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芸收徒为何有不同的声音?

凝梦娱娱 2024-04-21 22:26:38

裘芸是裘派花脸创始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的小女儿。曾经五次获得北京国际京剧票友大赛以及全国卡拉OK京剧大赛等金奖,成为为数极少的裘派“女花脸”。

裘芸是票友,这毋庸置疑。什么是票友?票友就是非职业的京剧爱好者,但为什么叫票友呢?据说这个词和大鼓书有关。满清入关后为了稳定政局,就派出鼓书艺人去各地宣传德政,每人发一张龙票,各地凭此票负责接待。说书人要招收徒弟,就和官府串通好了包办龙票的事,这种包办处人称票房。在康熙年间解散了这种机构。但票友,票房却沿袭至今。

票友学戏与戏校学生完全不一样,不是从声乐和形体训练的基本功开始的,而是从一个具体的唱段,或一个折戏的片段直接开学的。学的方法,有的是请专业老师或老票友教授,或是对着录音录像照葫芦画瓢地学。即使是有专业老师教,也只是就戏说戏,就戏教戏,不涉及专业基本功的教授。这种基于具体唱段和片段表演的经验式的传授,即使学的人会了,也就是会这一段,这一个片段,其它的任然不会。

同时一些高难度的唱功戏,表演繁难的身段,即便有专业老师教,学的票友很难有人能学到家,这就是专业与票友的区别,这就是具有扎实基本功的专业演员与半路出家的戏迷与票友的区别。

2010年3月28日,裘芸在北京山水文园京剧沙龙举办了首次收徒仪式,收下了于国霖、张顺、于克淼等三位弟子。张顺是山东省京剧院专业花脸演员,于国霖和于克淼都不是专业演员,于国霖是美国牙医博士,同时也是旧金山京剧票友协会会长;于克淼则是北京公安管理局房山支队的民警。

后,裘芸在天津,在众多梨园界人士见证下,收山东票友李全忠为徒。裘芸在唐山正式收张淑萍为弟子,张淑萍是唐山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唐山市凤凰京剧(票友)艺术团团长。

同时收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刘嘉欣为义女,刘嘉欣被誉为净角中的“美女花脸”。刘嘉欣5岁随父学艺,6岁登台演出。戏校毕业后,进入天津京剧院实验团。

2000年左右的时候,她学戏遇到了瓶颈,唱腔上找不到感觉,想要提高却不得要领。就在此时,裘芸第一次来天津演出,刘嘉欣也幸运地观看了这场演出。刘嘉欣被裘芸老师的唱腔所折服,演出结束后,她眼含热泪地奔到后台找到裘芸老师,道出了自己的迷茫。裘芸老师被嘉欣的认真和执着感动,便收她做了干女儿,并把裘派所学传授给刘嘉欣。

京剧界收徒有一句古话那就是“师访徒三年,徒访师三年”,师父观察考验徒弟的为人和天赋,徒弟则找一位艺术高适合自己的师父。不可否认,京剧票友对于京剧艺术的传承功不可没,但是,对于裘芸的不断收徒,网络上却有不同的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认为,有真才实学的票友不但可以收徒,甚至还可以在专业的里面收。认为裘芸比很多专业的所谓裘派演员唱得强多了,从这点上来说还是有资格收徒的。

另一种声音认为裘芸没资格收徒,有网友议论,名票当然可以收徒弟,也不是反对裘云收徒,关键是能不能以“嫡传”收徒。如果以裘派“嫡传”收徒,就不妥了。嫡传,可不单单是血缘或是由于血缘带来的“像”,嫡传起码要有实授。如果裘芸真受过裘盛戎的传授,那说“嫡传”也无妨,如果没受过,就另当别论了。

甚至认为,现在的裘派,已经把“裘”丢了不少,使人以为“裘”只是唱。对于裘芸,如果要是连彩唱都不能(理由是,她患有沙眼),再“嫡传”就麻烦了。

现如今京剧界则有一种乱象,那就是批量收徒,一收徒就是几位多则几十位,有的根本就没有跟他学到多少东西,然后凑热闹要名分。然而如今京剧界的一些演员将拜师看成了什么,他们拜师的目的是什么?许多人拜师只是为了一个名气。京剧演员拜师不应该看名气,要看他们是否真的适合教学,有些京剧名家名气很大但却不适合教学。当然,这不是说裘芸女士。

0 阅读:5

凝梦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