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山都喜欢带把柴刀,到底有什么作用,老人说出了实话

木苏君 2022-04-20 12:28:43

1958年,6个人的队伍去山区伐木,在路上遭遇狼群包围,知青拿起砍刀,准备与狼群决一死战,爬犁上的老乡见状,马上摁住知青手里的刀,拿起车上的藤条向狼群扔去。

在几十年前的那个年代,野生动物比较多,有的老人去野外劳作,总会带一把柴刀在身边,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可以用来防身。老人的生活阅历丰富,知道在野外有可能遇到野生动物,关键时刻可以当作武器,或许能救自己一命。

6个人被狼群包围,智取解围成功脱险

狼是一种凶猛的野生动物,几乎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就连体型较大的动物,遇到狼以后也会感到恐惧。在人们的眼里,狼有着较强的战斗力,就算手里有武器,与狼搏斗时的胜算也不大。但是狼也有弱点,有的时候生性多疑,过于警惕,也可以利用这些弱点,突出重围。

1958年,公社的干部派6个人去山区伐木,解决社员冬天烤火的难题,地点在公别拉河,位于小兴安岭东麓,由于路程比较远,6个人天还没亮就往目的地赶,争取当天晚上能回来。

这6个人当中,有5位是知青,还有一位是当地的老乡,年龄比较大,对那里的地形比较熟悉。

当时天气比较寒冷,路上都被积雪覆盖,6个人的队伍,坐着爬犁往公别拉河的方向前进,刚到河边时,怕出现意外爬犁滑落到河里,只能放慢速度。

突然有人听到前面的灌木丛中有声响,好像是婴儿的啼哭声,可是一大早天都还没有完全亮,四周根本就看不到人影,哪来的啼哭声呢。

气氛变得紧张起来,让大家感到不自在,似乎有一双眼睛盯着他们,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草丛里闪出几道绿光,原来是几只狼埋伏在草丛里,等着猎物送上门。

知青看到前面有狼,马上将爬犁停下来,发现有9只狼堵在路边,头上都冒出了冷汗,准备掉头就跑,可是没跑多远,狼群就追了上来。

这些狼都是东北灰狼,个头不小,围坐在路边,倒也不着急,只要爬犁一动,它们就会跟上来。

这种情况下,知青的双手微微颤抖,前进后退都不行,耗下去凶多吉少,于是拿起身边的砍刀,准备与狼群决一死战。

爬犁上的老乡见状,马上摁住知青手里的砍刀,示意他不要轻易发起进攻,以免激怒狼群,增加更大的危险。

后来几个人商量了一下,不能强攻,只能智取,希望能够吓跑狼群。知青拿出照路的手电筒,全部打开,朝狼群的方向挥舞着。

老乡拿起车上的藤条,编成一个圈,扔向狼群,说来也奇怪,狼群看到强光和藤条,并没有向前靠近。原来枯枝做成的藤条,看上去很像夹野兽的工具,那些狼以为是陷阱,再加上强光的照射,也会产生恐惧。

趁这个机会,知青赶着马匹,拼命往回赶,遇到狼群,只能把伐木任务放一边,关键时刻保命要紧。那些狼群显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绕开藤条又追了上来,老乡在车上隔几米就丢一个藤条,狼群只能小心翼翼追赶。有了这个方法,爬犁终于和狼群拉开了距离,跑过那条河,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跑了一段时间,路上的景物已变得熟悉,已经快到了公社,在路上还遇到上山干活的社员,6个人用智取的方法,终于摆脱狼群的追赶,成功脱险。

老人带柴刀上山,用来当武器,防止野兽的攻击

以前的时候,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家庭做饭都是烧柴做饭,条件有限,还没有煤气和天然气。

为了解决一日三餐,就会经常上山砍柴,用到的工具就是柴刀。

但是从用途方面来看,柴刀并不只是用来砍柴,还可以作为防身的利器,即使不是砍柴,老人也会将柴刀带在身上。

山上的树木较多,里面有各种野生动物,小的动物没有多大的威胁,但是遇到狼或老虎时,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全身而退,更何况是上山的老人。

