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之父:从散乱信息中拼凑田婴的故事

平民历史 2024-06-11 13:54:23

今天端午节,在历史上“战国四公子”之首孟尝君田文就是端午生日。

然而,田文的生日险些成为祭日。司马迁在《孟尝君列传》如此记载:“(田)文以五月五日生。(田)婴告其母曰:‘勿举也。’”——田文五月初五出生。父亲田婴告诉他妈妈说,“不要养这个孩子。”

田婴的理由是:“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长到与门一样高就会克父母。幸亏,“其母窃举生之”——妈妈偷偷的生下并抚养田文长大。

“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田婴四十多个儿子,田文只是一个贱妾所生。田文就是舍财飨士而名闻历史的孟尝君,田婴名垂青史受益于其子田文。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国君田婴。”司马迁在《孟尝君列传》中介绍田文时,顺便透露了其父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田婴是齐威王的幼子,齐宣王的弟弟。

田婴,曾与田忌、孙膑在马陵道战败魏军并杀死庞涓而立功,对齐国有诸多贡献。然而,田婴的信息被司马迁揉碎了,散见于《田敬仲完世家》、《孟尝君列传》等,拼凑信息碎片还原田婴的故事。

01涉足政坛,征集乏善可陈

“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田婴很早涉足政坛。齐威王在位时,田婴就任职掌权,曾与成侯邹忌和田忌率兵攻打魏国以救韩国。

参照《六国年表》,齐国“救韩伐魏”有两次:齐威王十一年“伐魏,取观(山东范县)”,齐威王二十六年“败魏桂陵”。

先看齐威王十一年,“伐魏,取观”。齐威王十年,在《六国年表》中对应着魏惠王二年,韩懿侯二年,赵成侯六年。当年,魏国在马陵大败韩国。

二年,魏败韩于马陵(河北大名东南),败赵于怀(河北武陟西南)。三年,齐败我观(山东范县)。——《史记·魏世家》

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史记·韩世家》

五年,伐齐于鄄(山东鄄城)。魏败我怀。……六年,中山筑长城。伐魏,败浊泽(山西运城西南),围魏惠王。——《史记·赵世家》

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而围魏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根据以上资料,田婴并未参与“救韩伐魏”。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齐威王继位九年沉湎酒色、不理政务。“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滑稽列传》)。齐威王受淳于髡点拨,对内烹杀不称职官吏,对外击退强敌,齐国忙于自救树立威信。

第二,“邹忌子见三月而受相印”——邹忌凭借鼓琴受齐威王器重,一年后又受封为侯。根据《六国年表》记录,邹忌于齐威王二十一年受召见。

第三,田婴为齐威王最小的儿子,从年龄推算在齐威王十一年田婴不够从军年龄。

根据《史记索隐》引用《纪年》记录,“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田敬仲完世家》中“齐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齐康公吕贷是吕齐最后一任国君,吕贷死后齐国被田氏取代。

齐威王田因是齐桓公田午之子,田午即位六年过世。齐桓公田午于齐太公田和二年继位。由此推算,齐桓公田午继位时十六岁左右。

田午在位大约六年,死时年仅二十二岁。当年,齐威王田因继位。

“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所以,齐威王即位九年不处理政务而委托卿大夫,并非沉湎于酒色,应是年龄太小。而齐威王十一年攻打魏国,推测田婴年龄太小无法参军。

02威王称雄,邹忌田忌争斗

再看齐威王二十六年,这一年对应着魏惠王十八年,赵成侯二十二年,韩昭侯六年。对比《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田完世家》发现此次攻打魏国并非救韩而是为援赵。

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齐亦败魏于桂陵。——《史记·赵世家》

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史记·魏世家》

六年,伐东周,取陵观、邢丘。——《史记·韩世家》

二十六年,魏惠王围邯郸,赵求救于齐。……十月,邯郸拔,齐因起兵击魏,大败之桂陵。——《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从以上来看,齐国攻打魏国并非为救韩国,而是为了解救赵国邯郸。在《田敬仲完世家》、《楚世家》等多处记录,桂陵一战让齐国声誉满天下。“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此时齐国成为诸侯中最强悍之一,齐威王田午自封为王号令天下。

其实,此战邹忌与田忌已经产生矛盾,除了战与不战观点之争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矛盾爆发。公孙阅给邹忌出主意攻打魏国且任命田忌为将。“战胜有功,则公之谋中也。战不胜,非前死则后北,而命在公矣”——打赢了,田忌立下功劳,那也是邹忌谋划成功;打不赢,田忌或阵前死亡,或战败而回,田忌的生死便由邹忌掌控了。

在《孙子吴起列传》中同样记录,“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魏国攻打赵国,赵国紧急向齐国求援,最终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子(孙膑)为师(军师)”,在桂陵打败魏军。

也就是说这一年田婴与邹忌、田忌完全可能联手攻打魏国,但是此次并非“救韩伐魏”,而是为解救赵国邯郸。

再继续看《孟尝君列传》,“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卖田忌。田忌惧,袭齐之边邑,不胜,亡走”——邹忌与田忌争宠爆发矛盾,邹忌出卖田忌。田忌担心,于是率领家丁袭击临淄,最终遭到齐国军队镇压,无奈仓皇而逃。

从《田敬仲完世家》来看,“成侯卖田忌”发生在齐威王三十五年,仍是公孙阅为邹忌谋划的主意。让人自称是田忌的家仆,拿着金子到闹市算卦,测算“为大事,亦吉乎不吉乎?”这等于明目张胆地宣称造反了!

