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不透自己的未来时,不妨看看本篇,大人物都是怎样预判未来

君吉志勇 2024-03-04 11:47:38

有这样一句话让大部分细思极恐:在人的一生中,最让人恐惧的是未来,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未来不可知。因此你所谓的:虽然成事在天,但上天把谋事的权利交给了人,如果你不谋事,上天也无法眷顾你啊。但是你要如何确定你的谋事,就会得到上天的眷顾?换句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这个方向要如何选择?看了那么多的小作文,都说的慷慨激昂,什么人定胜天,什么天生我才必有用,什么大处着手,小处着眼。但是有人告诉你,你要怎么做才能付出就有回报吗?答案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没有,但是真的没有吗?在我看来未必。

所以当你为未来而感到迷茫时,如果你无法确定自己走的道路对不对,请务必不要去看强者的豪言壮志,比如很多人对王阳明圣人的言论倒背如流,但是大家还是对知行合一一知半解,《论语》你看了千遍,但是你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做一个君子,《孙子兵法》古代的将领几乎人人都会,但是真的用兵如神的就那么几位。那么请问为什么成功的人都是少数?为什么强者如此的凤毛麟角?我们怎么做才能成为哪怕不是强者,半个强者也行啊。比如一个小目标太难,但是成为中产阶级是否可行?我还是那句话,当你看不懂或者不会用圣人的大道理时,不妨去看看这些强者生前都做了些什么,毕竟看一个人说了什么,并不能真正认识这个人,但是这个人的行为绝对会比你去学他们的大道理要实在的多。

学习一个人的办事能力,如果从古书上去看,最好就是去看名将的战争,因为古代的战争,根本不比现代。现代战争依靠的更多的是武器的先进,因而非人为因素会很多。所以往往热武器能创造一万人打五倍以上的对手,还能完胜的案例,比比皆是。因而现代战争,看的还是科技的提升。但是冷兵器时代,则完全是人与人之间的近身格斗,能做到以少胜多的案例,实属不多。因此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更讲究策略。也就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再往大白话说就是,人的因素才是一场古代战争胜负的关键。

说到古代战争,就不得不提战神白起。当时白起出生的年代,正是秦国国力日渐强盛的时期。秦昭襄王十二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魏国加韩国加赵国就是三家分晋,史称三晋,图谋天下的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襄王雄心勃勃,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白起以“善用兵”闻名,并得到新任秦国丞相魏冉的举荐,逐渐得到了昭襄王的任用。

而白起成名的一战是:伊阙之战,本来韩魏两国的联军,从人数上是秦军的二倍,从装备上,韩国更是远超秦国和魏国。因而两国联军在最开始面对秦军的时候,魏国就主张韩国的士兵虽然人数上少,但是胜在装备精良,更是有强弩的护卫,因而应作为一把尖刀,与秦军正面撕开一个口子,然后魏军胜在兵强马壮,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当年魏武卒的残部,虽然是残存的主力,但是漏船还有三千钉,实力犹存,因而收拾残局那是不在话下。

然而韩军却认为,正是由于魏军兵强马壮,虽然装备稍微弱了些,但是好在实力却远胜于韩军,因而主张应该魏军打头阵,这样韩军的强弩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打个辅助,收拾秦军残部即可。毕竟韩军势单力薄,如果和秦军正面抗衡,但凡魏国坐山观虎斗,势必韩军将全军覆没。就算不覆没,至少被打残是肯定的。战争本来就是秦国攻打韩国,韩国不敌,韩国求助于魏国,如果魏军不打头阵,那韩国百分百是要输的。

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两军。韩军居前,其友军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情报兵带来消息,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两军互相推诿、各自保存实力,谁都不愿先与秦军交战。