一个人进入深山,没有带任何武器,会担心遇到野兽没办法对付,置身于危险当中,情绪也会变得焦虑,这是人的本能。

但是手里拿着柴刀就不一样,就算用不上,最起码可以增加安全感,去山里干活也会踏实一些。

深山里面的环境比较复杂,谁也不能保证没有危险,比如狼这种动物,经常会在野外捕食,当遇到人以后,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就会向人发起攻击。

目前人类在野外活动,与狼相遇的事时有发生,相对来说,人手里有武器,发生搏斗时胜算的机会就要比赤手空拳大。狼的大脑比较发达,比狗要聪明得多,发起攻击之前,也会权衡会不会对自己产生危险,若是看到人的手里有柴刀,在战斗力方面,狼也会产生恐惧,说不定就会放弃攻击,逃跑保命。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很多的鬣狗,它们可比狼要凶猛得多,但是那里的居民去草原,都会带上专用的工具,那些鬣狗看到人的手里拿着家伙,就会当成威胁自己的高等猎物,就会忌惮三分,狼也有同样的品性。

用过柴刀的人都知道,整把刀足有半米长以上,前面的刀头比较锋利,可以轻松砍断枯枝,后面是圆形的刀柄,方便握持。

若是手里拿着柴刀,遇到一只成年狼,从体型和战斗力等方面来讲,人占有很大的优势,就算发生搏斗,根本就不会惧怕狼。狼在攻击时,大多会用扑咬的方式进行攻击,这个时候,人就可以挥舞柴刀,攻击狼的薄弱部位,只要打中腿部或腰部,就可以给狼致命一击。

由此可见,老人上山带柴刀,并不只是为了砍柴,根据长期以来的生活经验,可以用柴刀来对付野兽,保护自己的安全。

老人带柴刀上山的作用

第一,柴刀是砍柴的利器

柴刀取这个名字,说明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砍柴,相对于别的工具,使用柴刀更加方便。农民砍柴,都是会选择枯枝,并没有那么粗大,用锯子或斧头,要耗费很大的力气,用起来还不趁手,浪费时间不说,人也比较累。

柴刀前面是一个弯钩的形状,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力量集中在砍伐树木的位置,用起来更加省力,几下就可以将树木砍断。

农村人眼中的柴刀,实际上也叫勾刀,秦汉时期就有人用这种工具,除了劳作以外,还可以上阵杀敌,它结合了钩、砍、啄的特点,实用性比较高,是砍柴的一把利器。

第二,柴刀方便携带,遇到突发状况可以应急

老人上山,为什么要带上柴刀,而不是镰刀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柴刀方便携带,不影响走路,也不会造成多大的负担。

柴刀通常有专用的刀鞘,放在里面刚好合适,将刀鞘挂在腰间,不会伤到自己或别人。要是换成其他的刀具,若是老人上山不小心摔倒,刀的尖端有可能会戳到自己,造成较大的伤害。但是柴刀就不一样,它是钩子的形状,刀尖向下弯曲,而且是钝的,就算老人摔倒,也不会产生伤害。挂在腰间也不碍事,遇到突发状况,很快就可以拿出来应急,第一时间将危险化解。

第三,可以在山上解决吃喝的问题

有的山离家比较远,有的老人上山劳作,为了节省时间,中午很少回家,自己带点干粮就可以解决。路途遥远,要是不带干粮,中途跑回家吃饭也不划算。

就算带上食物,万一在山里迷路,对于老人来说相当危险,很长时间走不出山,干粮吃完,没办法填饱肚子,没办法支撑体力,也会加剧危险程度。

但是身边有柴刀就不一样,用来获取食物更加方便,在山上就可以解决吃喝的问题。

写在最后

柴刀虽然是砍柴的工具,但是用途很广泛,用来防止野兽的攻击也是很好的利器,最大限度保证人们的安全,老人上山带上柴刀,是明智的选择。山上的情况复杂,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柴刀保护自己,关键时刻或许能救命。

你认为老人带柴刀是为了防止野兽吗?

0 阅读:303

木苏君

简介:世界那么大,带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