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给领导提建议,情商低张口就来,高情商都懂这3个技巧

李舟 2024-06-27 17:17:19

皇宫中,汉元帝端坐在龙椅上,已经做了几年的皇帝。

这一日,他望着窗外的蓝天,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想要听听大臣们真实想法的冲动。

毕竟,这皇宫的围墙太高,他这皇帝的耳朵,似乎也有些听不到民间的声音了。

1、心思。

就在这时,从遥远的山东来了一位大儒,名叫贡禹。

此人学富五车,品德高尚,深受百姓和官员们的尊敬。

汉元帝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于是下令召见。

贡禹走进大殿,行过礼后,汉元帝便问:“先生远道而来,定有良策助朕治国。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贡禹思索片刻,直言不讳地说:“陛下,臣观陛下生活稍有奢侈,后宫佳丽众多,花费亦颇为不菲。若能稍加节制,必能为国家省下不少开支。”

此言一出,大殿内一片寂静。

汉元帝的脸色微微一变,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哈哈一笑,没有直接回应。

下朝后,不少官员纷纷围上前来,对贡禹说:“先生啊,皇帝好不容易想要听听大家的意见,你怎么能提这些关于私生活的小事呢?你应该提些关乎国家大计的建议才对啊!”

贡禹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诸位大人,皇帝是什么人,你们难道还不清楚吗?他若是连自己生活中的小毛病都改不掉,又如何能听得进我们这些关于国家大事的建议呢?我今日所言,不过是想让皇帝明白,治国如同治家,先从自身做起,方能影响他人。”

这番话虽然说得直白,但却让在场的官员们陷入了沉思。

他们开始意识到,贡禹的话虽然直接,但却不无道理。

皇帝若是能以身作则,勤俭节约,那么整个朝廷的风气也会为之一变。

2、提建议的艺术。

在官场上,领导突然想听建议,这可是一件让人既兴奋又紧张的事情。

兴奋的是,似乎有了一个表达自我、建言献策的机会;紧张的是,这背后可能隐藏着难以捉摸的深意。

我们都明白,领导的心思可不是那么好琢磨的。

他们到底是真的想要听取意见,还是只是做做样子,这可难说了。

因此,在这种时候,我们得特别小心,别一不小心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给自己惹来麻烦。

那怎么办呢?

给领导提建议,情商低的张口就来,高情商的人都懂这3个技巧!

给领导提建议的3个技巧。

第一、试探先行,摸清底细。

在咱们日常工作中,给领导提建议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

毕竟,领导的心思难猜,万一说得不合时宜,那可就尴尬了。

所以,我有个小秘诀,就是“试探先行,摸清底细”。

比如说,在我们公司最近的一次团队会议上,领导突然说:“大家有什么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我一听这话,心里就琢磨开了:领导这是真的想听建议,还是只是走个过场呢?

为了摸清底细,我决定先试探一下。

我站起来说:“领导,我觉得我们团队最近的工作氛围很好,大家都很有干劲。不过,我觉得有个小问题可以改进一下,就是咱们部门的文件共享流程。有时候找文件挺费时间的,如果能优化一下,可能效率会更高。”

我这话一说出来,领导就点了点头,说:“这个问题我也有注意到,确实需要改进。”

看到领导这么回应,我心里就有底了,知道他是真的愿意听取建议的。

接下来,我就可以继续深入了。我提出了一个更具体的建议:“领导,我觉得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文件管理系统,把每个项目、每个部门的文件都分类放好,这样大家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领导听了之后,很感兴趣,还让我负责这个项目。

这就是“试探先行,摸清底细”的重要性。

在提建议之前,先通过一些小事来试探领导的反应,这样就能避免直接触及敏感话题,减少不必要的尴尬。

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领导的思维方式和关注点,为后续的深入建议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由小及大,循序渐进。

给领导提建议就像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可能摔下来。

所以,我们得学会“由小及大,循序渐进”这个秘诀。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先提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建议,来试探一下领导的反应。

比如,可以说说办公室的卫生问题、文件处理流程的优化等,这些都是小事,但也能反映出我们对工作的关注和改进的意愿。

如果领导对这些小建议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那就可以逐渐深入到一些更核心、更关键的问题上。

但要是领导对这些小建议都不屑一顾,那最好还是别急着把自己的“大招”亮出来,免得弄巧成拙。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抛出那些可能引起争议,或反对的重大建议。

得从一些相对容易接受的小建议开始,逐渐引导领导进入你的思考框架。

这样做的好处是,领导在逐步接受你的观点的过程中,会更容易对你的最终建议产生认同感。

同时,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也能让你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领导的反应,从而调整自己的策略。

第三、把握时机,因人而异。

给领导提建议这事儿,可不仅仅是个内容问题,还得看时机和对象。

我有个朋友小张,他就是个很会把握时机的人。

有一次,他们公司要推行一项新政策,领导在会上征求大家的意见。

小张知道这是个机会,但他也清楚领导是个比较保守的人,所以不能直接提出太激进的建议。

于是,小张在会上先说了些客套话,赞扬了新政策的优点。

然后,他话锋一转,说:“领导,我觉得新政策确实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员工的适应性问题、资源分配问题等等。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在一个小范围内试点一下,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全面推行。”

小张这话一说出来,领导就频频点头。

他觉得小张既支持了新政策,又提出了实际可行的建议,非常难得。

于是,领导就决定按照小张的建议来操作。

所以啊,在提建议时,我们要敏锐地捕捉到领导愿意听取意见的时机,比如领导主动询问、团队面临挑战等。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领导的个性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语气。

有些人喜欢直接了当,那我们就直截了当地说;有些人则更倾向于委婉含蓄,那我们就得学会拐弯抹角了。

只有把握住了时机和对象的特点,我们的建议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和采纳。

总之,提意见是个技术活,得懂得察言观色、审时度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为领导、为团队、为公司贡献出真正有价值的建议。

毕竟,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和领导对着干,而是为了共同把事情做得更好。

0 阅读:16

李舟

简介:站在人性角度,理解商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