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富裕的城市——南京

啸笑谈社会 2024-05-15 06:06:34

南京,在国内属于那种不温不火的城市,既没有网红城市的激情澎湃,比如杭州、长沙,也没有头部经济城市的吸引眼球,比如上海、深圳。

但在中国所有城市中,我觉得南京是精神最富裕的一座城市。

长江南京段(图源网络)

长江南京段(图源网络)

南京人喜欢转湖:

在南京玄武湖,只要不下雨,每天可以看到有人在湖边怡然自得地散步,有人沿着环湖路充满活力地跑步,还有一群骑自行车环湖的年轻人。

“一个人的玄武湖樱花跑,跑出了一座城的精神”

图源网络

玄武湖里的几个小岛或者说是绿洲,诚然是南京这座城市的世外桃源,也是玄武湖最靓丽的风景线。

玄武湖中的绿洲(图源网络)

玄武湖(图源网络)

玄武湖东侧的植物园,不仅空气中弥漫着繁华城市某个角落不一样的气息,与不算大也不算小的玄武湖相依相偎,是南京人经过喧嚣后走向宁静的精神家园,也正是人们常说的“宁静以致远”。

作为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南京市内这样的场景不同于别处。其他很多城市的热门景观湖大多是外地游客拥至,比如杭州西湖。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当然,南京玄武湖在旅游旺季也同样会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但南京玄武湖更多的时候属于南京人和常住南京的人。

早些年在南京站的南面,玄武湖边还有很多钓鱼的老者,记得钓上来的红鲤鱼极大。后来玄武湖经过一次换水后便禁止垂钓。

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玄武湖边上有一个情侣园,除了偶有新人拍婚纱照,其实以前更多的是风筝的海洋。如果说潍坊是“世界风筝之都”,那么南京则是“中国风筝之乡”。无论是闲情逸致的老者,还是亲子游玩的三口之家,放风筝似乎成了南京人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

南京情侣园放风筝的儿童(图源网络)

南京人喜欢登山:

早些年我从紫金山北麓的蒋王庙登山,沿途在缓坡路面,能看到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倒着爬山,有的胸口还挂着一个半导体收音机,边听广播边倒着爬山,不亦乐乎。

重阳节爬完紫金山的老人们(图源网络)

清晨经常听到很多“喊山”派喊山,大多数是中老年妇女,站在高处对着远方大声呐喊。充满爆发力的声音穿透山林竹隙,从一个世界穿透到另一个世界。

实际上“喊山”也属于我国古代中医学的呼吸吐纳法,吐出胸腹中污浊、积滞的旧气,吸收自然界流动的新鲜空气。我想,成语“吐故纳新”便是这样来的吧。

另类的喊山人(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市区内有高山的城市在国内并不鲜见,比如成都、济南等等,但若论市区内有像紫金山一样的山,这样的城市应该鲜见了。

别处城市的山是看风景,南京的紫金山除了风景,更多的则是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串联。从三国遗迹到大明城墙,从太平天国天堡城到地堡城,从中山先生的陵寝到音乐台,从民国第一夫人用牛奶洗澡的卫岗到美龄宫。

美龄宫俯瞰(图源网络)

蒋介石与宋美龄(图源网络)

宋美龄(图源网络)

宋美龄(图源网络)

因为梅花早已成为南京人的市花,所以紫金山麓的梅花山,成了南京人的圣地和耶路撒冷。南京地铁、南京银行的Logo仿佛告诉人们,梅花,也许就是南京人的图腾吧。

南京不仅每年自己举办国际梅花节,还代表中国举办国际梅花腊梅展览会。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南京人喜欢坐店:

南京的书店特别多,放眼全国可能没有几座城市可以比拟的了。

早在2020年,南京市便有实体书店近400家,其中数量最多的当属新华书店,除了新华书店外还有大众书局、先锋书店、凤凰云书坊等等。

凤凰云书坊24小时书店可以说是南京书店里的一个香饽饽,也是南京书店的颜值担当。

凤凰云书坊(图源网络)

凤凰云书坊(图源网络)

仅仅在南京市鼓楼区,就拥有各类书店好几十家。

与老牌的新华书店相比,先锋书店则是典型的后起之秀。有人这样说道,“来南京一定要来一趟先锋书店,这里像一个人生巨大的岔路口”。

还有人这样说,“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不仅因为南京的颐和路,也因为颐和路上的一家先锋颐和书馆,有人每年可以去颐和路无数次。

图源网络

当位于南京鼓楼区的江豚书屋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提及时,旅游达人们说,“来南京,这里一定不要错过!”

