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拒车企合作!华为为什么底气这么足?成为“香饽饽”两个主因

三叔科技 2024-06-15 23:24:11

2019年,华为大举进军汽车行业,誓要为中国汽车行业赋能,承担起一家企业应有的历史使命。

但……初期极具纠结的内部拉扯,让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发展并不顺。

有人想亲自下场造整车;

有人则坚持供应商的身份入局……

结果到最后整出来一个非常“畸形”的存在,鸿蒙智行。

说起来,其实很多人很长时间并不能理解它究竟是怎样一个存在。

2023年4月1日,余承东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的演讲中表示,为不会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之前把“AITO问界”更名为“HUAWEI问界”,是为了智选车模式的品牌统一,但华为内部有领导对此意见不一。

此外,余承东还表示,华为过去是想做类似于博世这样的供应商,但在今天而言,成为博世的条件并不成立,因为后者供应的是标准化零部件,而华为擅长的是智能化、电能化、网联化,供应的是软件、算法、芯片的能力,但这种智能化增量的东西很难像标准化的部件一样大规模地去卖。

“它需要跟车企深度卷入,不断地做OTA版本升级,不断地迭代。包括我们的智能座舱,很多的体验都需要不断地升级,所以这时候需要我们跟车企深度卷入来做。”

也就是说至少在余承东的考量中,华为已经不适合做一家传统意义上的汽车供应商。

于是,他想搞一个生态品牌。

联合几家甚至更多的车企,搭载华为整套的解决方案,共同打造一个汽车品牌出来。

如果不是公司内部的不同意见,如今大抵会出现这样的情况。“HUAWEI问界”、“HUAWEI智界”……统一后的品牌,一定会在营销、服务、零售上相对简单,统一,且投入成本会低上许多。

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与华为合作的车企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外界认定为“代加工”厂商。

这样以来,变数会很多。

此外,除了鸿蒙智行(智选车),华为Huawei Inside(HI)解决方案模式、零部件供应的影响力,并不能短时间内撑起余承东在汽车领域的雄心。

相比之下,鸿蒙智行下的问界每月好几万的销量,尤其是均价超50万的问界M9连续拿下乘用车零售销量排行榜第一,显然更具备冲击力。

于是进入2024年后,车企们也在蠢蠢欲动。

1月,岚图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谈及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模式时,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我们正在与华为共同探索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可能是Hi模式的一种提升或变体,可以称之为“Hi模式PLUS”。”

2月,东风公司旗下猛士科技与华为同时官宣,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推动实现各自领域的产业资源共享,建立共促发展、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同月,内置华为车机的广汽传祺M8宗师先锋版上市。

4月,广汽传祺与华为的再次加深,传祺将与华为强强联手共同开启“传祺华为联合创新计划”,基于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双方将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水准的全新旗舰车型,首款车型也将在2025年正式交付。

……

6月14日,余承东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表示,鸿蒙智行目前主要与四个合作伙伴构建智能汽车生态联盟。与塞力斯合作的问界上市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在很多车厂愿意跟我们合作,我们主要合作的有四家,但是现在我手里没有资源了,仅能承担四家,有好多大的车企来找我们合作智选车,确实没有资源,人手很有限”。

同时,余承东还表示,“我们资源有限,重点做这四个样板点”。

去年4月,余承东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大会上,低落的表示,“理想、蔚来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因为他们会有自己的追求”、“跨国车企巨头们也会由于华为是被制裁的企业所以不会选择我们”、“传统车企中如果怕失去“灵魂”的同样也不会选择华为”……

时间过去了也不过才一年,为什么车企们的态度转变这么快?

两个原因。

其一、问界的成绩。

一切的转机要从2023年9月份说起,当时华为对问界M7进行改款,这是一场“起死回生”的改款。

从智能、续航、安全、空间……华为对其进行了进行全面完善。此外还有Mate60系列的流量加持,问界M7一炮而红,上市两个半月获得超10万辆订单,之后还有“碾压”奔驰、宝马、奥迪等一众外企品牌的问界M9横空出世。

有人曾再次预测,问界系列会随着新品上市的时间而产生颓势,结果还没等颓势来到,问界M7又改款了。

余承东预测, 6月份,问界系列的销量将突破4万辆。

这对于问界来讲,又是一个崭新的纪录。同时,车企们看着这一个又一个的销售数字,难免会产生悸动。

此外,鸿蒙智行下还有一个智界S7,成绩虽然相对问界是差了一些,但每个月也有小5000辆左右的交付,这可比绝大多数的汽车品牌好多了。

其二,生存问题。

比亚迪开年就放大招,吹响了价格战。仅仅过去了几个月,在中国市场内的车企有一个算一个,无不经历着价格战的折磨。

包括保时捷等一众超豪华车型,也不能幸免。

而这种环境下,就产生一个问题。

车企们已经从原来的赚钱,到微利润,再到如今已经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是接下来的生存问题。

