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不甜、菜不香、果无味,这是化肥用多了?化肥真能影响口感吗?

锄禾园 2024-05-28 16:23:33

化肥,除了能让农作物丰产,也给农业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有人经常会说,现在的蔬菜水果,吃不出应该有的那个“味儿”了,还有人说现在的蔬菜水果吃着不如以前甜了,没有营养了……总结起来,也就是“瓜不甜、菜不香、果无味”,其实在这就是化肥的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和空气污染比起来,和河流水污染比起来,土壤的污染似乎表现的不是那么剧烈和深刻,甚至可以让我们视而不见。但常种地的农民都知道,过量的使用化肥,轻则土地板结,重了会让酸化加剧,土壤盐碱化,甚至会污染地下水,直接的影响是地上的农作物长势差,效益低等。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资料,从1980年到2002年的22年间,中国的化肥用量呈现了井喷,增长了61%,但是实际粮食产量却只增加了31%。化肥利用效率低,一直是农民在种植中最头大的问题。尤其是磷肥的使用率,仅仅才有10%到25%。平均到粮食和化肥的比例上,约生产9斤粮食,就要耗用1斤化肥,如果没人每月吃30斤粮食来算,那我们的人年均化肥就消耗了40斤。怪不得有人说,我们吃的可不是粮食,吃的全是“化肥”。

也有人据此延伸出一问题,那就是现在的西红柿没有以前的甜,黄瓜没有以前的脆,水果没有以前的“水甜”那味,都归结于化肥的过量使用问题,真这样吗?化肥真的影响到了蔬菜瓜果和粮食的口感以及味道吗?

首先,化肥包含了氮磷钾等各种高效营养物质,施加化肥,也就是提高了农作物中的营养物质。最显著的变化是因为化肥的使用,我国的小麦蛋白质含量从9%提高到了13%,人体内缺乏锌元素的状况也有所改善。

其次,施肥对于农作物形体的改变,个头的改变,以及着色等都有密切关系,能让农作物更具卖相。但问题恰恰就出现在施肥比例上。不科学的施用化肥,就像熬夜和常吃夜宵一样,让农民盲目地追求大果子和超高产,氮肥过量,造成植物的徒长,水分过多,这样糖分以及蛋白等就跟不上了,吃起来自然就只徒具外表,丢掉了原本的口感了。

再次,化肥对农作物来讲,就基本相当于我们的口粮,是保证增产的“特效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粮食单产量翻了两倍,化肥起到了很大的功劳。数据表明,仅玉米单产的增长中,选育品种贡献率36%,施肥占52%,剩余则在农业管理上。1980年代,主要粮食作物的土壤生产力每亩520斤,目前则是每亩660斤,全国耕地目前“营养充足”。如果目前的玉米试验田不用化肥,更不用农家肥,不出三年产量就会直接减半,甚至更多。

最后,有人认为目前化肥施用量要减量,甚至有人提出了弃用化肥,发展绿色农业。但也有人指出,化肥用量不能减,不然农业产量无法保障。近年来国家的确提出了化肥减量增效。其实不是弃用,而是在于更加合理和科学的施用。过量的施肥会抑制根系潜力的发挥,导致产量受限,所以施肥需要有限度,过量反而适得其反。另一方面,要把不合理的降下来,把量少的提上去。施肥不是简单的减法,甚至有些过量磷钾肥的土地,还需要考虑有机肥还田,增加和补充土地中的钙锌镁等微量元素。

0 阅读:58
评论列表
  • 2024-06-03 21:23

    我种苹果的,含硝态氮的肥料会影响口感,其他的没有,主要是早采和好多原来种不了果树的地方现在都能种了,城里人买东西只看这个好不好看不管好不好吃

  • 2024-06-04 11:09

    不是化肥,就是小编你们这些所谓的专家

锄禾园

简介:我是热爱科学探索的圈叔。解读天文地理气象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