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重游孟姜女庙

大院文化 2024-06-18 07:35:43

文/强者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一定对“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不陌生。但是,您到过孟姜女庙参观游览吗?

我曾先后二次到此处参观游览。

孟姜女庙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文物游览胜地,也是中国首批获得“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和“中国孟姜女文化研究中心”的地方。

第一次参观“孟姜女庙”,是1983年9月,至今已经四十余年了。

当时,我在原六十六军纪委办公室任干事。这次是陪同军政治部首长到秦皇岛驻军检查指导工作。

我们利用星期日的休息时间,由该师政治部人员陪同,参观了“孟姜女庙”,并拍了这张照片。

第二次参观“孟姜女庙”,是2012年7月。距第一次参观“孟姜女庙”,相隔29年。

当时,我已转业到地方工作,是到秦皇岛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结束时,主办方组织与会人员参观“孟姜女庙”。

孟姜女庙又叫贞女祠,位于山海关城东约6公里的凤凰山上,相传始建于宋朝以前。孟姜女的故事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后人敬仰孟姜女的忠贞,感叹她的忠烈而建此庙。现存的孟姜女庙体现了明朝的建筑风格,庙前依山砌筑108磴行人石板梯道,象征孟姜女寻夫的艰辛和曲折。

当您拾级而上走过挂有“贞女祠”匾额的山门,来到前殿,闻名全国的奇特楹联,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会映入您的眼帘,楹联的读法断句有多种,您可在这里细细品酌,会感到妙趣横生。殿内正中塑孟姜女泥像一座,淡装素彩,面带愁容,她双目中透出的无限哀怨,可使您想象到当年孟姜女千里迢迢寻夫的凄凉心境。

孟姜女庙是一座灰砖青瓦,砖木结构的小庙。庙四周随山就势筑有一道红色围墙,庙宇包括山门、钟楼、前殿、后殿、振衣亭等。钟楼位于山门右侧,内悬古钟一口,钟体铸有铭文、捐助人姓名和八卦图。前、后殿均为悬山顶、三楹四窗。

前殿内塑孟姜女像,旁塑二童,背包罗伞。像后有“姜坟雁阵”彩绘壁画。东壁有石刻“天下第一关”5个大字,与山海关城匾额规格一致。西壁石刻有清代皇帝御笔题诗。殿内东侧塑韦陀像,西则塑李靖像。墙上绘壁画“西游记”。殿后有“望夫石”,传说为孟姜女登石望夫之处。石旁有乾隆皇帝题诗。“望夫石”后有多处刻留的小石台和六角亭,名“梳妆台”和“振衣亭”。传说为孟姜女望夫前梳妆整衣的地方。

孟姜女传说,也叫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故事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孟姜女传说渊源很早,《春秋左氏传》《礼记·檀弓》《孟子》以及汉代《说苑》《列女传》等都有一些片段记载。

故事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编写,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女原型杞梁妻,一个是范喜良的原型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造。

2006年,孟姜女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区为山东省淄博市。

2008年,孟姜女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申报地区为河北省秦皇岛市、湖南省津市市。

2011年,孟姜女传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申报地区为山东省莒县。

2014年,孟姜女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地区为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朝时有个孟老汉和姜老汉一墙之隔互为邻居,孟老汉一年春天在院子的墙边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细心浇水、施肥培育,后来结了一个几十斤重的葫芦瓜,姜老汉眼看葫芦瓜成熟,一刀切开了后,却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娃躺在里面。于是孟、姜两老汉为争夺女娃娃吵闹不休,最后只好协商两家共同养育这个女娃娃,取名“孟姜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各地征集数十万民夫,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修筑万里长城。有个叫范喜良的书生公子,因为逃避衙役的追拿,翻墙逃进孟家院子,躲在丝瓜架下,正好被游园的孟姜女发现,万喜良连忙起身作揖哀告。孟姜女一看是个俊俏书生,便回报给孟老汉,孟老汉见范喜良一表人才,又知书达礼,于是提出把孟姜女许配给他。

良辰吉日时,正当二人即将拜堂成亲,不料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范喜良抓了去做民夫。孟姜女日日哭、夜夜哭,转眼已是一载,范喜良一去后杳无音信,眼看天寒地冻,孟姜女万分不放心,夜赶寒衣,辞别二老,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一路打探着万里跋涉寻到长城脚底,却听得修长城的民夫说丈夫早已累死,尸体不知埋于何处。孟姜女顿时痛哭失声,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荡波,长城一段段倒塌,足有八百里,一堆堆死人骨露出来。孟姜女为了辨认出丈夫的骨骸,咬破中指,把血滴在一堆堆白骨上,滴到范喜良的骨头之上时,血珠凝住不动。

