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的“歙”不念xī,正确读音呢,“歙漆阿胶”又该怎么读,什么意思?

文学一浅阁 2024-06-21 23:41:41

“歙浦租船只载诗,一廉如此似君稀。”近日研读古诗,发现“歙”字在古诗中比较常见,再联想到安徽的歙县,觉得有必要说一说“歙”这个字。“歙”字的字形是怎么演变的,“歙”字什么意思,安徽歙县的“歙”怎么读,“歙漆阿胶”又表示什么含义,今天我们来好好了解下。

一、“歙”的字形演变

“歙”字整体分为“合、羽、欠”三个部分。“合”的甲骨文类似有盖子的盛饭的食器,盖子和器体可开合,字形上部类似“A”,下部表示“口”,字形类似“廿”。金文和小篆变化不大,秦系简牍时,下部简写为“口”,后来整体成了楷书版的“合”字。“羽”的甲骨文字形类似实体羽毛,金文变化不大,下部有分化,出现两根单独的羽根。小篆字体再变,类似开口朝左、两把并列的梳子,内里有“三短撇”。后来再次演化,简化,成了楷体的“羽”字。

“欠”的甲骨文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类似一个跪坐的人,上部类似一个人张口的形象,整体字形像打哈欠的样子。金文时,上部变为“彡”,表示三道气流,下部还是跪着的人形。后来再次演化、简化后,上部成了“勹”,下部为“人”,楷体版的“欠”字就出现了。“歙”字属于属于会意字,从欠,表示人打呵欠,从翕,表示收缩鼻子吸气,整体字义为用鼻子吸气。

二、“歙”字怎么解释?

1.名词,通“翕”字,收缩、敛息。《老子》一文中有“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这句话,大意就是“要想吸气,必须要先张开嘴巴(呼气)。”

2.动词,吸气,通过呼吸吸入。

3.形容词,和谐、融洽。《汉书·韩延寿传》中写道:“郡中歙然。”意思就是说‘整个郡县一片和谐融洽的样子。’

4.和集连用,表示聚集,如歙集;和肩连用,表示耸肩,如歙肩。

5.表示地名。比如中国安徽省有个歙县,盛产墨和砚,那里的“歙墨”“歙砚”十分出名。

三、“歙漆阿胶”什么意思?

“歙漆阿胶”这个词,本义为歙县的漆和东阿的胶,用来比喻男女之间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之意。“歙漆阿胶”出自明代李昌祺的《剪灯余话》,原文上说:“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翻译下就是“歙漆阿胶忽然能解开,清尘浊水什么时候才能相遇呢。”这句话不但引申出‘歙漆阿胶’这个成语,还引申出“清尘浊水”这个成语,现用来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

四、“歙”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

《送别再用前韵》 其一

[南宋]袁甫

歙江归艇棹晴波,同去同来日几何。

不怕黄花负人约,只愁人意负花多。

棹,船桨。几何,多少。黄花,指菊花。全诗大意为:“归船在歙江上前行,船桨划在晴朗的水里,泛出微微的波纹。我们同来同去的日子没有多少啊。此行送你归去,相约菊花盛开时再相逢。我不怕我们相逢时,菊花没有开放,只是更担心菊花盛开了,我们却没有再相逢,一起看花,辜负了菊花的心意。”

本诗作者袁甫,字广微,南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这是一首别有趣味的送别诗。前两句写送别友人坐船离开,感慨相聚的日子没有多少,就感觉时光一下子就过去了。最后两句不直接抒情,反而从菊花入手,把我与友人的约定,看成菊花与人的约定。相约赏花,不怕花不开,只怕人不来。辜负菊花意,就是辜负彼此的情意。结尾两句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和未来不一定再相聚的惆怅之意。

五、“歙县”“歙漆阿胶”该怎么读?

正确读音:shè  xiàn      shè  qī    ē    jiāo

同音字:      射 线          社    妻   婀  交

歙部首:欠

歙结构:左右结构

六、结语

一张一合为翕,也为歙。歙指动作,也指行为,更指地名,还指感情。汉字,一笔一划,承载形音义变迁外,还担负着文字情感、文化思想的演变。歙漆阿胶,本指歙县漆,东阿胶,却用来比喻男女情感,情投意合和如胶似漆。一个歙字,从地到人到情,不管如何变,表情达意,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不会变。当然,感情这东西,也要靠经营才行,不然再如胶似漆,最终也会貌合神离。

3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