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近况

镜子笔记 2024-05-27 09:48:45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电商、直播、短视频的加速渗透,居民消费和支付活动愈发高频,传统信用卡发卡趋严,价量增速已达到瓶颈,互联网消费金融逐步从银行垄断转为“银行/持牌消金/头部互金/小贷”的多方供给格局,此外数据服务商、征信机构、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催收机构等在行业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行业政策方面,2013年“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被提及,互联网金融平台凭借线上展业的优势开始无序扩张,滋生利率畸高、暴力催收、裸条贷款、隐私泄露等违法违规事件,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2017年开始,监管开始加大整治力度,对非持牌机构管控趋严以及牌照发放门槛提高,2018年开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发布29号文,要求缺少牌照的机构需将存量资管业务压缩至零。2020年开始,出台政策逐步收缩牌照审批、强化机构独立风控要求、提高征信业务公开透明度。2022年后开始逐渐对放贷、催收、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进行强压管辖。 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于消费信贷的贡献不容忽视,国内已形成传统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主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互联网消费金融在消费信贷占比达34%,在互联网消费信贷占比55%。尽管传统持牌机构突破资金提供方的禁锢完成产品互联化改造,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在场景、流量、科技等方面优势仍存。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联合贷、助贷、自营贷款,联合贷款由金融机构和互金平台联合出资,依据2020年11月《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助贷的模式为金融机构出资,互金平台负责导流和客户初筛,包括融担/信保模式、分润模式、ABS模式,依据2020年4月《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2月《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自营贷款玩家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持牌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网络小贷。 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的获客渠道主要两种,一是通过自身构建的电商、社交流量平台获客,将互联网平台用户直接转化为消费金融客户,通过高用户黏性培育私域流量,代表企业包括蚂蚁金服、微众银行、京东金融等;二是通过和互联网平台合作渠道、广告投放、搜索引擎等方式获客,相较自建平台获客成本较高,代表企业有360数科、马上消费、信也科技、乐信等。 奇富科技(原360数科)2023年营业收入162.9亿,其中信贷驱动服务收入为117.39亿,平台服务收入45.51亿,股东净利润42.85亿,2023年总贷款撮合规模4758亿,同比增长15.4%,平台服务贷款撮合规模2710.20亿,在贷余额1864.78亿,同比增长14.1%。奇富科技平台累计连接157家金融机构及2.354亿潜在信贷需求消费者。 乐信2023年营业收入131亿,同比增长32%,利润18亿,乐信全年交易额2495亿,在贷余额1240亿,同比增长24.5%,用户数2.1亿,乐信累计为400万小微、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服务,交易金额超过350亿。 信也科技(原拍拍贷)2023年营业收入125.5亿,国内营收104.1亿,同比增长12.7亿,净利润23.8亿,年度撮合交易1943亿,其中小微用户及个体工商户470亿,在贷余额674亿。 嘉银科技2023年营业收入54.7亿,同比增长67.1%,净利润12.98亿,单笔借款余额1.03万,2023年促成交易881亿。 宜人金科2023年营业收入48.96亿,归母净利润20.8亿。 小赢科技2023年净收入48.15亿,净利润12.77亿。2023年撮合贷款总额1055.57亿,在贷余额488.47亿。 维信金科2023年营业收入35.69亿,利润4.54亿,2023年集团贷款752亿,较2022年增长44.2%,在贷余额344.66亿。 趣店2023年营业收入1.26亿,同比下降78.12%,净利润0.39亿。
0 阅读:5

镜子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