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于凤至全身插满管子,女儿抱着她哽咽出声:能不能再等一等

百年人物志 2024-06-02 10:18:01

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1916年,根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凤至与张学良结婚。对于追求民主自由的张学良来说,这段婚姻从一开始便是他不喜欢的。但迫于父亲的权威,他不得不接受。

婚后,于凤至尽心侍奉公婆,料理家中大小事务,对家里的下人也总是平等相待,从不摆架子。在外又经常陪同张学良出席各种重要的活动,参加并组织慈善团体,为少帅赢得了民意。

于凤至的包容和信任,渐渐令张学良开始敬重她,遇到事情时也会询问她的意见。

1927年,张学良结识了赵四小姐,两人一见倾心,爱得轰轰烈烈,成为了民国时期最绚丽的一对佳人。

1929年,赵四小姐住进了张府,于凤至待她亲如姐妹,并叮嘱管家要多加照顾。原本以为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了,但西安事变的发生,彻底打乱了他们的生活。

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发时,于凤至正在英国忙于处理子女的留学事宜。当她得知张学良被蒋介石幽禁后,将子女简单安顿好后,立即回国,赶往奉化溪口看望张学良。

张学良在失去自由的最初那段时间,内心十分郁闷,甚至还经常萌生自杀的想法。于凤至则陪伴在他左右,想方设法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此后三年间,张学良数次被转移关押,而于凤至始终陪着一起辗转多地。

在于凤至的陪伴下,张学良渐渐习惯了幽禁生活,捱过了最艰难的岁月。这段日子虽然过得十分艰苦,但却成为了于凤至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近四年的艰苦生活,也让于凤至的身体每况愈下,她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于是,她不得不离开张学良前往美国接受治疗。他们都没想到,这次竟然是最后一次见面。

抵达美国的于凤至,在张学良好友宋子文的帮助下得以住院接受治疗。1941年2月,于凤至手术成功,恢复良好。这一时期,宋子文多次给张学良发去电报,告知他于凤至的治疗情况和孩子们的下落。这些消息令张学良倍感欣慰。

被幽禁期间,张学良开始研究起了明史,赵四小姐则四处托人购买相关书籍,帮助他做笔记。但终究由于战争和幽禁使得研究备受限制,明史的研究无奈只能告一段落。后来,张学良成了一名基督教徒。

1946年10月,张学良被秘密送往台湾,在这里,他继续受到蒋介石的幽禁,没有自由可言。

再来看看远在美国的于凤至。接受完手术的于凤至,头发一度要掉光了,体重也急剧下降,瘦成了皮包骨。但在女儿女婿的精心照顾下,她渐渐康复。在疗养期间,女儿还专门为她请了家庭教师补习英文。很快,于凤至便掌握了英文这门语言。

身体好转后,出身于富商家庭的于凤至渐渐意识到了钱的重要性。因为丈夫恢复自由遥遥无期,在美国生活、孩子们上学等都需要钱。

于是,于凤至开始在美国经商。她先在美国的股市上闯出了一番天地,迅速积累了财富,紧接着,凭借独到的眼光和直觉,她又在房地产领域大展身手,赚了不少钱。虽然在美国的生活好了起来,但于凤至心中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着张学良。

之后,于凤至开始为营救丈夫四处奔走,她在美国对蒋介石发起声讨,并呼吁解救张学良。当看到台湾媒体刊登出所谓的《西安事变忏悔录》后,于凤至更是愤怒至极,为此,她联合了美国的一些学者、议员,投入到了解救张学良的活动中。当时,不少美国的主流媒体针对还张学良自由进行了连篇累牍地报道,引起很多热议。

于凤至在美国的种种举动惹怒了蒋介石,蒋介石曾一度想要除掉张学良。国民党元老张群察觉后,亲自飞去美国打算劝说于凤至结束与张学良的婚姻关系,但于凤至没有同意。

事后,于凤至还曾询问张学良的意见,张学良听后,只留下了一句话:

