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的绝美唱词,千古经典,文采精华!

凝梦娱娱 2024-06-22 07:03:28

舞台上一曲京腔,唱出人间万象,道尽古今情感。京剧好唱词很多,传统戏中有些特别精美雅致的唱词,那可都是文人墨客的经典创作,比如《夜奔》,写的是林冲暗夜投梁山,作者李开先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唱词水准精深,意蕴十足:

“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今番欲作悲秋赋。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还有一出戏是《铁笼山》,(一名:《山顶拜泉》;一名:《败阵祈泉》;一名:《大战蛮兵》),蜀汉大将军姜维,率兵伐魏,此战先胜后败,姜维折损人马,剧本所述四十五万大兵,只剩七人五骑,其中的《八声甘州歌》(非【八声甘州】),极具气概:

“扬威奋勇,看愁云惨惨,杀气濛濛。鞭梢指处,神鬼尽觉惊恐。三关怒冲千里振,八寨雄兵已成空。旌旗摇,剑戟丛,将军八面展威风。人似虎,马如龙,伫看一战便成功!”

再举一出大家都熟悉的《大。探。二》,老式唱法中有渔樵耕读(四大贤人)、四季花名和琴棋书画的唱词,言派和余派都有。但如今多不这么演了,或许是考虑到剧情要紧凑吧。老式唱词很有文学意味,值得玩味。唱词是:

"臣要学姜子牙钓鱼岸上,臣要学钟子期砍樵山冈。臣要学诸葛亮耕种田上,臣要学吕蒙正苦读文章。弹一曲瑶琴流泉声响,捉一局残棋烂柯山旁。写一篇法书晋唐以上,画一幅山水卧有残阳。春来百花齐开放,夏至荷花满池塘。秋后菊花金钱样,冬至腊梅戴雪霜。"(耿其昌、邓沐玮两位先生演过。)

著名剧作家汪曾祺先生戏剧著作颇丰,基本贯穿了他写作生命的始终,《范进中举》是他的第一部剧本作品,其中最让人同情的唱词是“考得你昼夜把心血耗,考得你大好青春等闲抛,考得你不分苗和草,考得你手不能提来肩不能挑,考得你头发白牙齿全掉,考得你弓背又驼腰。年年考月月考,活活考死你这命一条。”

第一次听的时候,居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范进的某些境遇跟高中狗的状态真的很像。汪曾祺先生的词真的都是极好的!

看过汪曾祺先生写的《大劈棺》,词儿很不错。他写一个少妇给丈夫上坟这么写:

“丈夫,你撇得我好苦也。(唱)实指望少年夫妻,终生作伴,谁知你一病奄奄,半路里把我闪。你叫我靠谁吃饭?怎办得柴米油盐开门七件?况且我正青春,一朵鲜花才绽。怎耐得枕只衾寒孤孤单单。

您看。写得冷淡,难堪,很有味儿,也很凄情。

在民国时期,那时候的京剧唱词堪称文雅,抒情的好唱词就更多了,这也就间接使得这些作品流传于后世。

例如程派的名剧《柳迎春》其中就有一段唱词“红梅得雪添丰韵,绿竹凝妆带粉痕。玲珑玉戏飘金井,寒雀枝头也禁声,遥见有人扫雪径,踏破琼瑶雪满身”。

还有《春闺梦》中的一段“终朝如醉还如病,苦依熏笼坐到明。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

这些唱词都是十分高雅,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意境。

如《荒山泪》的【西皮摇板】:“晓莺啼月画楼前,绣被余温尚恋眠;春睡方回人意倦,梳妆待下水晶帘。”

如《西厢记》中的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如《玉堂春》中的“人言洛阳花似锦,久寄监狱不知春。”

词句之美真如诗。

程砚秋先生最好的戏,当数《锁麟囊》,此剧由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在1937年编剧,1940年5月首演于上海黄金戏院。翁偶虹老先生的文学修养极高,写出的唱词精美绝伦,整出戏的编排设计也臻完美,如果你一生只能看一出戏,我推荐你看《锁麟囊》: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

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

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大作家田汉先生参照昆剧的旧本对《白蛇传》作了改编加工,通篇唱词写得起伏跌宕,一波三折,其唱词似是叙述,其实充满了挚情。

比如著名的“亲儿的脸吻儿的腮”这段词,据说就是应赵燕侠老师之请,连夜急就章写下的:“亲儿的脸吻儿的腮,点点珠泪洒下来。

都只为你父心摇摆,妆台不傍他傍莲台。

断桥亭重相爱,患难中生下你这小乖乖。

先只说苦尽甘来风波不再,抚养娇儿无病无灾。

娘为你缝做衣裳装满一小柜,春夏秋冬细剪裁。

娘也曾为你把鞋袜备,从一岁到十岁做了一堆,是穿也穿不过来。

又谁知还是这个贼法海,苦苦地要害我夫妻母子两分开。

说什么佛门是慈悲一派,全不念你这满月的小婴孩,一旦离娘怎安排?”