白起针对这种情况,早有打算,两军狗咬狗的态度,白起早就料到,这就是人性,在面对利益时,谁都是精明的,自私的,此刻再加上奸细的情报,则就更加十拿九稳了。所谓打仗无非就是打人性,孤狼最难对付,但是一山不容二虎,两虎联合,就是笑话,于是决定采取避虚击实法,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什么是避虚击实法?不是兵书上都是采用的避实击虚吗?所以这就是白起的高明之处。

白起深知孤狼最难对付,因而如果战争的意图是先攻击最弱的韩国,那么势必即便把韩军灭了,但是自己的强大对手依然在,那就是曾经靠魏武卒而闻名于世的魏国。目前眼前的魏军中就有魏武卒残部。魏武卒可不是一般的士兵,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步兵里的特种兵。关键就是他是古代的一种重甲步兵,虽然战斗力凶悍,但是弱点也很明显,就是机动性不足。

加上秦国采取军功爵制以后,秦军也各个类似魏武卒,只是装备逊色于魏武卒,但是战斗力却并不比魏军弱。所以秦军自军功爵制以后,底层的士兵可以用如狼似虎,绞肉机来形容,一颗人头就是一份军功,军功越多,则奖赏越多,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当官,你说底层士兵谁不想当官。

战斗开始时,白起先设少量疑兵同韩军对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所谓疑兵,就是堆出无数旌旗和飘带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主力的进攻方向 。韩国军队不知虚实,被秦国疑兵牵制。而魏军主将眼见秦军进攻的方向是韩军。于是正中魏军主将下怀,本来就打算坐山观虎斗,好看两败俱伤,韩军被打残了,自己再上,这样即废了韩军,也打败了秦军,还落个救援盟友的美名,可谓一箭三雕。

而白起对此心知肚明,白起抽调自己精锐主力悄悄绕道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后方发起猛攻。看过战争片演古代的情节的观众都明白,古代的战争,第一排是盾牌兵,身后则是弓弩手,弓弩手后是长矛兵,然后是战车和骑兵分别在两翼,后方全部都是面朝前方的普通步兵。而秦军从后方突然杀出,显然这在古代战场,对于对峙的魏军无疑是灭顶之灾,军队根本没有机会重新改变方向列阵。

于是魏军毫无防备,被杀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阙山的狭隘第区仓促应战,阵形随即被打乱,纷纭各自为战,纷纷土崩瓦解或奔或逃,迅速成为一群乌合之众而惨败。秦军战略迂回成功,韩军得知其侧翼的盟友被瞬间击溃后,本来就知道自己弱小,于是军心不稳,士兵哗变,主帅控制不住颓势。这时,秦军已经把魏军打的溃不成军,韩军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在强大的秦军主力面前。未等韩军主将组织起有效的阵型,便立刻遭到秦军左右夹击,左面是秦军当时负责当疑兵的那只队伍,右面是把魏军撕碎的秦军主力,韩军瞬间成了馅饼的陷。

一时间,韩军溃败而逃。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把韩军杀的尸横无数。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杀主将公孙喜,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此一战白起声名鹊起,锐不可当,也将魏武卒彻底覆灭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先后被秦国夺取了六十余座大小城池,从此再也无力和秦国在正面组织起有效的抗衡。

白起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于作战中料敌如神,出奇制胜,威震六国 ,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其军事思想主要如下: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俗称杀神,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力图一战全歼。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就是把敌人有生力量完全消灭,这样这些士兵就再也不能作为敌国的栋梁之才了,防止敌国对逃回去的士兵二次利用。白起出现以前,打仗都是穷寇莫追,因而造成战国七雄你今天打我,我败了,但是过两天缓缓,收拾一下残兵,我又是一个强国。白起出现后,直接给你断了念想,赶尽杀绝,想要恢复,二十年一个轮回还差不多。

二就是避免自己的战争套路被别人看穿。其实很多人都明白,再厉害的战神,如果让你跟他切磋上几回,估计他的招数也就尽数被你看穿,如果下次再遇见,则未必白起就是对方的对手。比如你崇拜哪个大神,但是让你跟他形影不离一个月,你会惊奇的发现,狗屁大神,任何距离的消失,对于大家的人际关系都是灾难,接触多了,白起也就不配叫战神了,因为被你看穿了。

