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全家人睡有一个炕上,如何避免尴尬,老人说出了实话

木苏君 2022-05-23 19:17:40

表姐嫁到东北生活了20年,她告诉我:东北全家人睡在一个炕上,两口子并不会觉得尴尬,其中的讲究只是外地人不知道而已。听了表姐的讲解,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的气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很多南方人没有体验到下雪的乐趣,会选择冬天去北方旅游。

东北地区的天气寒冷,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也研究出各种保暖的方法,土炕就是东北的一大特色,自古至今流传下来,有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说法。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吃饭,连睡觉也在上面,外面虽然下着鹅毛大雪,屋里却很温暖。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一家人都睡在炕上有点尴尬,其实东北人也有讲究,只是外地人不知道而已。

东北的土炕是怎么形成的

在古代的时候,天气寒冷,又没有暖气,人们要与严寒作斗争,于是利用穴居来保证最基本的温度,类似于在山洞里生活,冬天也就没有那么寒冷。

除了穴居以外,还会拾柴回来烤火,这是人的本能,冷就会想办法解决,燃烧的火焰可以提升周围的温度,这也是有效的取暖方式。

但是烤火有一个弊端,需要添柴才能保证温度,只要柴火供应不上来,火苗很快就会熄灭,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人具有无穷的智慧,总可以想出办法来解决遇到的难题,于是会在房间的地面挖一个洞,并向两侧延伸,洞口的位置再堆砌成正方形炕床,留有几条烟道往外排烟,室内就不会产生烟雾。

后来经过改造,在洞口附近又盖起一道火墙,将中间缕空,用泥士搭建成灶台,烧柴取暖的时候还能做饭,节约柴火,做一顿饭的时间,整个晚上土炕都是热的。

大土炕从外形看上去,就是一个大号的床,采用砖土结构,建造时先要砌几条坑道,首尾相通,让热量在坑道内循环。

灶台就是烧柴的地方,最好建在开阔的位置,经常有人在这里烧火,活动范围空间要大一些,而排烟的管道,可以设计在隐蔽的位置,不占用空间。

坑道砌好以后,再用石板盖一个平面,铺上沙石找平,再铺一层炕席就可以睡人。

每次烧炕的时候,用来烧水或做饭,也不会浪费柴火,热量会顺着坑道传到各个角落,让整个土炕摸上去都热乎乎。

到了晚上,将灶炕的门关上,里面还有余温,再把被褥铺在上面,哪怕外面下大雪也不会感到寒冷。

炕已经成为东北家庭中的标配

表姐已经嫁到东北20年了,据她的讲述,东北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有土炕,人口多的话,甚至有两个,谁家要是没有炕,都没有人愿意去串门。

去哪家溜达,进门后第一件事就是脱鞋,之后再上炕聊天,那个时候建造土炕也会存在攀比,为了彰显自己家的实力,会把土炕建得很大,几乎占据了房间一大半的面积。

在东北农村有个说法,说是土炕越大,证明这个家庭的人丁兴旺,谁家的土炕越小,人丁就越稀少,家族不旺。

所以那个时候农村人建造土炕,哪怕房屋面积不大,最大限度也要将土炕建得大一些,期望自己家人丁兴旺。

一般来说,到了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每天至少要烧炕两次,才能保证全天都有热量。早上起来烧火做饭,炕上的热量用于白天的取暖需求,到了晚上就会散去,做晚饭的时候,将炕烧热,晚上睡觉被窝里会很热乎。

一个土炕的热度能保持多久,完全凭借打炕人的手艺,东北地区有人专门从事这个职业,世代相传,掌握了其中的精髓,打出来的炕既美观,也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热度。

东北人除了在土炕上睡觉,还会在上面吃饭,大冬天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会在上面进行。

可能南方人无法体会这种感受,但是在寒冷的东北,那个年代屋内没有暖气,到了三九天,外面的温度降到零下二十度,即使屋内烧炕,气温也到了零下。

吃饭的时候,将炒热的菜放在桌子上,可能还没等吃完,菜就已经冷了。在炕上支一个桌子,把菜放在桌子上,有热量菜就没那么快冷掉,吃完以后收拾一下就可以。

大家在电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东北的“大通铺”,进屋就把鞋脱掉上炕,一家人在上面吃饭聊天,到了晚上,大人躺在炕上休息,小孩则在一边玩耍,倍感温馨。

