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毛远志找毛主席开“后门”,毛主席:这样的“后门”我支持

梦桃说过去 2024-04-04 06:23:29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前言:

毛远志是毛泽民与结发妻子王淑兰的女儿,毛主席唯一的侄女,1922年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

她虽然有一个耀眼的家世,却一生都在低调中度过。据她的女儿曹立亚回忆,她生前很少接受采访,以至于很少人知道她的毛家身份。

毛主席最低调的亲属

毛远志一生都非常低调,对外交往时,她总是隐姓埋名,自称“阮志”,不肯轻易显露自己的身份。在儿女面前,她也很少谈论毛家的事情,就连1959年李敏结婚时,与毛主席照的那张合影,也锁在柜子里,怕拿出来孩子们会因为家庭背景而产生优越感。

毛远志

毛主席逝世后,每逢12月26日这天,她总会带着全家人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却总是默默来默默走,签字簿上也不曾留下名字。

而毛远志之所以如此低调,是因为她不忘大伯对自己的教导。

毛远志的童年是在韶山度过的,从她有记忆开始,她的身边就只有母亲,为了寻找父亲,母亲带着她四处奔波。

王淑兰

1931年,王淑兰母女俩千辛万苦来到上海,却获知毛泽民已经去了中央苏区。此时上海硝烟弥漫,王淑兰又不得不带着孩子返回华容。

一路上艰难万险,因盘缠用光、生活无着落,王淑兰只好将毛远志送去富贵人家当童工,后来又当了童养媳。直到1937年,毛远志才被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找到,送去了延安。

这是毛远志第一次见到大伯毛主席,毛主席对这个侄女十分喜爱,得知她没有读过书,大伯便将她送到了延安鲁迅小学读书。

毛远志

饱尝苦难的毛远志对这来之不易的读书的机会无比珍惜,每天读书到深夜,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补习完了小学五年级课程。

1938年,因为学习和工作成绩优异,16岁的毛远志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当正式成为党员的那一刻,她飞一般的跑到伯父窑洞中,想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毛主席听说她成为了党员,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情,幽默地说:“哎哟,你好辛苦哟!”然而送给她一叠纸和两支钢笔作为礼物,这两样东西在当时的延安是极为珍贵的奖品。

毛主席

后来,毛远志被分到军委二局做机要秘书,在毛主席的教育和督促下,她更加努力地为党工作。

为了 能够尽快的胜任工作,不辜负伯父对她的期望,她经常在蓖麻油灯熬夜。蓖麻油灯的灯光微弱,毛远志看字非常困难,她要将眼睛凑近才能看清,但即便对眼睛不好,她也依然坚持。

部队开荒生产时,她和男同志一样,担着一百多斤的柴走十几里路,即便生理期肚子疼,她也咬紧牙关冲在最前面。

由于毛远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她先后被评为“模范妇女”、“先进青年”和“优秀共产党员”,但她并没有因此骄傲,而是更加谦虚努力。

“这样的‘后门’我支持开”

1939年,毛远志因太过劳累住进了延安和平医院,在这里她遇到了与她志趣相投的曹全夫。在频繁的交往中,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和曹全夫相爱后,毛远志最想得到父亲毛泽民的祝福,但来延安7年,她始终不见父亲的身影,也只好将这份喜悦告诉大伯。

毛远志和曹全夫

1945年,毛远志带着曹全夫去看望大伯毛主席,见疼爱的侄女有了恋爱对象,毛主席非常高兴,特地留了他们一起吃饭,并嘱咐炊事员做了一大碗扣肉给他们解馋。

大家围着小饭桌边吃边谈,毛主席向曹全夫询问了家庭情况和个人经历后,微笑着点头,接着又夹了一大片肉放在曹全夫碗里,表示对这个年轻人的认可。

然而在这欢快的氛围中,毛远志却得知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她的父亲毛泽民在新疆被杀害了。

毛泽民

小饭桌上的欢笑声戛然而止,刚刚还有说有笑的毛远志惊呆了,她紧咬着嘴唇,生怕忍不住哭出声。

毛主席也瞬间没有了吃饭的心情,放下碗筷转身出了门。看见伯父走远的背影,毛远志这才放声大哭起来。

在情绪稳定下来后,毛远志的心又坚强起来,她跑到毛主席的办公室坚定地说:“伯伯您放心,我能挺得住,我会坚强起来的。”毛主席点点头,露出欣慰的表情。

毛主席

几天后,毛远志和曹全夫再次来看毛主席,并说了一项重要的决定,希望通过伯伯走一个“后门”。

原来,中央决定进军东北,毛远志和曹全夫都报了名。但曹全夫是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人,他来延安是学习和养病的,所以他的请求没有哪个单位能给他准确的答复,毛远志只好带他来伯伯这里。

毛主席一听,十分赞成他们的想法,高兴地说:“你们应该远走稿费,去锻炼锻炼了,这样的‘后门’我支持开!但你们也一定要记住,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与同志们团结,一心一意为人民;不论到哪里都要依靠组织,不要依靠家庭,不能有任何特殊。”

1963年与毛主席的合影

为了让毛主席放心,两个年轻人在回到住处后,又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示一定会按照伯伯的教导去做,任何情况下都不做软骨头。

这年10月底,毛远志和曹全夫告别了革命圣地延安,加入进军东北的队伍中。之后的日子里,毛远志和丈夫就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直到全国解放。

解放后生活条件虽然好了,毛远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却始终不忘初心,不失本色;作为中央机关的老干部,毛远志从来不摆架子,对基层来办事的干部,更是平易近人。

毛远志一家

在中央机关工作了许多年,毛远志衣着朴素,没有几件换洗衣服,但只好看到乡下来的亲戚生活拮据,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衣服送人。

由于过于操劳,毛远志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不得不经常住院。可即使在生病住院时,她也无法让自己闲下来,经常帮助护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擦水池、拖地板,看到病友没有家人照顾,她就主动帮忙洗头、洗脚。

与她同一病房的病友,只知道有一位好心热情的大姐,却不知道她就是毛主席的亲侄女。

毛远志

毛远志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严格要求子女。她从不纵容孩子,不仅要让他们学习好,还要让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她教导孩子,不要以为自己是干部子弟就有优越感,而要贴近劳动人民。

因此一到放假,毛远志就将儿子送到部队农场去劳动,将小一点儿的女儿送到老家体验农村生活。

毛远志的女儿曹立亚16岁入伍,第一年入团,第二年就入了党,还被评为师级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当她欣喜地写信向母亲汇报时,毛远志却说:“你不满18岁入党不值得骄傲,我16岁就入党了,奋斗精神比你强。”

毛远志

曹立亚知道这是母亲在提点自己,希望自己不要骄傲,再接再厉。

1990年,毛远志在北京逝世。她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教导,虽然平凡,却不忘初心,毛家不靠家庭、不搞特殊的家风也将从她的手中传递给下一代。

参考资料:

曹立亚,钟潇.我的母亲毛远志:韶山冲的“毛伢子”.《中国老年》.2021年第21期

张漱尔.毛远志夫妇:领袖家人的低调人生.《春秋》.2020年第3期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梦桃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