白起所擅长的打法其实就两个方面,第一,就是猜测人心,也就是通过人性分析战场形势。第二就是善于结硬寨,打呆仗。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白起明明是不按套路出牌的高手,为啥要结硬寨,打呆仗呢?其实很简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经常靠偷鸡摸狗生活的小偷,最爱防备对手干什么?当然是来偷他了。因此白起经常偷袭别人,因此他最害怕的就是别人也同样会偷袭他,所以他每次要偷袭别人的时候,都是要把自己的营寨加固的近似天衣无缝了,才会和对手放手一搏。

所以这也是人性,人性高手不仅要利用人性去偷袭别人,也会想到万一对方和自己一样老奸巨猾,也偷袭自己呢?因此,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敢让十五万秦军作为诱饵,引诱赵括上当呢?因为白起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白起深刻的知道,在战场上,人性都是自私的,因而一旦诈败,则战场上的将士哪里会管你主帅是不是诈败,总之人的求生欲会促使大家四散逃窜,只为保住小命。也就是说,白起已经做好了要完全牺牲这十五万秦军的打算。反而作为诱饵的秦军,被赵军杀死的越多,则赵军主力才会被引诱出来的越多。俗称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如果十五万秦军,因为溃败而被赵军杀死大部分,则赵军主帅赵括一定会认为秦军大势已去,主力都被歼灭了十几万,此时不把秦军一网打尽,更待何时?

但是赵括万万没想到他的对手是白起,且白起早就在自己来到战场后,就要求秦军连夜按他的要求加固了营垒,换句话说就是武装到了牙齿的坚固。目的很明显,秦军诈败,但是只有带兵的主将知道,十五万秦军普通士兵只知道败了,赶紧逃,但是往哪逃呢?肯定是往营地里逃啊。而在逃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超过半数以上的秦军,或者被踩踏而死,或者被赵军杀死。

赵军杀得起劲,以为建功立业的时刻来了,于是倾巢而出,等终于杀到秦军营垒处时,发现久攻不下,这时候他们才会意识到上当了,但是白起也在附近的包围圈设置了暗藏的营垒。赵军发现不管东南西北都突围不出去时,即便要原路返回,很可惜,秦军的精锐骑兵已经超小路,把赵军的营垒给攻占了。于是乎,赵括才会意识到,不好,为了十几万人的军功,结果搭进去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

即便白起已经把赵军围困住,但是白起是谁?老奸巨猾深通人性的老狐狸。手底下的将领请求歼灭瓮中之鳖的赵军,白起大骂糊涂。困兽犹斗,此刻和赵军决战,无异于白白消耗秦军的士兵。最好的方法就是坚守在营垒,以静制动,赵军想要突围,但是东南西北都是营垒,秦军站在营垒之上,居高临下,赵军又不会长出翅膀,因而赵军根本就出不来。撤退也退不了,因为他们自己的营垒也成了我秦军的营垒,饿也把他们饿死了。

果不其然,突围失败,赵军在被围困了四十六天后,主将赵括阵亡,其余四十万赵军群体投降。于是白起看着这四十万降兵,心里不禁一阵哆嗦。然后分批骗出去坑杀,因为集体坑杀会反抗啊,但是兵法上有云,各个击破。因此坑杀四十万赵军是分批进行的。

很多人对于诈败这件事肯定了解不多,一看三国演义,就是诸葛亮临阵点将,赵云领兵二万,只需输不许赢,把敌人引进某某山谷。其实诈败是很困难的,一个搞不好满盘皆输。所以很多人对于白起敢于拿十五万人诈败,持怀疑态度,实际上白起也知道,大规模兵团作战,哪里会有诈败,一旦败了,甭管是诈败还是真败,都是等于真败了。就像魏韩二十四万联军但凡有一家败了,那肯定就是摧枯拉朽的惨败。一天之内斩首二十四万。

