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何将长江几座桥改名?除了欠规划,藏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

啸笑谈社会 2024-04-08 08:32:38

南京为何要将长江二桥、长江三桥、长江四桥、长江五桥全部改名?

众所周知,南京境内包括上世纪60年代所建的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在内,目前一共有5座跨江大桥,但是由于实际桥梁所在位置并不是按照由上游到下游或者由下游到上游1、2、3、4、5这样有序排列,因为建设时间不一和欠合理规划等原因导致现在顺序已经打乱,很多人容易搞错从而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此南京分别将长江二桥、长江三桥、长江四桥、长江五桥根据所在地地名重新命名。

图源网络

其实这仅仅是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改名原因罢了,南京这几座大桥之所以改名还藏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更重要的原因。

江苏省境内目前共建有(含在建中)12座跨江大桥,而南京所拥有的跨江大桥数量几乎占了一半。

虽然南京是江苏省会和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对跨江通道等基建需求自然而然要大于省内其他城市,但省内其他沿江城市的过江大桥数量目前尚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所带来的基建需求,因为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就是长江沿岸的苏南、苏中地区。

以苏南重镇江阴市为例,江阴大桥已建成通车20多年,这么久的时间过去后,周边苏南、苏中其他地区已经陆陆续续建了好几座跨江大桥,按理说应该减去了江阴大桥大部分通行压力,但江阴大桥至今还处在非常繁忙和经常不通畅状态。由此可见,江阴大桥至今也并不仅仅是江阴市和对岸的靖江市这样两座城市自己的需求了。

江阴大桥的繁忙(图源网络))

再比如苏南第一地级市苏州与苏中第一地级市南通,虽然相互之间已有两座大桥可以过江往来,但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另外,南京境内这几座大桥在省内除了江阴大桥、润扬大桥外,基本都是早于省内其他地方的跨江大桥建成并通车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在拥有五座跨江大桥的同时还拥有数条过江隧道。

如果不改名,外地人一听到南京长江N桥第一反应就是“哇,南京竟然这么多桥了!”,而现在的苏南、苏中其他沿江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可能只有一座或者没有跨江大桥或者过江隧道,这就会让这些城市心里有很多想法。同时,南京以后可能还会有六桥,如果现在还不改名,到时候“南京长江六桥”的横空出世更会让省内的兄弟城市有想法。

改了名字以后,虽然不能改变南京跨江大桥既有数量的事实,但后面起码不会再让不知情的外地人第一反应就是“南京竟然这么多桥了!”。

改了名字以后,不知情的人们在平常听到比如南京大胜关大桥、南京栖霞山大桥等等这样的称呼以后,还会想到是跨江大桥吗?我想,在自己没有准备在南京过江的情况下,一般不会知道这是跨江大桥的。

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图源网络)

随着省内其他地方跨江大桥和过江隧道的逐渐增多,省内兄弟城市心里自然而然也就慢慢淡化了这种心中对省会南京的想法。

当然,对于跨江大桥和过江隧道这样的基建工程也不仅仅是苏南、苏中这些沿江城市自己所需求的,更是往来于这些地方的人们包括外省人所需求的。所以,作为江苏省会大哥的南京,不得不考虑如何去化解兄弟城市心中的想法,也不得不考虑如何去化解人们口中的微词。南京通过对几座长江大桥的改名字去淡化人们的第一反应,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化解方法吧。

南京当初之所以一口气建了那么多长江大桥和过江隧道,主要也是因为那些年南京的确发展得太猛了,同时也因为国家层面的需要,对过江通道等基建需求极大,国家和省里面理所当然会有所倾斜,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南京长江大桥年代久远已经不堪重负,而不得不实施限行政策。这就注定南京要大兴土木建大桥建隧道了。也许这也正是南京这几座重新命名的长江大桥当初没有按位置按数字顺序命名的一个原因吧。

当然,南京的跨江大桥也不全是公路大桥,也有铁路大桥。铁路大桥的修建,完全是省内外所有城市所有人的需求了。换个角度说,包括南京所有的长江公路大桥,说到底也不完全是南京市自己的需求。

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图源网络)

南京作为省会大哥,实际上对兄弟凝聚力还是非常看重的。正因为南京考虑到了兄弟城市的感受,才会想方设法主动化解兄弟城市的想法和来往人们的微词。

虽然网上喜欢拿南京开涮,说南京是“徽京”,不照顾省内兄弟。实际上这仅仅是网上娱乐搞笑的段子而已。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什么想法可以留言。

(原创文章,侵权必究!)

0 阅读:0

啸笑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