东北人睡炕上,如何避免尴尬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的生活起居习惯不同,产生了独有的文化,尤其是南北地区的民俗习惯大相径庭,要南方人去澡堂洗澡,一家人睡在炕上,可能很难接受。对于外地人来说,睡炕根本就没有隐私,难免会尴尬,其实东北人睡炕也有讲究,并不会觉得有多尴尬。

第一,并非全家人都睡一个炕

北方区域相对寒冷,建土炕是采暖的一种方式,早期的时候,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住房面积不是很大,为了节省费用,就会在家里修建一个土炕,全家人共用,也可以节省燃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生活质量有所好转,家里建的土坑也多了起来,人口较多的家庭,一般都会建两个以上,父母就会与孩子分开住。

家里的兄弟结婚了,就会分家单立门户,土炕少不了,并不会全家三代人都睡在一个炕上面。现在的人,更讲究生活质量,完全没必要为了省钱降低生活质量,建造土炕的成本并不高,而且做饭就可以产生热量,何必要挤在一起受罪呢。

第二,刚结婚不久的夫妇,会有自己单独的炕避免尴尬

结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儿子成家立业,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结婚之前,除了准备新房以外,还会单独建一个炕,拥有私人空间,不会觉得那么尴尬。

过去的时候,东北地区老一辈人结婚,没有条件修建炕,就会用木板将炕隔开,这样做相当于隔间,但是木板根本就不隔音,刚进门的媳妇就会不好意思。

为了解决这种难题,后来每家每户在新人结婚之前,修建土炕就成了首要任务,专门留给新婚夫妻使用。即使以后去外面找工,或者在城里买了房,炕都不怎么用,也可以留给农村的老人使用。

第三,单独盖被子,拉上帘子

农村家庭比较大的炕,即使一家人都睡在上面,也会单独盖被子,互不打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南北炕,它的面积较大,基本上会将不同性别的人分开,晚上睡觉时,再把帘子拉下来,就相当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到了白天起床以后,再将帘子收起,恢复成一个土炕,家人可以在上面吃饭聊天。

东北人比较好客,家里来了客人,在炕上睡觉也会妥善安排,一般男女会朝不同的方向,那么大的炕,加几个人也不会显得拥挤,还可以避免尴尬。

睡炕的好处

相比于普通的床,炕能保持长时间的温暖,在东北寒冷的天气下,从外面进来坐在炕上,就可以很快消除身上的寒气,浑身上下开始变得热乎。

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害怕寒冷,用电器取暖又不会用,直接用炕虽然麻烦一些,但安全环保,热量适中,保持的热度较长,身体会感到更加舒服。炕上炕垫上厚点的褥子,老人睡上去也不会觉得太硬,太软的床反而对骨骼不太好。

晚上睡不好觉的人,往温暖的炕上一躺,整个身体得到放松,会很快进入梦乡。

写在最后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东北地区已经供暖,很多家庭也用上的空调取暖,但是土炕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当人们再去感受这种氛围时,就会无比怀念,就好比家对一个人的意义。

0 阅读:1401
评论列表
  • 2022-05-24 03:55

    文章里说的都是基于最近的时代认知,也可以说是解释的有差距。原先东北地区的房子里不是一面有炕。而是三面有炕,是连着的,进门是一个窄长条,下边是炕洞为生火用,所以叫进屋就上炕。而逢年过节一家子人都在炕上,来了一男一女唱曲儿,就在窄长条里转着圈的向三面炕唱,所以叫二人“转”

  • 2022-05-23 21:34

    我们山西农村也是这样的

  • 2022-05-23 21:07

    以前是这样,孩子多都挤一起,现在农村没人了,空了,只剩下老人了。

  • 2022-05-23 21:38

    我们东北没有楼房,家家平房土炕,出门都是狗拉爬犁,

木苏君

简介:世界那么大,带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