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就像“嗦面条”?“缩唇呼吸”很多人都做错这个细节!

雅霜的记事本 2024-06-10 18:07:10

“这位慢阻肺病老人称自己练‘缩唇呼吸’已有两年,可感觉没效果不说,每次训练口腔还都特别干燥,秋冬季嘴唇干到能起壳掉皮,我一听就意识到不对,不该是这样的现象……”

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红梅主任在讲缩唇呼吸训练细节时提到了这个案例,她说有些患者练习时的吸气呼气方法中如果一个细微小动作做错,比如做反了,就有可能对本就还没康复的呼吸道疾病有不良影响。

张嘴像“嗦面条”一样吸气是错的!

“我问他‘您平时训练是怎么吸气呼气的?’他说‘不就是你们常说的吹哨子口型吗?这个口型吸气就像嗦面条似的,呼气就像吹哨子’说完还主动给我示范起来,噘着嘴吸-呼-吸-呼……我仔细一瞧,完了,这大爷只记住了吹哨子口型,要领只做对一半。”

“缩唇呼吸其实是一个节能的呼吸方式,它能够把患者的呼吸做功降低,减少他们呼吸困难的情况。训练正确的做法是:静息状态下我们吸气是需要闭上嘴,然后用鼻子缓慢地平静地吸气,吸气的同时我们最好去感受腹部发力,慢慢鼓起肚子,它就像一个气囊,我们用腹部的力量带动吸气,呼气时才是用吹哨子的口型,是缓慢地把气吐出去,嘴呼气的时候鼻子不呼气,尽量呼气的时候延长到这一口气结束。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一下吸气和吐气的比例,比如可以在心里默默数数,吸2下,吐气就要做到4-6下,也就是吸气吐气时数数的比例能达到1:2,甚至1:3,这是最好的。”

“‘缩唇呼吸’我们不主张患者用‘深呼吸’模式,应该是平静呼吸,因为如果患者反复做深呼吸,吐气再吐不好,很容易造成‘呼吸性碱中毒’。”赵主任强调。

呼吸慢病为何尤其讲究“鼻吸气”?

赵主任告诉我们,对于呼吸慢病患者而言,调整呼吸或进行呼吸训练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并且是以舒适和有效为前提的。

“‘鼻吸气’更符合人体自然的呼吸方式,首先鼻腔内的结构可帮助我们过滤、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尤其是一些有上下呼吸道感染、有呼吸慢病、手术后的、患肿瘤的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这些群体免疫系统相对正常人群更脆弱,更应注意减少让空气直接由口腔进入气道,以免引起继发感染。鼻吸气、嘴呼气的方式,非常适用于静息状态下或身体感觉舒适状态下的低强度活动时。”

呼吸慢病患者运动情况下也不主张“张口呼吸”

赵主任告诉我们,有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鼻腔堵塞或鼻窦炎等问题,受疾病影响,鼻子吸气可能会变得困难或不舒服,这时可适当地使用嘴巴吸气来代替,但必须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尽早恢复用鼻子吸气,因为鼻腔内的纤毛能帮我们挡住许多外界的刺激物、过敏原。

“有些呼吸慢病患者问,比如在完成医生的‘运动处方’内容时如果涉及到一些较高强度的运动或活动时,是不是可以暂时选择用嘴进行吸气和呼气?我们做康复的时候的确可能会导致‘张口呼吸’,但其实这也是我们需要尽量避免的。对于呼吸慢病的患者,医生即便会酌情开看似高强度的运动处方,但这种高强度也是相对于患者本人的,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张口呼吸的情况,就说明强度有些过了,就需要把强度降下来。”赵主任讲道。

1招掌握“缩唇呼吸”最有效要领

“缩唇呼吸我们在很多场合讲了很多次,为什么仍有患者会曲解和做错?仔细分析,其实还是大家都习惯于‘耳朵只听自己想听的,脑子只记自己想记的’,就像那位慢肺老人说的‘吹哨子口型’,他只记住了口型,却没记住这只是呼气要领之一。‘缩唇呼吸’最有效的呼吸要领,其实记住1招就够。”

“我把它叫‘冥想法+缩唇呼吸’。吸气,闭眼去冥想‘闻香味’,花香、饭菜香,是不是要用鼻子深深地闻?一定不会噘着嘴去嗦吸香味;呼气,想象面前有一朵蒲公英,要吹散蒲公英,是不是要噘嘴稍用力吹?两个动作连贯起来,每做一次就冥想一次,养成习惯,再也不会出错。”

“我们希望呼吸慢病的患者把‘缩唇呼吸’用在生活中,要养成习惯,不是每天只练上二三十分钟,光练习是没有用的,一定要作为一种呼吸的日常模式去调整,逐渐患者就会感到走路不会那么累了,气短的情况也会有明显的缓解。”赵主任强调。

0 阅读:3

雅霜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