但是白起就是靠着主力在营垒里坚守,十五万秦军不过就是三分之一的秦军而已,要不是白起也善于结硬寨,打呆仗,则秦国还真的没有其他的将军能把赵括给吃掉。赵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弱,要不是白起,赵括未必会败。因为赵括也是熟读兵书的人才,怎么会不知道诈败一般都行不通,尤其是十几万人诈败,历史上闻所未闻。所以你仔细想想,历史上还有哪位将军,敢用十五万人做炮灰的?白起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赵括败的心服口服,估计只有廉颇那种荷尔蒙分泌太低的老狐狸才不会上白起的当。

所以双方都是人性的高手,只不过,无所谓忠诚,只是诱惑不够大,无所谓背叛,只是筹码不够高。都骂赵括纸上谈兵,但是换你上,你未必有他靠谱。这也是人性,一个人即便不贪财,不好色,但是你贪功劳吗?万一是盖世奇功呢?所以白起确实是个狠人,不仅对对手狠,对自己人也狠。

当然,光说白起的案例,并不足以说明通人性就一定是大人物走向成功的关键。那么历史上还有一个人,此人能力大,但是名气不一定大,但是此人善奇谋,曹操曾评价法正是:我就够奸雄的了,但是竟然不如法正奸诈。可见法正的计策有多邪乎。诸葛亮在眼见刘备要攻打孙权,而进行夷陵之战时,曾说,要是法正在,肯定能劝动主公不攻打孙权。可见在刘备的心目中诸葛亮的分量,实际上不如法正。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向刘备献计,认为曹操一举详伏张鲁,却未继续进攻益州,而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定是曹操内部动乱,所以顾不上伐蜀大计,而夏侯渊、张郃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汉中,应该立即发兵夺取汉中。且告诉刘备夺取汉中的意义:上,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拓国境;下,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的战略。刘备赞同,于是率领诸将进攻汉中。

夏侯渊被黄忠斩杀,魏军溃败,刘备得汉中,后曹操亲自帅军攻打刘备,刘备敛众拒险,终不与曹操交锋,曹军后勤补几消耗严重,被迫撤军。曹操撤军途中非常气愤,认为刘备军中并无可以出谋划策的大才,看来这个法正非同小可。

事实也是如此,诸葛亮虽有隆中对的战略眼光,但是也没有可以让刘备开疆拓土的策划能力。如果不是法正有猜透人心,揣度人性的本事,蜀汉集团确实都认为当时的天下形势应该是铁板一块。但是法正不简单,从曹操降服张鲁就能推测出曹操下一步必定通过汉中攻打蜀国。但是侦查兵却汇报曹操撤军了,法正就能从人性的常理中判断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曹操不按套路出牌,怕是北方地盘又出了什么问题。且还是大问题,不然放着蜀国不打,就班师了,这问题显然不是小问题。

那么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老话说趁他病要他命,于是法正向刘备谏言攻打汉中,绝对稳赚不赔,于是看似铁桶一块的三国版图,又改写了。可惜法正死的早,不然刘备真有可能因为法正能看透人性,看到许多诸葛亮都未必能看透的问题。如此大才,也许还真有可能改变历史。所以法正离世后,刘备伤心了很久,怕是在为蜀汉大业哭诉,眼看机会来了,又飞走了。

所以在人的一生中,最让人恐惧的是未来,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未来不可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法正也好,白起也罢,都是洞察人性的高手。当然,前提条件是他们更关心对手的人性。

有句话说的好,一切的烦恼皆因不懂人性,一切的成功皆因对人性的通透。每个人的行为,底层逻辑都是因为人性,你只有彻底掌握了人性,你在面对这个世界时,才能感觉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俗称南墙,四等人你就是用棍教用南墙教他也学不会,因为他不开窍。