邹忌缉拿了算卦者,然后到齐威王面前审问。田忌得知后率领家丁攻打临沂,以期逼出主谋邹忌。

齐威王在位三十六年死去,过渡到继任的齐宣王田辟强。

03马陵之战,田婴带兵出征

齐宣王二年,在《六国年表》对应着魏惠王三十年、韩昭侯十八年、赵肃侯九年。根据《孟尝君列传》记载,当年“田忌与孙膑、田婴俱伐魏,败之马陵,虏太子申而杀魏将庞涓。”

关于马陵之战在《田敬仲完世家》记录比较详细。“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魏国攻打赵国。赵国与韩国亲近,于是两家联手对抗魏国。

“赵不利,战于南梁(河南临汝西)”——南梁一战,赵国形势十分危急。“韩氏请救于齐”——韩国于是向齐国请求援助。

“宣王召田忌复故位”——期间,齐宣王将逃亡的将军田忌召回并官复原职。由此推测,“成侯(邹忌)卖田忌”或是齐威王打压田忌的阴谋,只为便于齐宣王驾驭使用。

“宣王召大臣而谋曰:‘早救孰与晚救?’”——齐宣王召开御前会议商讨救韩应早出兵还是晚出兵?这也就是说不是讨论救援与否,而是分析早出兵还是晚出兵。

邹忌认为三晋内斗不如不救。而田忌则认为韩国遭败就会并入魏国,魏国一家独大对齐国也是威胁,所以早出兵救韩国等于救自己。孙膑则建议让韩魏双方先消耗实力,然后择机出兵救援,如此“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

齐宣王于是悄悄地告诉韩国使者等待援兵。“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有齐国做后盾,韩国又与魏国五次激战,最终未能取胜只好委身于齐国。

“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齐国因此兴兵讨伐魏国,以田忌、田婴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再参照《魏世家》,“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魏国于是广泛征兵,命庞涓为将军,太子申为上将军迎战齐国。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从《孙子吴起列传》来看,齐将田忌率兵救援,并非进入韩国,而是直接奔向魏国都城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将庞涓得知齐军攻打大梁,于是放弃了去韩国而返回魏国回援。

这便是广为流传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角为孙膑与庞涓师兄弟。

根据司马迁记录,“救韩伐魏”是齐宣王二年的战役,田婴在此战为齐国立功。相比马陵之战,或许田婴的战功无法与田忌、孙膑相比。

04田婴任相,外交周旋诸侯

“其后三晋(韩魏赵)之王皆因田婴朝齐王于博望,盟而去”,在《田敬仲完世家》中明确,在马陵战后,齐国与三晋结盟,田婴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此《孟尝君列传》记录详细,“宣王七年,田婴使于韩、魏,韩、魏服于齐”——马陵之战后五年,田婴奉命出使韩国、魏国,两国臣服于齐国。这标志着齐国逐渐走向强盛。

“婴与韩昭侯、梁惠王会齐宣王东阿(阳谷东北阿城镇)南,盟而去”——在田婴主持下,韩昭侯、梁惠王与齐宣王在东阿举办会盟,最终齐韩魏三国结盟。

“明年,复与梁惠王会甄(山东鄄城)。是岁,梁惠王卒。”梁惠王即魏惠王,因迁都大梁,所以称法不一样。

“宣王九年,田婴相齐”——齐宣王九年,田婴任职宰相。“齐宣王与魏襄王会徐州而相王”——同年,齐宣王与魏襄王在徐州举行会盟,互相尊称对方为王。

诸侯私自称王是僭越行为,其他诸侯可以群起而攻之。齐威王选贤任能,精心治国,在二十六年大败魏军于桂陵,有效地震慑了四方诸侯。“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此时齐国为诸侯中实力最雄厚,自称为王号令天下。齐威王虽未得到周王室认可,毕竟势力过硬有足够底气称王。

“楚威王闻之,怒田婴”——楚威王听说田婴主持齐魏盟会互相称王,由此对田婴心怀不满。“明年,楚伐败齐师于徐州,而使人逐田婴”——齐宣王十年,楚国在徐州打败齐军。楚威王派人威胁齐宣王驱逐田婴。

楚威王为何迁怒于田婴呢?参照《越王勾践》、《楚世家》、《田敬仲完世家》,查找一下楚威王发怒的原因。

在《六国年表》,齐宣王十年对应着楚威王七年。在《楚世家》记载:“七年,齐孟尝君父田婴欺楚,楚威王伐齐,败之徐州,而令齐必逐田婴。”

“田婴欺楚”所为何事?

