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鱼鳔胶的传说

文化愿补不足 2024-06-21 00:37:26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这谁都知道。鲁班的故事多得很,说三天也说不完。就说那鱼鳔胶的事吧。你知道木工为啥要用鱼鳔胶粘木料吗?这里边有这样的传说。

据说当年鲁班爷收了不少徒弟,可没有一个学成神仙的。昨回事哩?不是怕脏就是怕累,都经受不住考验。

那时候鲁班爷早就练成仙体了。干活儿的时候,要粘什么东西,用唾沫一抹就粘住了,既省力又方便。这一手,谁都想学。有一次,一个徒弟跑到鲁班面前说:“师父,你光叫俺于些个粗活儿,(鲁班,历史上实有其人。公输氏,名班,又称公输子、公输盘,春秋时鲁国人。般与班同音,故称鲁班。《吕氏春秋·慎大览》:“墨子守攻,公输般服。”高诱注:“公输般,天下之巧工也。”因鲁班工巧,发明多种工具、器物,被历代工匠奉为祖师,尊称为鲁祖、鲁班仙师、鲁班爷、鲁班圣祖等)俺啥时候才能学成呢?你咋不教给俺点绝招呢?”

鲁班说:“啥绝招呀?”徒弟说:“就这用唾沫粘木头吧。为啥你一粘都粘住了,俺咋粘不住呢?“鲁班说:“你的功夫不到家,学不会这个。”徒弟说:“你不教俺,那啥时候能学会呢?只要你教,叫咋着咋着,俺保证学会。”

鲁班见他一定要学,也不再言语。“咳!”吐了一口痰在手里,说:“你想学,就先把这个吃下去吧!”

徒弟一看那白花花的黏痰,可恶心了。说吃吧,太难受啦;说不吃吧,自己刚讲过叫干啥干啥。心想,师父真会治人,人家想学手艺,他却来这么一手。没奈何,一闭眼就张嘴把痰咽了下去。虽说吃了下去,心里老不是味儿,总觉得师父是在捉弄自己,也没说啥,闷闷不乐,往回走去。

这个徒弟走呀走呀,走到一条河边,越想这事越恶心,越想越难受,心里就后悔不该去学这一手,结果艺没学成,却吃了一口痰。刚想到这儿,心口一动,干吐起来,那口痰“噗”又咳出来了。这徒弟连忙吐到了河里。鱼一见,游过来把痰给吞吃了。

谁知那口痰就是能粘木头的东西,这样一来叫鱼吃了,那徒弟就再也没有学成用唾沫粘木料的本事。鲁班爷的这一手绝招也就再也没能传下来。以后的木工干活儿都得从鱼肚子里去找粘木头的东西,就是现在用的鱼鳔胶。这都是学本事心不诚的缘故啊!要不,能把鲁班爷的这点本领传下来,现在于活儿该有多方便吧。

0 阅读:2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