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古今词人中的一股小香风

小卒话史 2024-06-03 11:39:56

文|小卒话史

其词被称作“婉约之宗”,她能饮酒、会写词,她情感真挚、性格直爽,她敢以衣换物,她甚至还有宋代女赌神之名傍身。

此女便是“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的李清照。李清照配得上这些闪耀的桂冠,但在她身上远不止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子,她的人跟她的词一样,让人迷恋,让人哀怜。

李清照,被人们冠之以“古今第一才女”,她在宋代词坛留下了千古佳话。李清照的词独步一时不是偶然,特殊的家庭背景,特别的时代,加之个人后天的努力和种种遭际,最终使得她在宋代词坛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胡适说李清照是宋代的大文豪,她在词的创作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玲珑聪慧一少女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正值北宋王朝最为繁荣的年代,可谓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此时“唐宋八大家”有三位,也是在这一年,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被呈送到神宗手里。而李清照就出生于这一年。

正值承平年代,朝局稳定,家境和谐,这一切促成了李清照创作的良好氛围。李清照父母皆才,尤其是其父李格非是进士出身,苏轼的得意弟子,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著有《洛阳名园记》。李父深厚的词章功底,对年少时期的李清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李清照生下来之后,其母就病逝了,后幸得其伯母照顾,才给了李清照完整的童年,但其坚韧的性格也在她孩童时期逐渐养成。李清照不喜女红,反而偏要和堂兄们一起去读书,甚至玩一些男孩子玩的游戏,而她表现出的求知欲和文学天赋,也优于同龄人。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一群妙龄少女在溪亭划船、饮酒、唱歌的情景,展现了她童年时期无忧无虑、活泼可爱的一面。

帝都汴京自古繁华,只可惜世事无常,李清照根本不会想到,眼前的美好都将在某天之后成为过眼云烟,这些醉美的回忆,都将成为她日后无尽回忆中的美丽碎片。

一半幸福一半忧愁

风过无痕,繁花似梦。一场靖康之变彻底改变了北宋王朝的历史走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李清照的生活境遇也发生了改变。在经历了福贵到贫穷之后,她对生活的态度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如果说李清照的前半生是甜蜜美满,那么她的后半生就是苦涩流离。要了解李清照的这段历史,就一定绕不开赵明诚——那位与李清照余生密切相关的人。

结缡之后,赵明诚对李清照呵护有加,但此时的赵明诚还是一个学生,负笈远游是他的“必修课”。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不忍离别却又无可奈何,花开花落间,岂不就是人间的分分合合、聚散无常罢了。此后,由于李父李格非在新旧党派之争中蒙受冤屈,李清照赵明诚夫妻二人常被牵连,而李清照与丈夫的离别也逐渐多了起来。诸多相思之作,尤以此篇让人心中泛起诸多涟漪。作为李清照的代表作品,这首词充满画面感,读起来简洁明了而又浓情依依,能流传千年也就不足为怪了。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下,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北宋在历史上随之覆亡,李、赵夫妇不得不带上能带走的诗词卷轴南渡讨生。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有聚首便有离散,重阳节里,为了寄托对丈夫的思念,李清照废寝忘食,专心作词,仿佛唯有此才能聊以慰藉。

虽然远离战火,但丈夫在此之后不久因病离世。李清照的脸上写满憔悴,串串相思泪盈满衣怀。四十六岁的李清照心中充满了未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轶事拾遗

李清照的轶事丰富而有趣,充分展示了她的才情与个性。一场场绚烂的花事,让人回味。感叹之余,李清照这般千年才出一个的才女,确实与众不同。

豪饮不输好汉:李清照爱酒,这在她留存于后世的诗词里有所体现。她毫不掩饰自己对花和酒的钟情,无论是梅花、桂花还是盛开的芍药,每每品赏之余她都会饮酒助兴。一次,她宿醉醒来,听闻外面的风很大,便询问侍女外面的海棠花如何了。当侍女漫不经心地回答与昨日无异时,她生气地指出昨夜风吹,定有花瓣落地。于是便有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千古佳话。

才女届的“赌神”:李清照晚年时写了一篇关于赌博的文章《打马图经序》。她自称生来就喜欢博弈,曾对友人坦言自己赌了一辈子,无论赌注大小,逢赌必赢,从不会失手。当别人问及原因,她说自己很“钻”,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她还戏谑地说,自南渡之后,博弈的工具都丢了,自己经常手痒痒,难受至极。如此研究“赌”,在女词人当中,李清照怕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了。

以衣换物:李清照与赵明诚酷爱金石古玩。有一次,两人在集市上看中一件古玩小钟,但身上所带银两不足。为了不让他人买走,李清照便果断地脱下外衣作为抵押。要知道,这件衣物的价格两三倍于这件文物。尤其是古代女子的衣物穿在身上向来不离身,而李清照这般操作可见其热衷程度,让在场的人无不瞠目结舌。

(图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11

小卒话史

简介:品读历史、分享历史,感悟不一样的历史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