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华为、荣耀要在小折叠屏分胜负,神秘国产机却成最大黑马

三叔科技 2024-06-20 17:58:57

6月初,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发布最新报告。

报告中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600美元以上价位段厂商中,苹果以54%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第一,但相较去年同期却出现25%的下滑。华为、荣耀同比增长67%分列第二、第三,小米、三星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从这份榜单中不难发现一个问题,苹果不仅在全赛道上的市场份额在下滑,细化到高端市场中苹果的市场份额同样在降。

说明了一点,国产手机“贵了”。

小米、华为等主流厂商除了在旗舰机上想方设法争夺市场,同样在“异类”赛道上也快马加鞭。

这个异类赛道就是折叠屏。

6月13日,荣耀发布旗下首款小折叠屏手机Magic V Flip,12GB+256GB版售价4999元;

两天后,华为代号为"PSD"的nova系列折叠屏手机曝光,虽然价格上并没有线索,但推测起售价不会低于5000元;

同一时间,小米新款折叠屏MIX Fold4通过3C认证的消息也在网上曝光,从规格中可以看出这款新机支持卫星通信功能,标配MDY-15-EQ充电器,最高充电功率仅为67W,有博主预测价格也会在5000元左右。

苹果在折叠屏市场的空窗期,让各家手机厂商看到了机遇,同时也成了他们突围高端市场的一个重要契机。

通过去年一众厂商都发布了自家的折叠屏手机来看,它们有“上下折”,也有“左右折”,但无论怎么折,都没有在价格上“折上折”,价格普遍都在6000元以上。

厂商们在让折叠屏手机变得更轻更薄,耐久性更强,性能更稳定,屏幕更抗造、影像更具旗舰的同时,仿佛遗忘了一点……

那就是价格。

伴随着供应链体系的完善,产品形态以及价格体系其实已经相对更为成熟、更为稳定,厂商们在高端市场上意图突围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另一点,那就是市场扩容。

但这一点却被他们都忽略了,堪比直追苹果手机的市场定价,让折叠屏市场的整体增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

而作为“折叠屏鼻祖”的努比亚,却记住了价格是产品的首要卖点。

2017年,中兴先于国内友商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Axon M。在千机一面的当时,Axon M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消费者对于手机固有形态的认知,被消费者称为“未来智能手机的新形态”。

七年后,可能很多人已经忘却了当时折叠屏手机带来的震撼,可能很多人也忘记了这款手机已经是七年前的作品。

但中兴旗下努比亚又一次用另一种方式,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2024年2月,努比亚首款小折叠屏手机Flip亮相在MWC并斩获4项大奖,当时这款定价599美元的小折叠屏吸引了不少国内的目光,但还是又不少消费者对仅差1美元,就能跨进600美元赛道的价格表示“不满”。

但到了4月份,努比亚却给国内消费者带来了惊喜。

4月9日,努比亚在2024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其国内售价。

搭载骁龙7Gen1处理器,6.9英寸主屏以及背面搭载一块1.43英寸466*466的圆形外屏。配备5000万像素主摄+200万景深镜头以及1600万像素前置相机,内置4310mAh电池,支持33W快充技术。外屏的显示素质非常高,支持包括系统级的天气、相机、音乐、日程表、运动健康、计时器、录音机、日历等应用都可以在折叠状态下左右滑动来选择,不用开盖就可以查看信息。还可以直接在外屏进行操作……

它的起售价仅为2999元(6.18还有活动)。

目前,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折叠屏市场的体量并不大。国产友商们想要在高端市场上凭借折叠屏玩一场突围战,难度不小。

换句话说,当下折叠屏手机充当的作用,并不是国内厂商们意图在高端市场寻求增量的砝码,它当下更应该是承担让消费者认识折叠屏、喜欢折叠屏、接受折叠屏的作用,消费者只有体验提升了,才能让市场体量快速成长起来。

但动辄过万的价格,却让更多想要体验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而相比之下,在折叠屏价格下探,推广普及,持续走量的角色扮演上,努比亚则更为称职,目前来看也只有它在做这件事。

0 阅读:69

三叔科技

简介:解析最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