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当年,考上两个本科,一个专科,如今,专科生成就最大

红蓝双 2024-06-22 08:15:43

至今,在我们村的村史馆内,还保留着1992年放电影前的照片,照片中三个青年站成一排,脸上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这三个青年,都是我们村土生土长的本土人,其中两人当年考上本科,一人考上大专,成为村史上一个年度考入大学最多的一年,因此被纳入村史记录,以激励后来的学子。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当年考入大学的三个青年,如今都已迈入五十不惑的年龄,都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来看看三人事业发展情况:

考入某本科院校水利专业的李俊:毕业后分配到了县里的水务局,是县水务局当时第一个全日制本科毕业的高材生,进入单位后,就受到单位领导重视,参与了全县所有重大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监督,成为县里水利行业内的土专家,不过,李俊在技术上是内行,但职场上成就却不大,几年前才担任县水务局的总工程师。

考入某农业本科院校的杨峰:毕业之后分配到了乡政府工作,刚参加工作时候,大多数时间是下村跑田坎,被村里人戏称为“田坎干部”,后来,杨峰提拔为副乡长,从此,成了副职的专业户,先后在五六个乡镇工作过,一直担任副职,副乡长,副镇长,党委委员、副镇长,副书记岗位都干过,几乎干遍了乡镇所有的副职岗位,直到两年前,已经接近不惑之年的杨峰终于由副转正,出任镇人大主席。

考入某师专的任某:两年师专毕业后,分配到了市里一所学校,但只在市里学校任教了半年,就被调到市里一个重要部门工作,后来又调入省厅,成为副处长、处长,四十来岁又被提拔为副厅长,如今已经是某地级市的常务副市长。

当年村里考入的两个本科生和一个专科生,其中两个本科生的前途已经到顶,而专科生的前途刚刚起步,后来成就还不可限量。

两个本科生和一个专科生,两个本科生毕业分配到了县里,一个在乡镇,一个在县局,都是科级单位,天花板很明显,要想突破,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

而专科生,出来后只在学校任教了半年,就被调到了市里重要部门,部门比县里部门和乡镇整整高出两个层次,职场的天花板就更高,后来专科生又从市里调到省厅,职场的天花板又提高了两个层次。

虽然都是农村出生,起点都一样,甚至两个本科生在职场上更占优势一些,但后来职场高度却大不同,其实这当中还有一些隐秘的因素。

两个本科生,家里几代之内亲戚,没有一个吃公家饭的,在分配环节只能中规中矩。

而专科生,虽然也是农村出生,但他的舅舅在省里一个管人事的重要部门工作,大概正是这个因素,专科生只在学校教了半年书,就被借调到了市里重要部门,后来又从市里部门调往省厅,从此职业天花板被捅破,再加上自身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当然,我们并不能以职务高低来衡量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只要认真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行。

0 阅读:15

红蓝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