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始出现了多少优秀京剧?

凝梦娱娱 2024-04-14 07:05:28

1949——1964年在京剧舞台上 ,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空前成熟而完美的发展阶段 ,这是中国京剧史上最灿烂的黄金时期 。 在这期间 ,除了上演了大量传统戏 ,还改编 、移植 、编写了大量历史剧和现代戏 。 在京剧新编历史剧 , 影响较大的作品有 :

1、猎虎记:此剧根据《水浒传》反登州情节重新编写,是50年代中国京剧院二团张云溪、云燕铭、张春华、沈金启等主演。

2、初出茅庐:是在传统剧目《三顾茅庐》《火烧博望波》等改编,1958年由中国京剧院四团夏永泉、杨秋玲等演出。

三位京剧大师的《三顾茅庐》

3、谢瑶环:田汉编剧,郑亦秋导演,1962年由中国京剧院杜近芳、叶盛兰等首演。

4、响马传:取材于《贾家楼》《打登州》等传统剧目有关情节,1959年中国京剧院李少春、袁世海主演。

5、杨门女将:1959年由中国京剧院四团杨秋玲、王晶华、孙岳、冯志孝等主演,1960年搬上银幕。

6、海瑞上疏:上海京剧院集体创作,周信芳导演,主演由周信芳、金素雯、李桐森等。

7、义责王魁:由周信芳导演、主演。

8、檀渊之盟:周信芳导演,周信芳、赵晓岚、汪正华主演。

9、火烧望海楼:根据1870年发生的《天津教案》史实编写,由厉慧良、张文轩导演,1959年2月在天津首演,天津京剧团厉慧良、周啸天、丁志云、程正泰等主演。

10、望江亭:北京京剧团张君秋等主演。

11、海瑞罢官:吴晗编剧,1960年北京京剧团马连良、裘盛戎等演出。

12、强项令:1958年中国京剧院排演,吴玉璋、孙岳等主演。

13、赵氏孤儿:根据《搜孤救孤》改编,1960年北京京剧团演出,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等主演。

14、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向建国十周年献礼节目,1959年演出,梅兰芳、李少春、袁世海、李和曾等主演。

15、将相和:1950年,翁偶宏、王颉竹等根据传统剧目<完璧归赵>等3剧改编,李、袁;谭、裘及马、裘等演出本各有特色。

16、野猪林:1954年,李少春根据过去演出本重新改编,李少春、袁世海等主演。另有李万春演出本。

17、除三害:1954年中国京剧院根据全本《应天球》改编,李和曾、袁世海主演。北京京剧团谭富英、裘盛戎演出本与此本不同。

18、赠绨袍:1956年根据传统演出本改编,李和曾、袁世海排演。

19、九江口:1959年根据传统剧重新编写,袁世海、叶盛兰等主演。

20、柳荫记:1953年,叶盛兰、杜近芳主演。

21、陈三两爬堂:1959年北京京剧团演出,李世济、闵兆华、谭元寿等主演。

22、生死牌:1959年,李和曾、江新熔、高玉倩、景荣庆等主演。

23、洪母骂畴:1960年,中国戏曲学校实验剧团演出,王梦云等主演。

24、孙安动本:根据山东柳子戏整理改编,1962年中国京剧院二团演出,李和曾、景荣庆、江世玉主演。

25、春草闯堂:根据莆仙戏改编,1963年中国京剧院四团演出,刘长瑜、寇春华、肖润增主演。

26、陈州粜米:根据元杂剧改编,1954年由东北实验京剧团首演于沈阳,管韵华等主演。

27、五侯宴:1958年,中国京剧院演出,主演有李慧芳、李宗义、徐和才等。

28、智斩鲁斋郎:根据元关汉卿杂剧改编,1958年,中国京剧院演出,主演有李和曾等。

29、西厢记:1958年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节目,由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团联合演出,主演由张君秋、杜近芳、叶盛兰等。

30、玉簪记:1956年由中国京剧院演出,主演侯玉兰、江世玉、李金泉等。

31、彩楼记:1954年根据川剧改编,高玉倩、江世玉主演。

32、桃花扇:1958年中国京剧院演出,杜近芳、叶盛兰等主演。

33、罢宴:1955年由中国京剧院演出,李金泉、李世霖主演。

34、碧波潭:中国戏曲学校改编,剧中设置了真假牡丹、真假包公等情节,与赵燕侠《碧波仙子》相近,各有特色。

35、龙女牧羊:1962年演出,杨秋玲、夏永泉、李嘉林等主演。

36、赤壁之战:1959年编成,并由北京京剧团、中国京剧院合作演出,阵容空前,主演有马连良、谭富英、李少春、叶盛兰、裘盛戎、袁世海、李和曾等。

37、淝水之战:1959年上海京剧院演出,王正屏、李仲林主演。

38、官渡之战:1960年北京京剧团演出,马连良、裘盛戎、谭富英等主演。

39、彝陵之战:1963年由中国京剧院二团演出,李和曾、江世玉主演。

40、屈原:根据郭沫若话剧改编,奚啸伯曾贴演此剧。

41、西门豹(又名河伯娶妇)1962年中国京剧院演出,袁世海、李金泉等主演。

42、范进中举:汪曾祺根据《儒林外史》编剧,1957年奚啸伯首演,1962年修改复演。

43、于谦:张梦庚、苏俗编剧,1963年北京实验京剧团演出。

44、唐赛儿:毕谷云主演,1960年上海京剧院演出,李玉茹等主演。

45、武则天:根据郭沫若同名话剧改编,有多种演出本。先有中国戏曲学校实验剧团钮镖执笔吴祖光定稿演出本,曲素英、刘长瑜等主演;另有上海京剧院马科改编本,1961年首演,童芷苓等主演;还有1958年,吴素秋根据越剧“则天皇帝”改编的《武则天》京剧演出本。