再看《越王勾践》记录,越王勾践灭吴后走向巅峰,越国横行江淮一带,号称春秋五霸之一。当传位到第六代子孙王无强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越国派兵北上攻打齐国,西进攻打楚国,试图重新争夺争夺中原霸主地位。

“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楚威王在位时,越国北上攻打齐国,齐威王派人游说越王无强。

05田婴欺楚,险些被逼驱逐

越国本来兵锋指向齐国,齐国却将矛盾焦点转移到楚国。当然,此处记录有误,楚威王与齐威王没有交集,楚威王在位时齐国为齐宣王。齐王派人游说越王,而主谋应是田婴。在《越王勾践》、《楚世家》、《田敬仲完世家》虽无明确记录,但《越王勾践》却将游说内容记录下来。

“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齐国使者游说越国,“越国不攻打楚国,往大处来说称不王,往小处来说不能称霸。”

“臣闻之,图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愿大王之转攻楚也。”齐国使者巧舌如簧,指出越国此时不攻打楚国,就要错失称王称霸的机会了。

越王无强在齐国的忽悠下,果真调转枪口对准了打楚国,“于是越遂释(放弃)齐而伐楚”。

其实,楚国早有灭越之心,只是没有合适的借口,而今越国挑衅楚国,于是“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军,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楚军打败越军,杀死王无强,悉数占领了越地。又挥师北上在徐州大败齐军。

“田婴欺楚”大概指此。

“田婴使张丑说楚威王,威王乃止”——在《孟尝君列传》中,田婴派张丑出使楚国,经过一番游说,楚威王放弃了驱逐田婴的主意。

关于张丑出使楚国,在《楚世家》中记录详细。

田婴恐,张丑伪谓楚王曰:“王所以战胜于徐州者,田盼子不用也。盼子者,有功于国,而百姓为之用。婴子弗善而用申纪。申纪者,大臣不附,百姓不为用,故王胜之也。今王逐婴子,婴子逐,盼子必用矣。”——《史记·楚世家》

张丑假装为楚国考虑而如此劝说:“楚国能够在徐州战胜齐国,主要是因为田盼没有任用。田盼曾为国立功,所以百姓都乐意为之效命。但是,田婴并不喜欢田盼而任用申纪。申纪这个人,大臣们不喜欢,百姓不拥戴,所以楚国能够胜利。如果大王逼迫齐国驱逐田婴,田婴走了田盼必然会受重用。”

“复搏其士卒以与王遇,必不便于王矣”——如果田盼再率领齐国的士兵与楚军相遇,那肯定不会对楚国有利了。此处张丑所说的“遇”并非待遇、遇见,而是战斗的委婉说法。

“楚王因弗逐也”——张丑所说似乎有道理,楚威王于是就不再驱逐田婴了。

结束语:

从张丑游说楚威王来看,田婴因个人好恶而拒用田盼,导致了徐州失利。而田盼曾是齐威王十分重视的贤能之材。

齐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通畋)于郊”——齐魏两王在郊外打猎。“畋猎”是战争委婉的说辞,魏惠王与齐威王打猎,并非为猎获飞禽走兽,而是炫耀武力。

魏惠王挑衅地问齐威王:“齐国有宝贝吗?”

齐威王说:“没有”。

魏惠王又吹嘘道:“我国有十枚一寸大小的夜明珠,可以照耀十二辆车的距离。堂堂大齐国怎么没有宝贝呢?”

齐威王说:“齐国的宝贝与魏国的不一样。”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威王在位期间,选贤任能,精心治国,使四方诸侯不敢来犯。齐威王将能臣干将视作国宝,所以才能称雄诸侯。

齐威王所说证明了两点:其一,田盼才能得到齐威王高度认可。其二,齐威王在位时能臣良将众多,田婴并不出众。齐宣王继位之后,田婴才展露头角,因围魏救赵而位居相位。

“田婴相齐十一年,宣王卒,湣王即位。即位三年,而封田婴于薛”,齐宣王九年田婴为相,齐宣王在位十九年,田婴共做宰相十一年。由此来看,田婴一直辅佐齐宣王,当齐湣王继位之后便不再任宰相了。

田婴的故事被司马迁揉碎了,散落在《楚世家》、《越王勾践》、《田敬仲完世家》、《孟尝君列传》中。田婴除了外交努力,几乎一无是处。

当然,田婴最终从四十儿子中选择田文继承爵位,也算是眼光独到。田文继承了爵位和封地,所以才有财力、能力供养三千门客,得以历史留名。

0 阅读:2

平民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