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虎周边不会出现大型的狼群,是真的吗?总算知道了答案

木苏君 2022-05-07 18:54:57

2012年,俄罗斯狩猎队发现一只4个月大的幼虎,趴在雪中奄奄一息,通过救治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之后便放归野外。半年以后,队员用摄像头观察幼虎,眼前一幕让他们不敢相信,幼虎为了抢夺食物,竟向狼群发起攻击。

众所周知,老虎是百兽之王,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在丛林中占据着压制性的地位,其他动物很难与之对抗。相对来说,狼群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但是与老虎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民间素有“猛虎架不住群狼”的说法,让人们误以为老虎害怕狼群,其实在大自然环境中并非如此,即便是团结一致的狼群,也很难对老虎构成威胁。

俄罗斯狩猎队在西伯利亚的丛林,竟然发现幼虎向狼群发起攻击

老虎是世界上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俄罗斯某地的一支狩猎队,外出执行任务,在丛林中发现受伤的幼虎,不仅没有伤害它,而且带回住所进行救治,之后便放归野外。半年以后,当队员再去观察这只幼虎时,竟然发现它向狼群发起攻击。

2012年冬天,由5个人组成的狩猎队,来到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处山区,执行狩猎任务。那个地方靠近克罗诺夫卡河谷,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木,人烟稀少,周围只有少数以伐木为生的村落。

队员开车来到河谷附近,拿着猎枪正准备上山时,竟然发现前面有一只幼虎趴在雪地里。走过去以后,幼虎根本就没什么反应,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老虎的领地有人入侵,会马上警觉起来,发出咆哮的声音,甚至会用武力来维持领地。

仔细观察才发现,这只幼虎体型不大,大概只有四个月大,几天没有进食,尾尖已经发黑,目光无神,呼吸微弱,在寒冷的雪地里,已被冻得丧失基本的活动能力,身体变得僵硬,情况十分危急。

看到这个场景,队员从车内拿出毛毯,将它包起来,带回住所进行救治。

队员找来笼舍,将这只幼虎安顿下来,放进温暖的房间内,并找来牛奶和鸡蛋进行喂食。经过几天的精心呵护,幼虎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已经可以自由跑动,恢复了以前的活力。

两周以后,队员们商量,准备将这只幼虎放归野外,让它恢复自由,尽快找到自己的母亲,恢复野性,学会自己捕食。

于是队员开着车,载着幼虎带到发现的地方,确定好之前生活的窝,将它放置在那里。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在不远处的大树上安置摄像头,以便监测幼虎的生活。

观察一段时间,幼虎只是在窝的附近活动,平时就靠捕获小型动物为食,并没有什么异样。

然而半年以后,队员观察幼虎时,却发现不可思议的一幕,这只幼虎为了捕获猎物,竟然对狼群发起攻击。

狼群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幼虎偷袭,只能自保,并没有反击的能力,其他的狼见势不妙,纷纷跑过来协助,幼虎才松口,跑回自己的领地,被咬的狼已经身受重伤,并没有追赶。

幼虎虽然没有成功捕获猎物,但也可以看出,即使没有成年,它也不惧怕狼群,对自己的战斗力有信心,有十足的把握才会向狼群发起攻击。看来这只幼虎放归大自然,野化十分成功,学会了自己捕猎。

为什么老虎不惧怕狼群呢

狼是群居性的动物,野外捕猎时会团结协作,战斗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为什么老虎却不怕狼群呢?

狼的大脑面积比狗要大几倍,属于比较聪明的动物,智慧毋庸置疑,就算面对比自己体型还要大的动物,狼群也不会放在眼里。

以棕熊来说,属于陆地上较大的哺乳性动物,随便一只的体重就达上百公斤以上,利用强劲有力的前臂进行攻击,产生的力量可达1500公斤,有多少动物能承受如此之大的打击呢。

2014年,俄罗斯北部地区,由数十只狼组成的狼群,与一头棕熊相遇,双方展开激烈的打斗,狼群采取围攻战术,在不同的方向对棕熊展开攻击,让它根本就没有机会反击,最终这头棕熊寡不敌众,只能放弃眼前的猎物,落荒而逃。获胜以后,狼群的气势大增,立即狂奔追捕棕熊,可是没想到在半路被一只西伯利亚老虎拦截,老虎直接干倒狼王,其余的狼也被吓得四处逃窜。

狼群虽然厉害,不将棕熊放在眼里,但从它们的天性来看,始终对老虎就有一种恐惧,哪怕在数量上占优势,与之发生打斗,胜算的机会并不大。

西伯利亚狼算是凶猛的物种,体重达40公斤左右,有着惊人的耐力,能保持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长时间奔跑,如果与东北虎单挑的话,基本上没有悬念,老虎可以获胜。