虽然书店代表不了文化,但大街小巷鳞次栉比的书店,无疑是一座城市文化品味最好的见证。

南京老门东书店(图源网络)

尽管互联网发展迅猛,网络文学更是这个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却丝毫没有影响书店在南京人心中的位置。

提到书店则少不了文学,虽然文学书籍仅仅是书店里的一个种类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因为南京人对书店的情有独钟,铸就了南京成为联合国评定的“世界文学之都”。

图源网络

南京人与母亲河:

虽然南京是江苏省唯一跨江的城市,但长江或者说扬子江,并不是南京的母亲河。南京的母亲河是秦淮河,而秦淮河又分内秦淮河和外秦淮河。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因为秦淮河的缘故,南京数量众多的古称中,“秦淮”占了一席之地。

如果说上海是“十里洋场”,南京则是“十里秦淮”。

十里秦淮(图源网络)

十里秦淮(图源网络)

今天的秦淮河畔,南京人不仅依旧看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能看到“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的柳如是。

这里还有南京城最文艺最浪漫的渡口--桃叶渡。浪漫桃叶渡,被称为秦淮河畔的情歌。

老城南的古桃叶渡(图源网络)

一年一度的夫子庙灯会,最美的莫过于秦淮河畔。近些年由于城市飞速发展的缘故,南京人原有的节日消失了不少,比如著名的迈皋桥庙会,所以今天的夫子庙灯会在南京人心中更显得弥足珍贵。

秦淮河河畔的夫子庙灯会(图源网络)

南京曾经对污染、浑浊不堪的秦淮河花了很大代价进行治理,如今南京人闲暇时依旧在秦淮河上划桨弄舟,快乐得似乎又重新找到了朱自清笔下“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网络视频截图

南京人与门:

有人说,苏州有多少桥,南京就有多少门。

南京的门,与南京的秦淮河一样,也有内外之分。

中华门和瓮城,是南京人的骄傲。

中华门瓮城(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虽然本世纪初中华门老城墙上远远还可以看见清晰的弹孔,虽然中华门八十多年前有着南京人最大的悲痛。

中华门城墙和南京其他古城墙上的每一块青砖不仅是露天的文物,更是南京人引以为豪的最宝贵的文化财富。

中华门(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武定门附近的老门东,浓缩了老南京的传统文化,南京人过年不去一趟老门东仿佛就觉得自己不是南京人似的。

老门东(图源网络)

老门东的夫子庙灯会(图源网络)

神策门、仙鹤门、麒麟门、玄武门,这些带着神秘、玄幻色彩的门,加上“旧都”的历史,给了南京人更多的精神优越感。

外地人最熟悉的中央门,向北叫中央门外,向西有老南京人往返长江南北的下关码头。

中央门(1957年已拆除)

中央门,曾经是南京迎接外地人的第一站,曾经更是南京人穿梭于繁忙都市中经过最多的隐形“门”。

水西门内的朝天宫,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

雨中的朝天宫(图源网络)

朝天宫(图源网络)

水西门的瘦肉鸭,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南京人“食鸭文化”的典型代表。

结语:

南京,是一座充满书卷气息的古城。南京已经不是典型的“江南文化”,而是以“金陵文化”自成一派。

南京人的业余生活,动则在“一山一湖一河水”,静则在“一店一店又一店”。

南京,经济上虽不是最富裕的城市,但南京人的精神生活绝对是最富裕的。

图源网络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什么想法可以留言。

(原创文章,侵权必究!)

0 阅读:1

啸笑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