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样板戏中的“三山三水”:于会泳曾经抓的戏

凝梦娱娱 2024-04-20 06:05:16

据说,在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取得的演出成功后,“旗手”江向当时的文化组负责人于会泳布置了新的任务。她说: “我想要你抓六出戏 ,可以称为‘三山三水’, 《智取威虎山》、《杜鹃山》和《海港》、《龙江颂》,这些还只是‘二山二水’,还有‘一山’是 《苗岭风雷》, ‘一水’是《南海长城》。”《苗岭风雷》是由贵阳市京剧团创作组集体创作的一部京剧,1977年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电影,当年也称之为“革命现代京剧”。

故事讲的是1950年,我军解放大西南,进军苗岭。苗族干部龙岩松15年前曾为红军带路,返寨后遭到反动苗王迫害出走,参加了革命。现任我军团副政委,率兵前往家乡剿匪。国民党特务蒋士望进苗拉拢龙勒山。并谣传解放军是“客家军”,利用群众摆“人墙”做投降骗局。被我军识破。攻占了虎口岈。敌人企图利用龙岩松母亲前来劝和被拒,便暗杀龙大妈。又假扮我军放火烧寨企图嫁祸。我军灭火后前去营救被赶入深山的苗族群众,将垂危的龙大妈救回。龙岩松用15年前迎接红军的笙歌找回亲人。龙岩松对腊梅等被骗的群众说服教育,伤愈的龙大妈及时赶来解除了腊梅的疑团。离别15年兄妹终团圆。乡民欢迎解放军进寨。龙勒山不甘失败又想利用“祭寨”策划暴动。龙岩松等诱敌于周密部署的重围中。觉悟的苗族群众与解放军一起歼灭匪特,解放了苗寨。

陈少卿扮演龙岩松 ,张晓红扮演腊梅。陈少卿先生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河北保定人,幼年随父陈佩卿学习谭派艺术,11岁即以“小陈佩卿”之名登台演出《武家坡》、《空城计》等大戏。1954年拜厉慧良先生为师,1960年拜李少春先生为师,是贵阳京剧团的主演台柱子。

《南海长城》最初是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创作的一部话剧,1964年春去北京调演,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给予了充分肯定。此后八一厂就准备改编成故事片,并请江青担任艺术顾问,江青欣然接受。1964年,当时北京的新燕京剧团决定改此话剧为京剧。新燕京剧团的团长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吴素秋老师,副团长她的丈夫——同样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姜铁麟先生。吴素秋老师是四大名旦尚小云、荀慧生两大艺术家的传人,年轻时便名扬梨园,走遍四方;16岁小小年纪便与人称“金霸王”的名净金少山挂双头牌。

1964年国庆节京剧《南海长城》首演,吴素秋老师把一个南海年轻婆娘那种心直口快、恋家爱家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首场亮相便获得观众的热爱。唱段虽然不太多,但唱来音色甜美,柔中寓刚,充分展现了吴素秋老师宗尚化荀的艺术特点。

1971年,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根据《南海长城》编排此剧(创作署名阿坚),剧中人名、地名、场次等均改动重写,念白全部韵文式。剧名改为《磐石湾》。改编本增加了《刀对鞘》和《蜂窝洞》两场,有紧凑的剧情安排和炽烈的摸黑开打,还有一些剧情细节也作了改动。

剧组基本上是《智取威虎山》的原班底,除了演陆长海的李崇善和演曾阿婆的王梦云是从北京借调来的,其他如演女民兵排长海云的齐淑芳,演老渔民项武伯的施正泉,以及演匪特08的孙正阳等,都是上海京剧团的实力派演员。上海电影制片1975年下半年将此剧拍摄成彩色戏曲艺术片,1976年1月31日起在全国上映。

0 阅读:0

凝梦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