足够的胰岛素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时,身体无法将葡萄糖有效地转化为能量,这时,身体会开始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产生酮体。当酮体在体内积累过多时,就会引起酮症酸中毒。这会导致尿液中酮体的浓度升高,可能产生一种类似于烂苹果的味道。

酮症酸中毒的出现表示目前血糖已飙升到了危险的地步,且该疾病属于急性并发症,若任其发展会导致昏迷、影响脑功能,甚至未及时救治会引发死亡,因此大家一定不要忽视了这一点。

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除了以上提到的尿液异常,糖尿病的初期症状还往往不明显,甚至被人们忽视,因此,了解糖尿病初期的主要表现(多尿、多饮、体重下降、乏力、皮肤瘙痒等)至关重要,只有及早发现和进行干预,才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若是对已发生的症状置之不理,血糖处于持续增高的状态,或者在确诊后未规范治疗,不按时服药,可导致血糖时高时低,更加伤害身体,并易导致众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二、血糖控制不佳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心血管疾病的发展。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这将增加心脏病、心肌梗塞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高血糖还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和加重,增加心脏负担,使心血管系统更容易受损。

糖尿病肾病

高血糖损害了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泄漏出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肾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包括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随着疾病的进展,当肾脏功能完全丧失时,患者可能需要终身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对自身和家人都是一大打击。

视网膜病变

持续的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的血管,引发视网膜病变。病变的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失、黑点和飞蚊症等症状。视网膜病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明[1]。视力的缺失对每个人来说,无疑都是生命中“致命”的一击,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导致心理、精神疾病。

神经病变

高血糖会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引发神经病变。这可能导致感觉异常、疼痛、肌肉无力和平衡障碍等问题,患者可能会感到刺痛、刺痒、麻木和肌肉无力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神经病变可能导致下肢溃疡和截肢,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足。

增加感染的风险

高血糖削弱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感染,尤其是皮肤感染、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常见感染[2]。如果感染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感染和败血症;如果感染扩散至肾脏,可能引起肾盂肾炎和肾周脓肿,加重肾脏损伤;呼吸道感染则可能导致咳嗽、气促、胸闷和发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重症肺炎,这些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极为危险的。

为了预防和减少这些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初期患者在发现症状后应该及时就医,已经确诊的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

除此之外,还未发现糖尿病的人群对此也不可忽视,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多样且普通,很可能就是某个习惯就造成了疾病的发生。要想有效地预防和管理糖尿病,我们还需深入探究其发生的诱因,以期望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三、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是哪些?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诱因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糖、高脂、高盐的饮食,会导致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异常,使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

而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久坐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进而增加血糖水平。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肥胖也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

过高的体重指数和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使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此外,肥胖还与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紧密相关,这些疾病也会进一步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身体健康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最后,慢性疾病也可能会诱发糖尿病

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疾病会对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导致高血糖的发生。此外,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如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和长期使用的类固醇等,也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注意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和高盐的食物摄入,增加蔬果和纤维素的摄入,保持适量的体重和身体活动,积极治疗和控制其他慢性疾病。只有通过全方位的预防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减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赵先生经常以饮料代水,且因为工作性质,长期在外就餐,在出现多尿的症状时他也并未怀疑,导致血糖持续升高,最终影响到了肾功能。

对于我们的健康,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更细致一些,多留心观察自己身体所表现出的异常情况,如尿量增多、尿液中有泡沫或者是有异常的气味存在等。

因为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很多疾病其实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大家还应该保持定期体检的习惯,以便及早发现疾病,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这不仅是一种医学需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任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董明驹,史莉,童伟.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J]田丽娜,牛奔,朱恩仙等.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合并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临床研究[J/OL].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4(01):18-23[2024-01-31].https://doi.o

[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3):582-584.

0 阅读:0

君毅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