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比起没任何底牌的尤氏,一手好牌的凤姐,被她打了个稀烂

屏山品红楼美 2024-06-17 11:04:21

除了被边缘化的李纨,贾府里的四个媳妇: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和王熙凤全是文盲,四人中,邢夫人愚犟、王夫人阴狠,尤氏绵里藏针喜怒不形于色,只有王熙凤展示着真性情,她容貌才干皆出众,杀伐决断,还有一个实力强悍的娘家做后盾。

就贾府里的现实来看,比起别的女性,王熙凤就是那个天选之人,她是荣国府大权在握的管家奶奶,也能一定程度辖制住丈夫贾琏,在夫为妻纲的封建大家族,实为难得,尤其是她还有强大的娘家做支撑,她甚至将这种优势变为实实在在的好处,弄权铁槛寺、弄权察院玩弄贾珍、贾蓉和贾琏于骨掌之上,还能利用这种权势抓住一切时机捞银子,不得不说,王熙凤活得肆意、活得得意,她的确也有这样的资本。

但是,贾母对她这个聪明绝顶的孙媳妇却表现出了担忧,说她太过伶俐,也不是什么好事(五十二回)。贾母的担忧是有道理有依据的。凤姐因为太过聪明,事事都不吃亏,自然是别人吃亏;事事掐尖要强,自然是别人忍让受委屈。几乎每日必忍受她脾气压制的,至少有平儿、贾琏和那些她手下管事的人。长此以往,他们从与凤姐休戚以共逐渐成为离心离德,甚至成为仇人。

没有子嗣,又容不下别的女人,贾琏与她反目

封建大家族的婚姻,正室多有不幸,因为三妻四妾之下,正室大多需要隐忍生存,维系的最大筹码是利益共同体,像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贾珍尤氏这种,根本谈不上感情,但他们的婚姻也是稳定的,稳定的基础的家族的体面、各人的分工与合作,还有有着共同的荣辱和利益。当发生贾琏和厨役女人的丑事时,连贾母都感叹“大小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说白了,即便是千金小姐嫁了人,都是一样忍受丈夫的拈花惹草。

相比之下,凤姐还是幸运的,她和贾琏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感情甚笃,贾琏惧内人所共知,凤姐也从不掩饰对贾琏的依恋之情,这“惧”和“依”,就是难得的结发夫妻之深情。即便是凤姐一直没能生出儿子来,贾琏至少没有埋怨过,也没有要求过纳妾。

大家族没有继承人是绝对不行的,凤姐一味地从自己感情出发要求贾琏,甚至连婚前屋里的姨娘和自己的陪嫁丫鬟都容不下,这不是厉害,而是愚蠢,这些女人,说白了是凤姐的奴才,姬妾本是男主人的生育工具,她们生下的孩子,凤姐也是嫡母,可惜凤姐也是个恋爱脑,没想明白这个道理,连平儿和贾琏她都吃醋。

最后的结果是不但贾琏自己出去找女人,还找了个美貌产生了感情的尤二姐,贾赦也送给贾琏一个秋桐,凤姐再不舒服,她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容不下这两个女人。当然,她一番的骚操作虽说收拾了尤二姐和秋桐,但也令贾琏和她反目。

没有子嗣,是贾琏的硬伤,何尝不是凤姐的硬伤?这个压力她和贾琏都无法承受,来自家族、公婆的压力都够他们喝一壶的。所以,生育的这一把牌,真真是凤姐打得稀巴烂。

唇亡齿寒之下,活活把心腹逼到自己的对立面

平儿作为凤姐的陪嫁丫鬟,依附凤姐而生存,原本对凤姐是死忠的,可是王熙凤过于霸道了。

一是她根本容不下平儿生育,因此贾琏也不太有机会接近平儿,凤姐除了有一个女儿巧姐之外,再也没能生育儿子,这是个大问题,任何一位长辈或者族长都有权送贾琏小妾,凤姐还真挡不住。即便凤姐自己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生育,其实让平儿多生几个孩子,才能真的堵住别的女人进门的路,才是聪明的举措。可是凤姐不允许,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几乎得罪了贾府所有的人。平儿心里不可能没有怨气,她要想被承认、要立足,没有生育她以后靠什么呢?

二是凤姐对待尤二姐的残酷,令平儿心灰意冷,也从内心否定了凤姐,她关怀照顾尤二姐倒在其次,她偷凤姐的钱给贾琏为尤二姐办丧事才是明证。说实话,连一向的心腹平儿都背叛凤姐,只能说凤姐真的过分了,也真的糊涂。

经济困窘之下,没有了油水的下人们纷纷背叛

元春省亲之后,荣国府经济每况愈下,最后的中秋节前(七十四回),连连遭宫中太监们的敲诈,甚至连过节的钱都难以支应了,作为管家奶奶,以前的凤姐是风光无限,如今的凤姐是四下腾挪,疲以应对,凤姐只好频频当掉自己的嫁妆。这时的凤姐是顾大局的,也是令人感动的,可从现实来看,荣国府内有谁为此就心疼她、尊敬她吗?

贾母、王夫人可能连这件事都不知道,知道的人,也只会埋怨她平日里管理不当才导致今天的经济窘境,由奢入俭会令所有的人不舒服,养尊处优惯了的主子们只会不满,拿惯了回扣赏银的奴才们没有了油水,不仅会抱怨,还会消极怠工,还会敷衍主子。别说他人了,贾琏是知道凤姐一次又一次典当自己的嫁妆的,他不但不感激,不是但凡凤姐拿不出钱来,二人的矛盾一直在加深,直至反目吗?

和李纨这个吝啬小气却待人和气的大奶奶相比,凤姐操心、出钱,也不过是得罪了上上下下几乎全部的人。

相比尤氏这个既没有娘家做后盾,也没有儿女做依靠,更没丈夫爱的毫无根基之人,尤氏却能用自己的智慧,该认怂就认怂,该回避就回避,该硬气就硬气,反倒是坐稳了自己宁国府女主人的位置。而凤姐,着实抓得一手好牌,却因为自己的脾气、性格和张扬的个性,打了个稀巴烂。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0 阅读:6

屏山品红楼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