46、秋瑾传:北京京剧团张君秋主演。

47、林则徐:北京京剧团裘盛戎主演。

48、满江红:1959年,有中国京剧院四团孙岳的演出;1961年,一团李少春主演,对剧本做了进一步加工。

49、摘星楼:1959年由中国京剧院二团排演,李和曾、江新熔、高玉倩、景荣庆等主演。

50、海瑞背纤:1959年由辽宁京剧团演出,尹月樵等主演。

51、三盗令:1959年中国京剧院二团演出,张云溪、张春华、袁金绵等主演。

武丑大家张春华

52、金田风雷:由中国京剧院叶盛兰、李世霖、李金泉、张云溪等演出。

53、高亮赶水:翁偶虹根据民间传说编写,1959年由中国京剧院排演,张云溪、张春华主演。

54、龙潭燕:1959年吉林京剧团首演,王风燕、陈正岩等主演。

55、火凤凰:1961年上海京剧院编写的神话剧,由张美娟、贺梦梨、孙正琦等演出

56、李逵探母:1956年由中国京剧院一团演出,袁世海、李金泉、孙盛武等演出。

57、佘赛花:1959年,中国京剧院一团演出,杜近芳、叶盛兰、孙盛武等主演。

58、雏凤凌空:1961年,由北京戏校京剧实验团演出,李玉芙、王晓临等主演。

59、凤凰二乔:1960年中国京剧院二团排演,江新熔、高玉倩、李和曾、江世玉、张云溪、张春华等主演。

60、六郎探母:1959年中国京剧院四团演出,孙岳等主演。

61、锯大缸:1956年中国京剧院演出,阎世善、孙盛武等导演并演出。

62、赤桑镇:北京剧团裘盛戎、李多奎主演。

63、状元媒:北京京剧团张君秋、马连良、谭富英等主演。

1 9 6 4 年《 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 》在北京举行 ,全国 1 8 个省市 , 2 9 个剧团参加了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共有大戏25台,小戏10台参演,从 1 9 6 4 年 6 月 5 日 到 7 月 3 1 日 ,两个来月分为 “ 六 轮 ” 进行演出 。 其中有童祥苓、沈金波的《智取威虎山》 、宋玉庆、方荣翔的《奇袭白虎团》 、谭元寿、赵燕侠的《芦荡火种》 (沙家浜 ) 、 张海涛、徐荣奎的《节振国》 、杜近芳、冯志效的《红色娘子军》 、 张学津的《箭杆河边》 、李少春的《红灯记》 、关肃霜的《黛诺》 、李荣威的《六号门》 、还有《洪湖赤卫队》 、《红岩》 、《红嫂》 、《掩护》 、 《强渡大度河》 、《延安军民》 、《柯山红日》 、《烈火里成长》 、 《苗岭风雷》 、《千万不要忘记》 、《草原英雄小姐妹》 、《草原两兄弟》 、《再接鞭》 、《耕耘初记》等。

事实上从1964年开始,十年左右时间,就创作、移植、改编了这么多的现代京剧,而且很多成为红色经典,经久不衰,传唱至今。其中京剧《六号门》、《节振国》、《八一风暴》等戏属于有传统戏风格的京剧,到了“特殊十年”时,出现了样板戏。

“样板戏”包括京剧、芭蕾舞、音乐三种艺术形式,其中被称位革命现代的京剧有:《红灯记》(中国京剧团演出);《沙家浜》(北京京剧团演出);《智取威虎山》(上海京剧团演出);《海港》(上海京剧团演出);《龙江颂》(上海京剧团演出);《红色娘子军》(中国京剧团演出);《奇袭白虎团》(山东省京剧团演出);《平原作战》(中国京剧团演出);《杜鹃山》(北京京剧团演出);《磐石湾》(上海京剧团演出);《红云岗》(山东省京剧团演出);《审椅子》(上海京剧团演出);《战海浪》(上海京剧团演出);《津江渡》(上海京剧团演出);《草原兄妹》(中国京剧团试验演出); 《新保管》(上海京剧团试验演出)。

在运动期间问世的京剧至少还有:《芦花淀》(天津市京剧团演出);《瑶山春》(广西京剧团演出);《苗岭风雷》(贵阳市京剧团演出);《三斤化肥》(上海市戏曲学校演出);《把关》(上海市戏曲学校演出)。 《难忘的战斗》(上海市戏曲学校演出)。 (7)《闪闪的红星》(上海市戏曲学校试验演出)。由于《芦花淀》、《闪闪的红星》等演出单位并非“样板团”,因而其作品只能称之为“京剧”,而不是“革命现代京剧”。当时刊登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党报上的演出公告,就是这样区分的。

冷静地想一想,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又有几个新创的现代戏呢?又有那个传唱得起来呢?作何感想?

0 阅读:0

凝梦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