所以那些说市场中如今已经没有风口的,因此社会阶层肯定会越来越固化,其实你想想白起在面对魏韩联军时,是不是也是没有风口?但是白起却能看到人性就是风口,两家面和心不和就是机遇,利用好了,就可以绝地翻盘。

法正在面对蜀汉无法扩张版图的局面时,也见微知著,发现了曹老板的破绽,在看似铁桶一块的三足鼎立中,硬生生把曹操刚拿到手的汉中,还没有焐热,就抢了过去。而当下也是个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时代。因为无论任何行业,说白了都是人的行业,任何职业,其实都是要么直接跟人打交道,要么间接跟人打交道的行业。

很多人在看问题时,都是一是一,二是二,比如人们在看待创业时,总是会考虑大环境的问题。认为天不得时,日月无光;第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仿佛只要大环境是好的,那么干什么都是发财的,这叫顺势而为,大环境不好时,大部分行业都是差的,这叫逆水型舟。

然而现实往往是,大环境好的情况都是过去时,一般当你觉察到大环境不好时,实际上大环境已经在向着更不好的方向发展了。而更可悲的是,有的人即使在大环境好的情况下,也依然挣不到钱。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即使在大环境不好的前提下,却依然看到了机会,抓住了机遇。

比如白起面对二倍于自己的韩魏联军,按照兵法上说的,就是避免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正面冲突。冷兵器时代,打仗更多的是看军队的数量和国家的实力。如果你死读书,读死书,那势必这种明显就没有实力优势的仗,就没法打。但是什么是名将?无非就是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如果都按实力来确定结局,那么曹操赤壁之战就不应该败给刘备和孙权,而官渡之战,袁绍就更不应该败给曹操。

所以你看那些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却依然能够自己发现机遇,创造机会的人,才会被称之为名将。所以努力去发现机会的人,才有可能笑到最后。超出常人理解的型为本来就会被世俗所非议,独到的见识也一定会被常人所诋毁,愚笨的人在事情都完成了很久以后也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智慧的人却在事情还没有显露萌芽状态时就已经预见到将可能发生的事情。

那么拥有智慧的人,都是见微知著的人,也就是说,在人的一生中,最让人恐惧的是未来,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未来不可知。但是拥有智慧的人,却可以在事情还没有显露萌芽状态时就已经预见到将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就是预判未来,请问这个原理是什么?

有句话叫,人要成功,无非就是三样要素: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指的是:古代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然而原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原来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天时和地利,在圣人看来,主因只有人和。天底下的那点事,无非就是人的事,但是很多人偏偏不懂,非要扯上除了人以外的其他因素,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性,大部分人眼睛里只能看到别人,却从来不能看到自己。所以一旦遇到问题,都是怨天尤人,凡事都是寻找客观理由,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身上的主观因素。

就比如秦国是如何崛起的?秦国是周朝分封而来,当时就是为了让秦去抵御匈奴,换句话说后来的人多认为秦国土地肥沃,百姓彪悍,这是秦国能一扫六合的主因。实际上呢,秦国从最开始是个娘不亲,爹不爱的孩子。险些被匈奴灭了几次国,是周朝的炮灰,此地没有人愿意要,否则怎么可能轮到秦始皇的祖先。只是后来秦国自己把自己经营的强大了,于是各个又开始说秦朝占了天时,地利,唯独从来不想想秦国到底是怎么壮大的。

比如后世一直认为商鞅变法是秦国的转折点,但是商鞅变法你抛开立场来看,也就是抛开商鞅变法中对底层人的不友好来看,他到底做对了什么?才让秦国有了崛起的势头?显然军功爵制是其强大的一个主要因素。比如魏武卒的强大,在于筛选出身强体壮的人进型训练,加上阵法的配合,以及纪律的严明,因此就诞生了可以以一当十的效果的军队。然而魏武卒最大的劣势就是,因为人才属于少数,因而想要获得有效的兵源补充,属于短时间内无法做到的事情。