首先是合资品牌。

一个月的新能源车型的销量,甚至赶不上比亚迪一天的销量。

再说外企。

宝马i3骨折降价,裸车都来到了17万,国内消费者都还要观望,甚至还称之为“杂牌电动车”;

保时捷刚刚平息了经销商的“围攻”;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不仅影响到了这些传统老牌车企的电动车销量,甚至已经开始撼动他们的燃油车市场。

还有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们。

这些造车新势力是一周一个排名,估计有的车企在销量好的时候,恨不能一天给出一个排行榜。

没办法。

他们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国市场内新能源汽车竞争的残酷,这一周我第一了,下一周没准就会被挤出排行榜。

这就是目前中国市场内的汽车行业竞争,目前没有一个市场能够做到品牌如此之多,竞争如此之残酷。

一年前,车企们也许还没有完全感受到市场的残酷,以及生存危机感,但如今为了能够在产、销、出口第一的中国汽车市场上生存下去,“灵魂”也就没有那么的重要了。

如今,华为的鸿蒙智行(智选车)旗下共计四个品牌。

余承东对此有过详细解读,“问界”品牌名中的“问”寓意着询问、探路,代表了华为与赛力斯首次合作的积极探索精神,目前重点聚焦在全系列SUV上。“智界”品牌则主打中档和中高端产品,旨在通过差异化和区隔化的产品策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享界”品牌则主打行政高端市场,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适合家庭和商业使用。

他还表示,“今年一季度,我们的智选车BU、车BU都已经全部扭亏为盈了。”

简单来说,现在华为一不缺钱,二通过与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车企的合作,已经打造了包括“问界”“智界”“享界”在内的多个智能汽车品牌,后续只要补齐车型矩阵,就能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线布局。

可以预见,短时间内“鸿蒙智行”是不会再添加新成员,最大的变数应该是在新公司上。

9 阅读:3704
评论列表
  • 2024-06-16 07:26

    广汽明显被上汽带偏了,现在即没有灵魂也没有销量

    gfgzwdz 回复:
    没灵魂的后果是大幅裁员。
    mxf168mxf 回复:
    [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6-16 14:47

    吹牛逼呗,那几个快死了的厂子确实可以靠爱国为搏一搏,正常的厂家都知道不能沾百草枯

    ξζญ์์์์์์์์์์์์์์์์์ 回复:
    都只想躺在原地吃老本,不思进取,然后被别人打的落花流水,打不过就诬陷[笑着哭]
    脚踏实地的走 回复:
    贴切,非常贴切
  • 2024-06-16 00:28

    以前是爱答不理,现在是高攀不起。

  • HBO 21
    2024-06-16 02:02

    可怜的是广汽,起个早五更,连个晚集都没赶上!

    mxf168mxf 回复:
    [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千秋 16
    2024-06-16 04:26

    因为华为真的有技术有能力。

  • 2024-06-16 20:53

    垃圾L2车机,吹条毛

  • 2024-06-16 01:30

    其它车企使用hi模式不就行了吗?

    mxf168mxf 回复:
    行是行,问题是他们真的驾驭不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6-15 23:26

    我认为27~37万比较合理,因为同级别SUV一般不都比轿车贵两万嘛,再高了也不合适,毕竟智界S7不贵

    平头兄 回复:
    人家对标的是BBA,好多劳斯莱斯车主开了问界,都不开劳斯莱斯了,把劳斯莱斯卖了!低端车华为做不了,赚不到钱,低端车难在控制成本,赚到钱!
    用户10xxx31 回复:
    网上人均法拉利[点赞]
  • 2024-06-16 09:58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继续吹

  • 2024-06-16 10:09

    太牛了

  • 2024-06-16 10:43

    m9,5座出来又会来一大波

    黄姥姥 回复:
    又"秒秒大定过万"地吹一大波[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6-16 03:57

    广汽明显被上汽带偏了,现在即没有灵魂也没有销量

  • 2024-06-16 07:41

    深蓝sl03售价是50万以上?

  • 2024-06-17 01:42

    希望华为收购红旗!

三叔科技

简介:解析最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