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及俄倒下,德国专机飞向中国,2道挑战书已下,中德贸易质变

玉箫苒 2024-06-23 14:10:52

文/编辑 玉箫苒的笔记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西方国家真的是一刻都不带消停的啊,俄罗斯人家还没有倒下呢,那颗魔爪就又伸向了中方!

对此,德国副总理专机连忙飞向中国,可谓是狠狠了打了一把西方国家的脸。

那么,这次西方国家对华出手的目的是什么?

为何那么着急将目光对向我国,德国副总理又为何会在这个紧张时刻访华?

尽管俄乌冲突仍在持续,但此时西方国家却将矛头对准了中国。

在6月的G7领导人峰会上,七国集团达成共识,以中国"支持俄罗斯军工"为由,威胁将对中国企业实施单边制裁。

此前欧盟也宣布,从7月4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

这连番对华举措被普遍视为西方国家向中国发出的"第二道战书"。

西方对华的第一道"战书",则是美国和欧盟此前分别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美方税率高达100%,欧盟则加征38.1%关税。

他们打着"产能过剩"和"反补贴"的旗号,显然是想彻底摧毁中国电动车产业。

这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无论是贸易战还是科技战,西方国家的终极目的都是遏制中国崛起,确保自身在全球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

曾几何时,华为在5G领域遥遥领先时,西方也是同样的打压手段。

西方这一攻击范围之广,手段之狠,远远超出了所谓"反补贴"和"军民两用"的借口可以辩解的范围。

对此,中方通过外交渠道严正指出,任何非法单边制裁都是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中俄正常经贸合作也绝不会受到任何干扰。

与此同时,中方果断回击,对欧盟农产品如白兰地、乳制品、猪肉等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这些产品都是欧盟对华出口的重要商品,一旦遭到反制,整个欧洲农业必将承受巨大冲击,足见中方维护贸易公平、反制贸易霸凌的决心。

德国迫于内忧外患 欲缓和中德关系

西方国家在对华施加极限压力的同时,也令德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从外部看,德国饱受美欧紧张关系的牵扯,一方面,美欧作为传统盟友,德国难以彻底摆脱美国的干预,另一方面,中国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总额达2531亿欧元。

如果被迫参与对华贸易战,德国企业将首当其冲,利益受损严重。

从内部看,德国的车企、工业协会等都反对欧盟对华加税,认为这会引发中方连锁反制,损害德国产业利益。在产业界的巨大压力下,德国总理朔尔茨只能谋求阻止欧盟加税决定。

可见,德国内忧外患,左右为难,已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

为了避免中德关系进一步恶化,德国不得不主动向华求解。

6月21日至23日,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即将对华访问,就关税问题、双边投资等进行磋商。

很明显,德国此举是想通过与中国的高层对话,缓解加征关税带来的紧张局势,维系中德两国传统友好关系。

这个老牌工业强国,面临着战略选择,是继续追随美国对华施压,还是独立自主,维护自身利益。

德国的态度将直接影响中德关系,甚至整个欧中关系的走向。

中方有理有据 坚定反制贸易霸凌

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理有据有理。

从法理层面看,任何单边非法制裁和阻碍正常贸易往来的行为,都是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关系准则的。

在事实层面,中方并未向俄罗斯出口武器,更未涉及西方所谓的"军民两用"行为。反倒是西方国家,一直在大量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弹药。

针对欧盟加税一事,中方的回应也是依据《保障措施协定》和《反补贴协定》。

只有存在"补贴"和"损害"两个基本前提,方可启动相关调查程序,这也是世贸组织允许采取的正当贸易保护措施。

所以说,中方的行为是依法反制,是在行使根据国际规则赋予的权利,旨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霸凌做法。

很显然,这次西方国家对华的贸易打压和制裁,只不过是他们遏制中国发展的新伎俩。

面对西方的无理指责和单边制裁,中国理直气壮,有理可循。

未来,中国仍将坚定反制任何贸易霸凌行径,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

中德关系攸关欧洲前景 双方合作大有可为

中德两国在经贸、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都有广阔合作空间,双方关系关乎欧洲的发展前景。

在经贸投资领域,德国期待中国加大在德国投资力度,特别是在新能源和电动车领域的投入。

相比欧美,中国电动车技术创新和供应链成熟度已经领先,这无疑将为德国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同时,德国也在呼吁缓和中欧贸易关系,消除加征关税的影响。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为中德副总理访问的重点,能源和气候都是当务之急。双方可在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强合作,助力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

哈贝克作为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此次访华必将在这些领域做出新的共识。

不只德国,整个欧洲都需要充分利用中国机遇。不要被美国继续裹挟,欧洲应当摆脱被裹挟的处境,独立自主地制定对华政策,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前景广阔。中德加强合作,不仅可以推动双边投资和贸易往来,更可以就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展开对话,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方面贡献力量。

双方目前已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未来,中德两国可以进一步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全面布局,释放出新的增长动力。

此外,中德还可以发挥各自区位和文化优势,共同打造亚欧大陆桥经贸合作纽带,促进亚欧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畅通陆海空通道,增进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可以预见,只要中德两国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精神,就一定能找到更多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造福世界。

结语

可以说,西方的压制已经触及到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理所应当奋起反击。面对西方的贸易战和极限施压,中国有理有据,运用国际规则武器自我维护。

同时,中国与德国尤其是欧洲之间,存在着广阔的互利合作空间,贸易往来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上,中德乃至中欧合作都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不过,这需要欧洲摆脱被美国裹挟的困境,独立自主地制定对华政策,真正摒弃"老大哥"的阴影。

欧洲有自身利益需要捍卫,中国也有自己的核心关切需要维系。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双方完全可以避开分歧,聚焦合作。

无论是贸易投资,还是全球性议题,中国与欧洲特别是德国之间,前景广阔,潜力无穷。

只要互谅互让,就定能创造出令人鼓舞的成就。

这才是当务之急,也是最大的期待。对此,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 2024-06-16 10:48 《德副总理被曝下周将赴中国,德媒:预计会“激烈磋商”》

上游新闻《德副总理哈贝克下周将访华,德方正推动欧盟加税“友好”解决方案》

0 阅读:0

玉箫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