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重启,怎么做都是对,而没有错

锐天涯观察 2023-06-05 09:14:34

5月28晚上八点,天涯重启七天七夜带货直播。6月3日晚上十点,直播落下帷幕。

无论铁汉,还是柔情,几个工作者都在直播间落泪,我很少看到这样动容的场面了,忍不住也抹了一把眼泪。小黑及团队表示,筹款300万的目标不会变,如十年砍柴,以日拱一卒的精神坚持下去。这应该就是天涯er该有的精神,不服输,不妥协,说出去的话总要找的解决办法。

主播谢幕,等待下一次开启

大概5月20日,天涯社区前执行总编辑小黑电话我,是否愿意加入天涯重启相关工作。当时未作片刻思索就答应下来,算是尽一点绵薄之力。我在天涯工作大概13年,当初我向天涯投递简历,天涯选择我。我义无反顾就带着一个破箱子漂洋过海来到海口工作。在这个平台,我认识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很多人至今都是我的合作伙伴。天涯已经成为我工作生活学习当中不可抹去一部分。天涯倒下了,前领导站出来承担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岂有推辞的道理?

很快,我们进入电话会议模式,切换回了以前编辑部讨论模式。前两次分配工作电话会议都很晚。有一次我出去喝酒,中途告诉小伙伴,我要参加一个300万项目,小伙伴露出了惊讶的目光,没有逼我喝酒。我就蹲在路边参加电话会议,11点半会议结束,我回头一看,酒局早早散了,留下一桌残羹冷炙。这群人离开连招呼都没有打。

不辞而别,要么熟视无睹,省去繁文缛节,要么就是有心无力,无能为力。时代抛弃一款互联网产品两者兼有。运营24年的天涯论坛在今年4月底关闭了,直到一个月过去,网友后知后觉在网络有了“哀悼潮”。天涯沉寂之后,大家忘记它的存在,甚至懒得去登陆,不再关心它的死活。他们觉得天涯最好的状态就是如同一个文化历史博物馆一样,仅存帖文展示功能,网友也一厢情愿认为它早已完成自身使命。而作为公司运作下的天涯社区,运营急功近利,不思进取,导致用户一步步流失。它关门谢客的时候,大家都失去了“痛感”。

天涯重启的意义无非两个,寻找解决方案,或者跟用户之间做最后到体面告别。重启的过程,首先是再续前缘。很多人把最美好的记忆留在天涯,重启是员工与员工的再聚,员工与网友的再聚。这么多年,大家散落在天涯,不能这么说散就算了。老友重逢肯定有很多话说,这不仅仅是客套话,而是一个时代的体面,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其次,重启是寻找解决方案,探索老牌论坛运营的另外一种模式。小黑在重启之初表示就是收割一次网友的“情怀税”。我们知道,天涯最近十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的事件,大家都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翻来覆去也就是过去一些老掉牙的案例。而随之也是这些事件背后的一些代表性人物,人物背后的恩恩怨怨。只有旧恨没有新愁,旧瓶装新瓶的机会都没有。

每次看到这张合影,我总想下意识寻找自己位置

互联网产品有迭代,天涯在产品,用户,年龄等方面都出现了断层,“情怀税”背后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翻不出新花样,“情怀税”这一次可以轻松割,而且是“韭菜”心甘情愿这一次被割。但是下一次割,估计要付出很多代价。从这个角度来说,品牌方授权义务工作者去做类似新东方一样的尝试,没有任何直播经验的团队也愿意参与其中,反正大家都没有失去,怕什么呢?

我在其中参与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做一点推广工作,联系下直播连线的嘉宾,对接下媒体。除此之外,我别无所成。说实话,在天涯工作久了,对文字有一些迷恋,对互联网产品迭代都有些迟缓,更不用说直播带货这种需要镜头感,舞台表达的产品,对于个人来说,都是短板,学习也是极其费力的事情。

前一个月,我在给某高校学生讲授新媒体运营,其实还是微信公众号运营为主,兼顾一些话题传播的内容。这一次,我与某家媒体记者,沟通采访相关的细节。不断给她解释一些论坛的机制(感谢我一些上课经验,我学会了概念解释,自己懂的,未必受众懂),不知不觉聊了1.5小时,这过程当中,我猛然问了一句,你是00后吧,记者笑了,我是99年的。我补刀一句,那你写好这篇报道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啊。(开玩笑~)

反过来,天涯重启的直播带货团队,很多人对直播带货不甚了解,参与报道的有些记者对这个上古的产品也充满了好奇,这本身就是看点。

七天七夜带货的过程“很天涯”。在技术方面,从直播开始一方面就手忙脚乱,各种出错,类似以前的天涯“宕机”,大家还是骂“天涯这个烂地方”;在剧情方面,嘉宾之间的“狗血”冲突不断,延伸到其它平台硬刚。还有被网友称之为天涯创始人的邢明,起初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后面在嘉宾连线当中,他又不改初心,如同以往给天涯员工“上课”。还在某一天深夜,小黑连线情感版主,专职“开车”,让很多人津津乐道……换个地方,换种方式讲述天涯的故事,有些味道还在,却有几分酸爽。“岁岁年年人依旧,年年岁岁花不同”“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有些滋味,只有局中人才能品味到。

这一次直播,距离300万的目标,完成大概15万,七天坚持下来,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主播小黑周旋各种场务,各种协调工作,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这里面调动的资源,远超当年运营天涯。他在直播间都哭过好几次,面对赤诚的嘉宾,面对一群幕后工作者无怨无悔的奉献,他都哭。他说年纪大了眼窝浅。我觉得是处境更难了,因为环境变的更难,有更多人参与付出,战胜不可能,所以感动也来到更快了。

重启最后一个环节,参与团队的相关人士,不管干的活多活少,小黑都让大家准备了感言,这也是小黑人格魅力的体现,他过去帮助员工争取了利益,现在也不忘每一个与之“蹭”过热点的同事,他只记得感恩,不计较背后原因。

我的感言:作为一名天涯工作13年员工,我把最美好的记忆都放在天涯。感谢小黑,感谢这群可爱的天涯er,让“过去的我们”又走到一起。重启的过程,是回忆过去的点滴,同时也回顾了个人历史,不管是个人、公司,这都非常有意义。这里有“上帝视角”全方位审视,也有一部分以“历史为鉴”的反思。天涯无声无息关闭,对于个体,甚至一个公司,也许大家都失去“痛感”。当一群人的记忆被拉起,一群人的努力那就不是“脑热”,它的意义不仅仅止步于此,应该还赋予更多外延。

传说当中,小黑刷脸赚来直播间

再解释下,补充参与重启之后我的一些感悟。6月1日,老板邢明与潘乱等嘉宾的对话中,他运营思维明显还停留在过去。看老板的对话,感觉梦回十年,他又端坐办公室给员工讲课。天涯的产品支撑二十年,流量密码万变不离其宗,这是天涯玩剩下的。但是,我们没有做好一个互联网新产品。互联网产品有产品思维,也需要资本导向,投机取巧可以成功一次,不可能永远成功。只有颠覆自己,或许才能找到新的路子。此外一点,天涯品牌价值一直都有,就看如何放手,让更多人分享盛宴。这个时代,没有开放思维让大家共赢,上当一次,后面的路就更难走了。

而直播带货这一条路,当然可以继续走下去。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难太多。既然第一步迈出去了,当然可以很多条腿可以走路。

0 阅读:12

锐天涯观察

简介:锐天涯观察:小阅读,大收益 。传递热点事件及相关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