田汉老在《白蛇传》中还有一段令人泣泪的唱词:

“你忍心将我伤,端阳佳节劝雄黄。

你忍心(你忍心)将我诓,才对双星盟誓愿又随法海赴禅堂。

你忍心叫我断肠,平日的恩情且不讲,不念我腹中怀有小儿郎。

你忍心见我败亡,可怜我与神将刀对枪,只杀得云愁雾散、波翻浪滚、战鼓连天响,你袖手旁观在山岗。

手摸胸膛你想一想,你有何面目来见妻房?”

四句“你忍心……”,问得负心人无言以对。

不说这很凄情的唱词了,咱说说爱情的唱词吧,比如京剧《状元媒》,(又称《铜台阵》,也有称《六郎招亲》)柴郡主唱(二黄原板):

  “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行不安坐不宁情态缠绵。

  在潼台被贼擒性命好险,乱军中多亏他救我回还。

  这桩事闷得我柔肠百转,不知道他与我是否一般。

  百姓们闺房乐如花美眷,帝王家深宫怨似水流年。

  幸喜得珍珠衫称心如愿,宋天子主婚此事成全。

  但愿得令公令婆别无异见,但愿得杨六郎心如石坚。

  但愿得状元媒月老引线,但愿得八主贤王从中周全早成美眷,

  扫狼烟,教那胡儿不敢进犯,保叔王锦绣江山。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姻眷,愿邦家从此后国泰民安。”

这段唱并非只是剧情表述,也抒发了她的心情、愿望。她表白着“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会”之后,“行不安,坐不宁,情态缠绵”的“柔情百转”。又关切着“不知道他(六郎)与我是否一般”。这种关切刻画出坠入爱河的姑娘家的一种意惹情牵。她更联想到平民百姓的闺房乐趣,相比身处深宫内苑的帝皇家女儿所受的宫规礼仪的束缚,徒觉流年似水的怨愁。

戏曲中,绝美唱词如同一面镜子,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深邃与丰富。这些精湛的歌词,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哲学和艺术的深刻理解,更是传递了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如马连良大师的《苏武牧羊》:

“叹苏武身困在沙漠苦海,

眼睁睁君与臣就两下分开。

想当年在朝中辛苦终载,

朝朝待漏五更来。

屡闻战报传边外,

国家大事常萦怀。

高堂老母夫妻们多恩爱,

但愿得干戈平息免祸灾。

到如今被困在沙漠苦海,

腹内儿又无食饥饿难挨。

苏子卿持节施把忠心不改,

望苍天保佑我再等时来。”

这段唱,达到了使观众久听不厌、回肠荡气的艺术境界。具有典型民族色彩的抒情咏叹调,唱词写得相当精炼、优美。

其实,丑角儿的戏词也很有意思,比如《游街》中的武大郎,数板:

”我——我是生来矮,矮手矮脚矮布裙,

有人骂我是三寸丁,唉,人矮受欺凌,受欺凌!

卖烧饼喽——

自幼生来三尺高,人人见我得猫腰。

别的买卖不会做,叫卖炊饼和火烧。“

《荷珠配》赵旺,数板:

我要的是——稀溜溜的饭儿,滑溜溜的菜儿,

腐皮酱瓜咸鸭蛋儿,鹿尾巴根儿下杂面,

老太太嚼不动的烧饼盖儿,小孩子抖搂了漏的包子馅,

吃不了的剩菜和剩饭儿。

大银元赏我几块儿,花不了的钞票你赏我几打儿,

还要那天宝石、金刚钻,翡翠碧玺珍珠串儿,

你赏我几挂儿!

我这可不是来要饭儿,简直是热病我没有出汗儿。

(白)修好的老爷,赏我点吃的吧!

再如《乌盆记》张别古的数板:

“(白)有了,到了我家了,有了。

(数板)我搁下了棍儿,放下了盆儿,

掏出钥匙捅开了锁头门儿,

我是开开门儿,捡起了棍儿,拿起了盆儿,

我是进了门儿,搁下棍儿,我是放下盆儿,

我是关上门儿,我再插上门儿,

搬过炕来顶上门儿,拿过盆儿来堵上门儿,

看你是妖怪怎么进门儿!”

绝美唱词,不仅仅是在形式上追求旋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爱情等主题的独特见解。

最了不起的是林冲的那段反二黄“大雪飘”,词曲皆精,再加上主演李少春先生的沧桑音韵,一开口让人寒毛都竖了。这个唱段与《夜奔》中林冲的那段唱,交相辉映,可称双璧:

“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

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

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

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雪刃未除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

现代戏中漂亮的唱词很多,仅举两例,一是京剧《沙家浜》: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再如《智取威虎山》: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色换人间!”

戏曲中的绝美唱词,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沟通,它能够跨越时代、跨越地域,与听者建立起一种超脱世俗却又贴近生活的情感共鸣。这正是它独有的魅力所在——既能触及人心,又能引领人心向往。

0 阅读:0

凝梦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