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万能药吗?越贵越新疗效越好?六大误区每个都有人中招!

雅霜的记事本 2024-06-24 12:59:30

“我前几天感冒了,就吃了两粒阿莫西林,结果不仅没好转,反倒更严重了……”小赵在诊室里说道。

“很多人误认为抗生素是‘万能药’,生病之后不管病因就在家里自行吃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药物,很可能会延误就诊或者出现不良反应。”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诊医师王诗尧结合6个常见的误区,详细讲解了抗生素的使用常识。

误区一:担心副作用,“见好就收”

“有些患者本来应该遵照医嘱吃一周的药,但是吃两三天之后病情稍微好转就不吃了,残余的细菌就成了‘漏网之鱼’,摆脱抗生素的‘压制’之后就趁机繁殖,导致病情再次加重,所以要遵照医嘱吃够剂量和疗程,尽可能地把病原菌消灭完毕。”

王诗尧医生告诉我们,“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种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所以要密切关注是否有荨麻疹、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如果服药期间出现了这些反应,就要及时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剂量或者停药。”

误区二:抗生素可以治疗所有炎症

“抗生素只用于治疗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但是其实我们体内还有多种非感染性的炎症,比如说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的患者都有炎症,但并不是感染造成的,所以说他们吃抗生素无效。再比如说间质性肺炎虽然也叫‘肺炎’,但它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吃抗生素也是没用的。”

什么样的炎症可以吃抗生素呢?王诗尧医生告诉大家,“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比较明显的症状进行大致的判断。比如说咳出了黄脓痰、灰绿痰或者是砖红痰,就表明身体可能被细菌感染了,这种情况下吃头孢类抗生素可能会有效。但如果没有痰或者痰液是白色的,那有可能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误区三:越新、越贵的药效果就越好

“新一代抗生素或许或许杀菌效果更强,能抑制或者杀灭更多种类的病原菌,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病原菌,一些新的抗生素只针对某些特定耐药的病原菌,抗菌谱反而更窄了。比如莫西沙星虽然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不如第二代的左氧氟沙星。另外,即使是同样的药物,不同厂家售卖的价格可能也不一样。”

“所以说,每种抗生素都‘分工明确’,各有优缺点,在选择药物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新与贵,而是要因病、因人而异。”王诗尧医生讲道。

误区四:一生病就吃抗生素

“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发热、咳嗽等炎症反应,有些患者出现症状之后不追究病因,自行服用抗生素想试试能不能好转,这样做很容易错过明确病原的时间和最佳治疗时机。曾经见过一位患者,他得了新冠之后吃了几天头孢类抗生素症状还是没有缓解,后来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发现已经出现‘白肺’了。”

“另外,我们体内有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有益菌群很可能会被‘误伤’而失调,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患者吃了抗生素以后会腹泻。因此,大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身体症状服用合适的抗生素。”

误区五:疗效不好就多换药或加药

“抗生素使用时,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但是一些患者比较‘心急’,用药一两天后没有明显好转就要求医生换药或者多开几种药。”

“实际上,抗生素的疗效有一定的周期,如果药效暂时不好,可能是因为用药时间还不够长,另外,免疫功能等因素也会影响抗生素的疗效。频繁更换药物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还会诱导耐药细菌的出现,这就意味着以后被相同的病原菌感染,再吃之前的抗生素也没用了,需要更高级的抗生素才行。”

误区六:感冒高发的季节,先吃点头孢预防一下

绝大多数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引起的,而不是细菌引起的,所以吃头孢类抗生素是没用的。另外,在生病之前就长期吃抗生素,容易引起前面提到过的细菌耐药。最后,抗生素在感染发生之后才能抑制或者杀灭病原菌,并不能够提前起到预防的作用。

0 阅读:0

雅霜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