从体重上来说,40公斤与200公斤之间的差距很大,再加上狼的咬合力与老虎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伸出爪子进行攻击,面对老虎的皮毛,也就相当于挠痒痒。

老虎的犬牙,长达13厘米,在撕咬猎物时,可以产生将近500公斤的咬合力,能轻松咬碎坚硬的骨头,只要有机会,老虎就会对狼的脖子进行撕咬,直至对方断气。

东北虎的皮肤表层有一层厚厚的脂肪,才让它的皮毛成为天然的保护屏障,能够承受狼群发起的攻击。但是狼就不一样,身体有很多薄弱的部位,比如腿和腰,只要老虎向这些部位发起攻击,就可以给狼带来致命的伤害。

论战斗力和体型,老虎都要占上风,狼根本就比不过,即便是狼群,老虎也不会惧怕,很短的时间就能秒杀一只狼,而狼群的配合和团队精神,在老虎面前也被碾压得荡然无存。

老虎周边不会出现大型的狼群,是真的吗

从原始的生态环境来看,老虎对狼群有着很强的压制性,之所以狼的数量还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那是因为老虎成为了濒危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狼群对老虎不会构成威胁,双方发生打斗,狼群胜算的机会并不大,由此可以看出,老虎周边不会出现大型狼群,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第一,狼与老虎的生存资源,存在激烈的竞争,狼败下来以后,就不会轻易踏足老虎的领地

在丛林之中,生活着大量动物,食性不一样,有的是以植物性的食物为主,凶猛程度并不可怕,但是它们的食物来源,避开了与老虎的竞争,相对也要安全些。

从狼的生活习性来看,与老虎存在大量相似的地方,都是食肉性动物,食物谱也相同,两个物种要生活下去,就会形成激烈的竞争。

就拿我国东北地区来说,虽然动物的种类不及非洲,但是有蹄类的动物,数量也有不少,通过动物专家的研究发现,狼与老虎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

东北虎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领地意识很强,即使是同类,平时也互不干扰,出去活动或捕猎,都是单独行动,常常会捕食鹿、野猪、野兔等,只要捕获一头较大的有蹄类动物,饱餐后很长时间都不用进食。

而狼也会捕食这些动物,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双方就会存在很强的竞争关系,那个时候就凭实力来说话。

老虎在捕获猎物时,大多会藏起来,采取伏击的方式,狼是团体作战,捕猎时动静很大,往往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容易遭到老虎的伏击。

狼和老虎,生存资源存在激烈的竞争,狼在竞争中败下阵来,不敢轻易踏足老虎的领地,这也是动物的生存法则,老虎生活的范围内也就不会出现狼群。

第二,狼本来就是老虎的食物,就算是狼群,也不敢在老虎周围活动

从大自然的整条食物链来看,狼排在老虎之下,正所谓弱肉强食,在食物顶端的动物,相对来说食物来源更加广泛,也就是老虎可以将狼当作食物。

在俄罗斯某地的自然保护区,之前有很多老虎栖息在那里,不过随着当地的环境开发,生态发生变化,老虎的数量也开始减少。然而人们却发现狼的数量反而增加,经常袭击当地居民饲养的家禽。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当地停止开发,尽量维持生态平衡,老虎的数量慢慢恢复,狼才不至于泛滥。

老虎本来就是狼的天敌,就算狼群看到老虎,为了保命也会迅速撤离,根本就不敢去老虎的地盘撒野。

第三,老虎的领地意识极强,不容狼群进入

大型野生动物中,老虎具有极强的领地意识,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性,会在自己的地盘留下特殊的气味,即使与同类之间会交叉重叠,也会尽量避免进入,大多喜欢过独处的生活,繁殖期的老虎除外。

由于老虎的活动范围空间较大,成年以后,领地最少要达到800公里以上,在这个范围以内,有很多动物生存,不构成威胁的小型动物,刚好可以当成猎物解决掉,若是狼群,老虎就会认为狼群有意冒犯,发起攻击限制狼群进入。

特别是还在哺乳期的老虎,为了保护幼崽的安全,遇到狼群的入侵,几乎处于零容忍的态度。

写在最后

狼群和老虎的生活习性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者之间的实力有着较大的差距,狼群想依靠数量来打败老虎,存在很大的难度。为了避免受到伤害,狼群外出行动也会考虑老虎的存在,基本不会出现在老虎周围。

0 阅读:494

木苏君

简介:世界那么大,带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