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红军偶然发现彭德怀恩人之子,彭德怀:集中火力给我枪毙他

梦桃说过去 2024-04-11 07:43:12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前言:

1942年,彭启超千辛万苦来到了太行山根据地来找伯父彭德怀,这是他第一次与伯父见面。然而,当他兴冲冲地见到伯父时,伯父却指着他的额头愤愤地说:“如果你有二心,我就亲手毙了你。”

彭启超头一次见伯父就听到这样的话,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个时候,彭启超并不知道,彭德怀曾经有一名信任的部下成了叛徒,这给他内心留下了永远的痛,所以彭德怀对自己的亲属要求更加严格。

恩人托子,彭德怀重点培养

彭德怀戎马一生,在数十载的革命生涯中,他经历过许多动摇甚至叛变的事情,但唯有一人叛变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此人就是他曾重点培养的战将郭炳生。

彭德怀与郭炳生的缘分是来自郭的生父郭得云。

1916年,嫉恶如仇的彭德怀入湘军当兵,在这里他认识了曾经参加辛亥革命的郭得云。郭得云体恤下属,又为人正直,很快就和彭德怀结为了生死兄弟。

不过,郭得云在升任排长那年无法忍受国民党官场的黑暗,愤然离开了部队,回家当了皮匠。临走时,他告诉彭德怀,要是以后遇到困难就来找他,他定会全力相助,彭德怀点头答应。

三年后,湖南新军败退长沙、湘阴一带,彭德怀所在的第六团开往华容、南县一带驻防。彭德怀闻知当地地主欧盛钦兴风作浪,无恶不作,心里燃起熊熊烈火,便带着3名士兵秘密将恶霸秘密处死了。

不料,此事被人告发,彭德怀被湖南督军赵恒惕通缉抓捕,幸而被押解的士兵偷偷放走,才得以逃过一劫。

逃出生天后,彭德怀狂奔一夜,次日到达湘潭,他凭靠记忆来到了郭得云的家中避难。见到分别多年的好友,郭得云非常高兴,盛情款待。

后来,郭得云考虑到自己所住镇上人多眼杂,担心暴露彭德怀,便将彭德怀送到了自己外甥家住下。

彭德怀在郭得云家一住就是几个月,到了年关时,眼看风声稍稍松了,彭德怀便带上郭得云松给他的盘缠去了广东。

到了广东后,彭德怀参加了许崇智的粤军,然而不到半年,他所在的独立营就被广东军阀陈炯明击溃,只好又回到家乡务农。

在回到家乡途中,彭德怀想起了郭得云的救命之恩,便准备去看望看望恩人。没想到,此时郭得云已经因伤寒病去世了,家中只留下了一个老母和一个儿子相依为命。

见恩人家中如此困难,彭德怀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便决定把郭得云的儿子郭炳生抚养成人。

就这样,彭德怀把郭炳生带到了身边,后来还将其送去读书。待郭炳生学成归来后,彭德怀又将其带在了身边。

之后,郭炳生成了彭德怀重点培养的对象,每次重要的作战,彭德怀都会带着他。郭炳生也在彭德怀手把手教育下,长了许多能耐。

那段时期,郭炳生作战勇敢、指挥灵活果断,打了许多胜仗。彭德怀很喜欢他,经常对他进行教育,带他参加士兵会的活动,接受革命思想。郭炳生也从一名普通的士兵,一路跃升为师长,成为红军的高级指挥员。

然而,彭德怀的重点培养提升了郭炳生的作战能力,却没能改变他的性格。

随着职位的提高,郭炳生逐渐居功自傲,一些坏习气也逐渐显露了出来,一度让彭德怀无比失望。

一朝叛变,彭德怀悲不自胜

郭炳生打仗是个好手,但爱出风头、爱吹牛,缴获来的财物有时还会偷偷捞点儿外快用来吃吃喝喝。有时他又爱发脾气,动不动就训斥、责罚下属。

在自己连续打了几次胜仗之后,郭炳生自觉无人能敌,便十分看不起做政治工作的同志,说他们是“耍嘴皮子”,埋怨他们打扰他练兵。

上行下效,一些意志薄弱的下属也跟着郭炳生的行为有样学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彭德怀在得知此事后,痛心疾首,但他对郭炳生寄予期望,并不想让郭炳生就此走上歪路,便派最信任的彭雪枫当郭炳生的政委。

彭雪枫不愧是彭德怀所信任之人,工作能力非常强。在到任后,他先从基层入手,与红军指战员们心谈心。经过他细致地工作,部队的精神面貌和战斗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彭雪枫在部队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然而,彭雪枫所做的一切,不仅没有使郭炳生认识到错误,还产生了怨恨。

在第三次反“围剿”时,郭炳生带领红二师负责在赣州南门外挖地道搞爆破。但因为地势低,水位高,地道屡挖屡垮,郭炳生便大发脾气,指桑骂槐,说时政委彭雪枫抓了部队的政治工作,耽误了他练兵所造成的。

然而在敌人攻打赣州的时候,彭雪枫带领士兵浴血奋战,郭炳生这个师长却不见了踪影。

此战之后,郭炳生变得沉默寡言,可能在这时,他的内心就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动摇。

1930年,根据军团首长的指示,二师领导干部分别到各团参加整训,帮助各团总结战斗经验教训。郭炳生被分到了六团,彭雪枫分到了七团,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分到了五团。

但就在部队整训后不久,国民党陈诚部突然插入红二师驻地,师直和红七团首先与敌人交上了火。

因为部队分散,事情发生得突然,全师没来得及集中,就被敌人分割了,三个团失去了联系。

就在与敌人周旋的途中,李志民带着五团找到了郭炳生的六团。与此同时,彭雪枫的七团也与陈毅部队相遇。

为了部队的安全,陈毅当即指示彭雪枫托侦查员给五团送去一封信,要受伤的李志民先回苏区休整,彭雪枫亲自去巴山接五团到凤岗圩,和六团会合后再到苏区休整。

然而,等到第二天彭雪枫带着几名士兵到巴山时,却并没有找到郭炳生与五团。经过打听才得知,郭炳生带着五团往北走了。

彭雪枫当下感觉不对劲,往北走就到了抚州白区,去那里无疑是自投罗网。此时,彭雪枫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硬着头皮追赶五团,终于在傍晚追了上来。

可令彭雪枫震惊的是,郭炳生竟然产生了把部队带回湖南的想法,还说江西待不下去了,仗越打越费劲。

彭雪枫无比愤怒地质问郭炳生,若部队回湖南,他是否真的有把握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郭炳生无言以对。

其实,此时郭炳生已经有了叛变投敌的想法,又担心彭雪枫把自己绑回去,只能硬着头皮随部队向苏区挺进。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郭炳生趁着部队所有人都睡着,悄悄溜出了营地,投靠了蒋介石。

彭德怀得知此事后悲不自胜:“子不如父,甚为可耻!”。

郭炳生彻底伤透了彭德怀的心,他下令如果有一天见到郭炳生,不用请示他,直接枪毙。可见,郭炳生叛变对彭德怀打击有多大。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可恶的叛徒并没有猖狂多久,就受到了惩罚。

1933年7月,红军在宁都与宜黄交界发现了郭炳生,彭德怀下令:“给我集中火力枪毙他!”士兵们用步枪排射,集中火力将其击毙。

参考资料:

颜东岳.彭德怀为何处决救命恩人之子.《文史博览》.2018年第5期

杨飞,李美玥.彭德怀的战将郭炳生叛变始末.《重庆行政(公共人物)》.2013年第2期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梦桃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