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本黛玉窗户上的茜纱,为啥又被安装在了宝玉的怡红院?

屏山品红楼美 2024-06-15 05:56:33

“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命薄!”这是贾宝玉悼晴雯所作《芙蓉女儿诔》,后又经黛玉修改过的一句。宝玉原文是“红绡帐里”,黛玉说因为咱们的窗子上糊的都是霞影纱,不如改为“茜纱窗下”,宝玉极为赞赏,茜纱窗,于是成为了《红楼梦》里的一个别有韵味的意境。

把霞影纱改做茜纱,实属黛玉将生活名称向文学名词的一次语言改造,霞影纱出现在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时,贾母带着众女眷到潇湘馆时,发现潇湘馆窗子上糊的是绿色的窗纱,和满院的翠绿颜色不搭配,一向金尊玉贵养育小姐的贾母亲自指挥王夫人安排换上霞影纱,对于这种纱,贾母做了知识普及并给出理由:

“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色,一样就是银红的,若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地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做‘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做‘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四十回)

自此,潇湘馆满院翠竹掩映之下,那软烟罗糊的窗户就如银红的烟雾,如晚霞之映,相得益彰,氛围拉满。

潇湘馆里的装饰物当然很多,但霞影纱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符号,不仅仅是装饰这么简单,无论是颜色还是寓意,霞影纱都有着它独特的作用。

因为这个情节,读者有一种感觉,霞影纱貌似只在潇湘馆窗户上使用,那为什么林黛玉为宝玉修改给晴雯的诔文中,说怡红院的窗户也是糊着的霞影纱呢?这个纱是在大观园内被广泛应用于糊窗子了吗?

首先这个纱的颜色是红色的,和闺阁红妆相呼应,宝玉的居所叫“绛芸轩”,林黛玉即“绛珠仙子”,绛即为红,再比如怡红院、怡红公子,此“红”特指大观园内的众钗红颜,当然,排第一位的无疑是林黛玉。实际上,就连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衣饰,也都是以大红色,即“绛”为主体颜色,林黛玉全文只有两次服饰的描写,无一不是大红的装束。因此,这个“红”既普遍又特殊,即泛指也特指,既是《红楼梦》的主题,也是主角的基调。

银红色,偏偏起名为“霞影”,《红楼梦》讲的是末世景象,也是落日的余晖,大观园这个庇护青春的世外桃源,不过是一时的繁华、瞬息的暂住,很快,这抹残阳就要落下去了,只有结满蛛丝的残窗雕梁徒留在那里,再也迎不回它们的旧主人。

从这个角度看,至少潇湘馆和怡红院内的窗户,用的是霞影纱,至于别处,比如探春、迎春等人的屋子,也可能是用的这种纱,可能在潇湘馆用后,效果极好,于是在别处也用了,这种闺阁意味十分强烈的物品,被默认广泛应用在了大观园内,毕竟这里为女儿们的聚集之地。

霞影,还略显直白,当诗人林黛玉将感情和文学升华后,又赋予了它一个名字叫做“茜纱”,茜也是红色的意思,只是这个“茜”字,比大红要更红一些,有深红之意,另外它还有美好和生动的意思,用在悼晴雯的诔文上,又十分贴切晴雯其人。

霞影纱糊的窗子,即林黛玉笔下的茜纱窗,远看如一团烟雾,美则美矣,然有飘忽之感,轻缈之意,这本来也是一种暂且,终究还是抓不住的,就像大观园内众儿女,各人有各自不同的悲剧结局。

这种纱罗贾母说年龄比王夫人她们的年龄还要大,应该是贾府鼎盛时期的物品,在荣国府的库房里一呆半个多世纪,几十年来还能一直为儿孙谋福,可惜,这批纱罗数量已经很有限了,贾府里的子孙也快要将祖宗福荫消耗殆尽了。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0 阅读:4

屏山品红楼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