“我们永远是我们,这事由你决定如何应付。”

其实,张学良和于凤至的这段婚姻注定要走向末路了。因为随着于凤至在美国的影响力逐渐强大,蒋介石心中越发不安起来。很快,他便决定动手了。

1961年秋,宋美龄来到张学良的住处,对他说道:“根据基督教的章法,要实行一夫一妻制。你必须尽快与凤至小妹结束婚姻关系。”最后,宋美龄还不忘强调“这是我的意见,跟大哥(蒋介石)没有关系。”

张学良听后,当即便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老蒋是担心自己去美国与于凤至团聚。张学良看了一眼宋美龄,苦笑着说:“放心,我会给凤至写信结束关系的。”

宋美龄走后,张学良坐在书桌前沉默了许久,最终提笔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最终经由女儿带去了美国,交到了于凤至的手中。

1963年10月的一天,于凤至正在阳台上看着外面的景色时,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便叫来女儿问道:“自从你从台湾回来后,你爸爸就一直没有给我写过信了,这不对劲,你有事情瞒着我?”

女儿一听,知道瞒不住了,这才回到卧室拿出了父亲写的那封信,一边递给母亲,一边小心翼翼地说道:“妈妈,你一定要坚强点。爸爸也是迫不得已的。”

于凤至看完信后,十分平静地说道:“很早之前我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还是来了。”

女儿不解地问道:“蒋介石为什么非要逼着你们离婚呢?”

“很简单,只有离婚,才能够彻底断绝你父亲的退路。要是你父亲选择拒绝,那么他的处境会更险恶。”于凤至解释道。

女儿恨恨地擦了擦眼泪,哭着问道:“妈妈,你要签字吗?”

于凤至怜爱地看着女儿,叹了一口气,说道:“为了让你父亲多活几年,我得签。”后来,她还亲自给赵四小姐写去一封信。

就这样,张学良和于凤至结束了近五十年的婚姻关系。

1964年的一天,张学良意外看到了于凤至写给赵四小姐的信,他一边看一边流泪。

于凤至虽然与张学良结束了婚姻关系,但在她心中,她始终将自己当作张夫人,并以此自居。

后来,于凤至更是在洛杉矶一口气买了两幢别墅,别墅内部的装修全部按照当年家里的模样布置,一幢自己住,另一幢则留给了张学良,这说明她一直在期待着与张学良见面。

步入晚年后,为了身体健康,于凤至每天都会早起锻炼身体。

1990年3月30日,于凤至陷入昏迷,此时的她全身插满了各种管子,呼吸十分急促,已经丧失了说话能力,但眼睛却死死地盯着墙上挂着的一张照片,照片的主人公正是她和张学良。

女儿见状,哽咽地趴在母亲耳边说道:“妈妈,你能不能再等一等。”

话音刚落,于凤至永远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人世,她的骨灰被安葬在了比弗利山下的玫瑰公墓。仔细看去,在她右边还留着一个空穴,这是她生前为张学良准备的,她希望自己死后能够跟张学良葬在一起。

1990年,张学良恢复了自由,并计划来美探亲。1991年5月,张学良来到了美国。遗憾地是,于凤至和张学良还是没能见上一面。

为何十分想见张学良的于凤至没有直接去台湾呢?实际上,这是张学良曾经叮嘱过她,并同她反复强调过的。此外,于凤至也明白,自己待在美国,对张学良是有利的,蒋介石对美国方面还是忌惮的,所以不敢乱来。

但于凤至没想到,自己苦等50年后,还是没能等到张学良。

参考资料:档案天地2014年12期、《一个真实的于凤至》、百家讲坛2016年9期、意林2008年24期、读者2010年21期、《八小时以外》2010年第9期

0 阅读:280

百年人物志

简介:这是一个有态度的历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