正在这时,秦始皇巡察长城而来,看见眉清目秀、如花似玉的孟姜女,遂起心霸占。

孟姜女将计就计,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一要秦始皇搭起三十里长的孝棚;二要秦始皇披麻戴孝,领文武百官到祭台上吊祀万喜良;三要在成亲之前,与秦始皇游海为万喜良举行葬礼。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宁死不从。秦始皇此时色心难耐,为了讨得孟姜女欢心,竟然一一答应。但在祭祀那天,孟姜女哭完丈夫,哭得血泪模糊时,一纵跳入了海里。秦始皇大发雷霆,命令士兵赶忙打捞,即时大海咆哮,狂风四起,秦始皇不得而归。原来是海龙王和公主可怜孟姜女的遭遇,命令了虾兵蟹将前去把孟姜女接进了龙宫。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现代历史学者顾颉刚在20年代中对这个传说曾经作过系统的研究。编著有《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除国内学者继续研究外,日、苏等国汉学家也注意对它进行研究。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不仅在我国的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甘肃、河北、北京、河南、湖南、云南、广东和广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广为流传,也被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民众所熟知,并逐渐形成多种传说版本。早在唐朝时便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日本写本”。

随着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历史上各地兴起了建庙热。现知孟姜女最早的庙建于北宋,河北徐水和陕西铜川都发现北宋祥符和嘉年间重修姜女庙的碑刻。许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说成是本地人,临淄、同官(铜川)、安肃(徐水)、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清末上海拓建马路时曾于老北门城脚掘出一石棺,中卧一石像,胸有“万杞梁”三字,乃明嘉靖年间上海建城时所埋。据《孟姜仙女宝卷》,始皇筑长城,太白星降童谣:“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万里长城永坚刚。”秦皇固城捉喜良,引发出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秦皇允许孟姜三件事,修桥、造坟、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后投水而死。在这一故事中,孟姜女成了松江人。孟姜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故事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与演变

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一带还流传其故事,山上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新乡市区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名称。河北省有孟姜女庙,是文物游览胜地。1956年,被公布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在姜女庙北侧,新兴建了大型园林式庭院建筑——孟姜女苑。以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民间传说为依据,以具有秦、明代建筑风格的宫殿、瓦舍、衙署、城垣、水榭、楼廊等为依托,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控制技术,修建了许多场景,将“孟姜女寻夫”这一历史传说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孟姜女庙的修建,是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产物,为了纪念孟姜女。庙围墙内占地1.6亩,保护范围占地31.8亩。庙内有前后两殿,前殿有孟姜女像,左右侍有童男童女,两侧壁上镶有碑刻,其中有乾隆、嘉庆、道光题词。后殿原供观音,殿后有“望夫石”,石上有坑,传为孟姜女望夫足迹。旁边有石台,台后有振衣亭,为孟姜女梳妆更衣处。庙东南4公里渤海中有两块礁石,传为孟姜女坟。

孟姜女庙,是长城文化衍生出的民间民俗文化的产物。初临孟姜女庙的人,常常会感慨于108级石阶深深地寓意,更感叹这小小庙宇历经千年的顽强“生命力”。

庙内前殿供有孟姜女的塑像,陇上横额“万古流芳”,两边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孟姜女、秦始皇的喜恶之情。

2006年,孟姜女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山东省淄博市。

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山海关为“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和“中国孟姜女文化研究中心”。

2008年,孟姜女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申报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湖南省津市市。

2011年,孟姜女传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申报地区为山东省莒县。

2014年,孟姜女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地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津市市文化馆(津市市美术馆)、莒县文化馆、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化馆、淄博市淄川区文化馆获得“孟姜女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河北省秦皇岛市申报、保护单位为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化馆的孟姜女传说项目评估合格,湖南省津市市申报、保护单位为津市市文化馆(津市市美术馆)的孟姜女传说项目评估合格,山东省莒县申报、保护单位为莒县文化馆的孟姜女传说项目评估合格,山东省淄博市申报的孟姜女传说项目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淄博市淄川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加挂淄川区文化馆、淄川区美术馆牌子),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申报的孟姜女传说项目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济南市艺术创作研究院)。

作者

0 阅读:0

大院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