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醋业的祖师—帝予的传说

文化愿补不足 2024-06-19 02:34:35

造醋的祖师是谁,你知道吗?就是杜康的儿子——帝予。民间有一句俗话,叫作“杜康造酒儿造醋”,说的就是这码子事。

说起来,这还是夏朝时候的事呢。当时杜康在洛阳南边,伊水河畔造出了酒,受到皇上的赏识,一下子出了名。方圆几百里都来找杜康学做酒。杜康看着来的人老实,就教;看着来的人奸猾,就不传。许多穷苦人学到了手艺,高高兴兴回家乡做酒卖酒去了。那些学不到手艺的黑心眼人,就使坏,不让杜康安生过日子。搅得杜康没法,就出门走了。谁知一出门就再也没回来。据说是王母娘娘把他请到天上瑶池做酒去了。

这一年皇上又想喝杜康造的酒哩,便派钦差来请杜康。到村上一问才知道杜康不在家,早外出了。两个钦差怕交不了差,要把杜康的儿子予娃“请”走。予娃这会儿还小,才十三四岁。他娘不放心,说:“他还小哩,他不会造酒。”

“不会也不行!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吗!赖好门里出身也比外人强。”二位钦差不依,一定要予娃跟他们走一趟。无奈,予娃他娘只得把家里剩下的一些酒糟包了一大包,让予娃带上,跟上两位钦差往陕西去了。走哇走哇,好不容易走到了皇城。可皇上一听说来的不是杜康,是杜康的儿子,又见予娃人小体弱,根本没有造过酒,就生了气。把两个钦差打了一顿,把予娃也轰出了皇城。

予娃独自一人来到渭水边上,吃不上,喝不上。实在没法,就想,不如自己也试着造酒,说不定能赚些盘缠钱,好回家。于是他就把那包酒糟放到一个缸里,用渭河水浸泡上,上边盖上大木盖,压上石头。后来,他出去打短工干活儿把这事忘了。一直到第二十一天下午天傍黑时才想起来,赶紧跑回去把缸盖揭开。这时,缸中透出一股香气,倒出来一尝,酸中带甜,怪好吃的。他就叫来街坊邻居都来品尝。大家一吃都觉得挺好,但又不是酒味,这是什么东西呢?咳,就叫它“醋”吧。因为它是第二十一天酉时造出来的,“醋”字正好是二十一日为“昔”,又和“酉”字拼起来的。这样一来,“醋”这种东西就传开了。

后来,皇上有一天吃鱼被鱼刺卡住了咽喉,谁也没办法治,眼看要死了。予娃就带了些醋去,让皇上一喝,鱼刺变软了,便咽了下去。从此,皇宫里每次用膳都要有醋才行。据说因为予娃救了皇上的命,皇上还把予娃收为螟蛉义子了呢。这就是历史上夏朝的帝予。

0 阅读:0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