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楼市,这可能是我今年最后一篇文章了

翠柔评房产 2023-09-05 02:07:03

1

今天,本打算写一篇建议更大力度拯救建业的文章:

1.如果建业不能恢复正常运转,而是接着煎熬,负面不断的话,无疑决定了河南“稳市场、保交楼、稳民生”的政策是失败的。

2.如果建业再爆发出更大的负面消息,对从上到下全力以赴拼经济的良好局面,无疑会带来大的冲击与破坏。相反,只有建业恢复正常,才能重新开始解决就业、创造税收。

3.建业作为河南房地产的一面旗帜、民营房企的一张名片,无论是足球方面,还是文旅上的投入,都值得更大力度去救。

4.尽管没有爆雷,而且竭尽所能出让股权、处理资产,各种压缩开支,但建业自身状况并未根本好转。与之相对应,建业在郑州的多个烂尾楼并未实质性复工,应付供应商和员工的欠款仍然居高不下。

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应该更大力度去救建业。

然而,为什么没有更大力度救建业呢?甚至,就连之前说到的一些举措,也并未落实到位,这是为什么呢?

我始终相信,领导们比我站得高、看得远、掌握的信息也更全面,而政策的出台又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只能感慨: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啊!

以郑州为例,从去年到今年,从“救市19条”到促销费,把能做的都做了:

帮开发商融资、卖房,甚至招工地的工人……现在已经给买房人补贴了,你还想让怎么办?

窃以为,除了银行,房地产开发链条上各方已经竭尽全力了,包括政府,合作商,以及开发商。

这种现象,被坊间传言从侧面证实了:

本土四家开发商,联合向上反映情况,结果不了了之。

当然,我相信政策工具箱里面还有武器。只是当下阶段,并不适宜祭出更大的杀招!

2

再说郑州楼市,不得不承认,当下说什么好像都是废话:

对于政府,要让楼市良性健康发展;对于开发商,要保交楼、盖出好房子;对于买房人,合法维权,想买更好的真正放心的房子……

如果你没有上帝的视角,而是参与其中,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不会像上面文字描述的那么理想、淡定,甚至理所应当!

人的屁股,有时候会决定脑袋的。

立场决定了你说什么话,这点在郑州楼市里面表现得特别明显。

除非无良自媒体,要的是流量,那样才会穿上英雄的衣裳,打起正义的官腔!

而我总认为,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诸神归位,各安其所,才是最好的状态。

去年10月,有开发商问我对未来的判断,我当时说2023年可能会更难,因为要盘整,真正恢复要等到2024年了!

目前看来,要被应验了!

有些人总为楼市的未来担心,而我觉得他愚又痴。

举个例子,昨天郑在说房1群讨论到了焦作山阳区的楼盘:博创·雲庭。当时我由衷感慨:

这个楼盘产品设计超过了郑州绝大多数楼盘的,或者说郑州还没有出现这么好的产品。现在我们总认为房子不好卖,但并没有人反思你的产品千篇一律、问题一堆、虚假承诺、不能交付、降标减配等等。

如果没有以上问题,老百姓怎么能不买呢?其实购房需求始终存在,尤其是对改善房的需求,永无止境。现在的形势,本质是出清金融风险,但也在出清投机者。

下午看到了永威的朋友拍的上和琚。

你什么感觉?我是觉得真心不错,但听说距离交房还要大半年的时间。

男人至死是少年,永威永远是永威。

如果都是这样的品质,郑州楼市里面哪里会有那么多破事儿?

再说楼市,郑州能够称得上放心好产品的简直是凤毛麟角,而人们对改善对品质的需求是没有天花板的。

这就是郑州楼市的未来。

3

前几天,郑在说房11群的朋友说了一句特别经典的话:

现在劝人卖掉郑州的房子,和几年前劝人在郑州买房一样!

今天下午,郑在说房1群有朋友说名下绿都澜湾二手房的成交经历:

买的时候110,挂牌100,94万最终成交!

绿都澜湾,妥妥滴地铁房+学区房,之前几年在二手房市场很吃香的,现在也是大幅降价才能出手。

郑州的二手房市场,某中介的数据,今年4月底已经史无前例的突破了13万套,而现实的市场也是卖出去一套,就有更多套挂出来,着急出手的话,只能10万10万的降价!

我一直很担心,千万别出现恐慌性抛售,从而产生踩踏现象。

那样的话,对于买房人而言,就不是资产负债表缩表那么简单了!

因此,每当有人问我是不是要卖掉手里多余的房子时,我总回答:

1.如果你急用钱,那就大幅降价迅速出手,否则就挂着慢慢看。

2.如果你的房子是优质资产,那就不要担心周期的问题,否则就参考前面那一条!

新手死于追高,老手死于抄底,高手死于杠杆。

股市中这句被常常提到的话,如今在楼市应验了!

4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引来很多转型出去的地产朋友和我交流:

不要和郑州的地产人聊天!

我最近去找地产同行,确实一如既往地吐槽、抱怨、牢骚。也难怪,被政府请喝茶、通报批评,被合作商讨账,被业主围堵,被银行歧视,被老板责骂还发不下来工资……换谁都好不起来!

这个时候,地产人的心理建设,是被忽视了的!

我很好奇,一些房企仍然是开会,写PPT,到底是为啥?

当下的市场,要么去找钱,要么去卖房,要么就去做点别的能够产生效益的事情,开会还能给谁看啊?关键是你还能有啥事儿啊?!

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

最近,应群里朋友需要,我组了很多局,但我特别注意的一点:

一定要异业,一定不能组地产局。

哪怕是书童再来,也不能再做局中局了吧,哈哈!

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地产行业积极转型出去的,大多过得不错,虽然辛苦,收入少了,但精神状态很好,积极向上。

别的行业,虽然说今年感觉难了,也没有那么多的抱怨和吐槽,唯独房地产!

这,是为什么呢?

我只能说,所有行业都在变化,都在重塑,只有地产人最不适应新的玩法罢了!

5

我看过的书里面,有两个特别经典的地方。第一个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第二个是沈从文《边城》的结尾: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

我写这篇文章时,看着夜郑州的璀璨,不知道许多年以后,我们如何看待今天的楼市?更不知道楼市的“明天”何时回来?

因此,无论你是开发商,还是买房人,都只能被迫做苦命鸳鸯一般:

共克时艰。

但我相信,相爱相杀的他们,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6

今天,有幸应邀参加行业座谈会,除了关于自媒体方面的,我针对房地产行业提了4条建议:

1.救市要救房企,尤其是要救建业为代表的本土房企。

2.救市的各项配套资金要协调到位,不能除了国开行别的没下文了。

3.政府回收已经挂牌但未开发的商业、商务用地,根据需要,变性为住宅、工业用地后再行出让。

4.购买新能源汽车先买停车位。

因为开发商,甚至一些烂尾楼还有大量停车位,将至降价变现,无疑多了一个救市渠道,还有利于化解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

在我内心,还是想建议救救建业的!

然而,就这样说出来,建业能否获得更大力度的救助不说,我却觉察到了危险:

这可能是我今年最后一篇文章了!

现在的我,也不知道说啥好了!

0 阅读:0

翠柔评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