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卝”不读shí,不读fēi,到底读什么,卝人、碧卝表示什么含义?

文学一浅阁 2024-06-14 17:20:23

汉字成千上万,生僻字占一小半。有些生僻字不了解还不行,比较有一些生僻字还在古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古代戏称写诗最多的诗人乾隆在一首称赞石钟乳中的诗中写道:“凫氏难为铸,卝人未解相。”本句中的“卝”字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卝”初看像“十”,再看像“十”,它该怎么读,又有哪些意思,卝人、碧卝又表示什么含义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

一、“卝”的字形演变

“卝”和“丱”本一字,说是“卵”和“矿”的古字,先有卝,再有丱,最后才有卵、矿等。说“卝”,则说“卵”,卵的甲骨文类似男性生殖器,有胯有根。金文字形像一种包裹着卵细胞的物体,而且成对分布。后来字形再变,成了“反C”和“C”中间包着卵细胞的字形。小篆字体中,字形变方正,弧形变竖,“C”部变方,中间多了“短横”。隶书时一度写作“卝”,后来再次演变、简化,成了楷体版的“卵”字。

二、“卝”字怎么解释?

1.古代儿童将头发束成两角的样子。“卝”同“丱”,古文字形形似儿童头上竖成双角的发束。

2.古同“礦”,也就是“矿”,表示矿产之意。“卝人”指古代的矿冶管理机构或官吏,最初出现在《周礼》中,负责监督和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碧卝”,指铜矿。

3.古同“卵”,指雌性生殖细胞,或受精卵,或像卵状的物体,比如鹅卵石等。

三、“卝”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

次韵仁近客兴二首

[元]方回

华年君俗隐山村,如我弥当杜筚门。

落落筋骸作老病,奄奄气息仅生存。

黄精满谷春苗嫩,丹卝藏山石溜温。

足可无求度残岁,自编诗集教儿孙。

弥,长久。杜,堵塞,这里指关闭。筚门,指用荆条、竹子等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落落,孤独之意。全诗大意:“正值韶华之年,你和我一样俗气,隐居在山村。如果要想像我一样长久隐居,就应当关闭筚门。隐居久了就孤独,筋骨荒废化作老病,留下奄奄一息的气息仅够刚好活下去。春天这里黄精十分茂盛,长满了整个山谷,蔬菜嫩绿新鲜。山里还有丰富的丹卝,翠绿的石榴树。如今我别无所求,只求能安稳度过残生,闲暇之时,自编诗集教导儿孙。”

本诗作者方回,字万里,号虚谷,宋元间徽州歙县人。从原文看,本诗应该作于作者在元被贬官之后,首联、颔联记叙了作者的自身遭遇,年老闲赋在家,体弱多病,残喘余生。颈联诗人以黄精、春苗、丹卝、石溜等景物,描写了现实隐居之所的清幽物丰的生活环境。尾联以“度残岁”“教儿孙”抒发了自己晚年的志向,看似平稳,实则郁闷。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舒适惬意,又暗含了晚年不得志的郁闷之情。

四、“卝”该怎么读?

正确读音:guàn  kuàng  luǎn

同音字:惯、矿、卵

结构:独体字

在此说明下,三个读音中,luǎn为古音,表示“卵”,如今弃之不用。读guàn,形容儿童头上的双角发髻。读 kuàng时,表示矿产。

五、结语

卝、丱、矿、卵,字字发展变化,说明了时代的更迭,又代表了文化的发展。从古至今,汉字的形、音、义的变动,既是时光的流逝,又是文化的传承。探寻汉字,了解汉字,书写汉字,身为华夏人,义不容辞。写中国汉字,塑华夏灵魂。

0 阅读:210
评论列表
  • 2024-06-21 11:19

    你说一句生活用语,带上这个“灌矿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