而军功爵制却是把所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部吊动起来,让普通人可以爆发平时水平二倍以上的战斗力,虽然素质不如魏武卒,但是却成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关键是普通人到处都是,补充兵源成了非常容易的一件事,魏武卒因为稀少,被齐国所破,被秦军终结,就成了必然的事情。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接二连三的消耗,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再强也有用尽的时候。而秦军就靠着兵源充足,屡屡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所以能够对抗天时地利的,永远是人和,能够看透人把普通人的积极性也吊动起来的,才是关键因素的。比如后世多把天时比做办事的时机,把地利比作办事的有利条件,比如你的士兵是不是经过长期可靠训练的,你的装备是否精良,你的人马是否比敌人多,这些都是所谓的客观有利条件,而人和就是指人心,比如百姓拥不拥护你。

然而商鞅却告诉你,人和并非是民心所向,而是吊动人性。一旦把人研究透了,人都是逐利的,那么六国莫能与其争。所以,所谓的没有趋势,无非就是人没有消费意愿了,而所谓的趋势就是,就算没有消费意愿的年代,人却依然还是要消费的。谁能猜透人本身需要什么,然后把人的消费积极性调动起来,谁终究是能够赚到钱的人。

比如自媒体时代,永远要记住的话,第一,世上已经不缺好产品了,缺的是好销售。第二,好的销售不是去介绍产品,因为产品说明书比你介绍的还详细,你要做的是介绍自己。第三,介绍自己的关键就在于打造人设,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关心自己比关心别人要重要,但是自私的人却妄想别人能多关心他们一些,因此虽然有句话叫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但是却有换位思考的用心揣摩。当你知道大部分人都缺什么时,你就会明白你该怎样做才能赢得大多数人的青睐。

所以有句话说的好,当一段关系既不能带给你物质价值、也不能给你带来情感价值、更不能给你带来成长价值时,请果断离开。但是这句话你要反着看,当你既能给一个人带来情感价值,又能给他带来成长价值时,那么你一定能够拿到你想要的物质价值。

实际上世界就两件事,一件叫情感,一件叫利益。情感价值就是指情感,成长价值与利益价值说的仍然是利益,当你用情感价值,和成长价值去交换他人的利益价值时,很少有人不愿意跟你换。甚至网红还做到了,仅用情感就交换了利益。而成长价值说白了也是在交换情感价值,我让你有了成长,难道这不是实实在在对你是有利的吗?

所以,一穷二白的人,想要白手起家获得利益时,互联网一定是首选,而你既然给别人提供不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但是你又想从别人那里获得利益,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情感价值与对方交换,这就叫《道德经》里的以柔克刚。柔就是情感,因为你即便是一个弱者也能给人提供情感价值,刚就是利益,就是钞票,而钞票是实物,柔弱的人最缺这个。而当你真的变强后,才会有用利益去换利益的能力,因此那些什么混圈子文化,本质上不适合穷人,因为你穷的叮当响,你拿什么去和利益圈子里的人换利益?你想要进入的圈子,无非就是向上社交,啥是向上,肯定是有钱人的圈子。有钱人的圈子很现实,年收入就是你最大的门槛。

你唯一能走的路就是用情感价值在互联网上换利益。俗称共情能力。也就是说,你能和多少人共情。你就能吊动多少人的利益价值,而网红之所以挣得多,无非就是他能够共情的人多。当你有了能共情的能力,你也就不需要向上社交了,因为你认为的上面也想结交大网红,本质上就是在用利益去交换利益,比如你是某个商品的老板,你肯定希望大网红能够带货你的产品,但是网红白给你宣传吗?请客吃饭外加送礼物应该是必备的吧,所以你看那些大网红直播间都是谁在刷礼物?你以为刷礼物的人傻,实际上人家是在利用利益换利益,你只不过是看不透罢了。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能看到这里的亲,都是有大志的人,未来必定大富大贵,为亲点赞。

0 阅读:0

君吉志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