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赵继伟和胡明轩是冬扇夏炉,那么阿不都就是大材小用

文字拯救男篮 2024-02-28 22:00:16

中国男篮输给日本的那场比赛,大多数人打得都不像自己。

胡明轩在广东是那个持球大核的角色吗?他几时遭遇过核心才“享有”的防守待遇?最后1分多被夹击丢球并不能完全算是偶然事件。16次的出手量不算问题,问题的是这16次出手很多都是杀进去挑战对方大个的高难度出手,在明显没哨的情况下,胡明轩的选择有勇而无谋。

无论是国家队还是联赛,对他真正的定位应该是弱侧副攻+转换进攻,就像日本马场雄大做的一样,随时接应队友的传球,然后利用小空位突破或者投篮。在这套国家队阵容里,胡明轩也许算得上后卫里单打能力比较突出的,但,鲍鱼美味,能当主食吃吗?胡明轩很有勇气,但这种勇气有点走火入魔,这并不是他习惯的篮球。

日本的河村勇辉和富坚勇树都是各自B联赛球队里的超级持球核心,前者场均22.8分B联赛榜首,后者场均19.9分B联赛第4名,即便如此,河村勇辉11次出手,富坚勇树8次出手。罚球和运动战出手加起来,河村勇辉和富坚勇树合计23次,刚好跟胡明轩一个人的出手持平(16+7)。

跟胡明轩相反,赵继伟本来是那个最适合长时间掌控球权的人,他是真正组织后卫,结果,变成了弱侧副攻——胡明轩的角色,同时,下半场比上半场更明显。赵继伟4次3分出手,几乎都是迎着河村勇辉或者富坚勇树接球强投。同样的,赵继伟出手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出手的方式也不是他自己在联赛里习惯的。

我不太相信,这完全是两位球员的自主行为,因为,赵继伟和胡明轩的角色互换并不仅仅是一两个回合,而是将近整整三节比赛,这里面必然有乔帅的默许或授意。默许不对,授意更不对。

如果说赵继伟和胡明轩是冬扇夏炉,那么阿不都完全就是大材小用。

可以看几个回合。

首节1分50,杨瀚森低位强攻,先后吸引了富坚勇树和井上宗一郎协防,这里本该有两个机会,先是阿不都给胡明轩的无球掩护(一整场比赛极少看到的无球掩护),接着是阿不都花园区大空位,向来以视野被球迷称赞的杨瀚森竟然错过两次传球,最终在重重包围下,强行攻框不中。

有人可能说,对面的霍金森有犯规嫌疑,但我的观点是,杨瀚森一整场都没有利用自己在低位的牵制力给给外线输送机会,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惩罚日本的协防,导致日本协防更加肆无忌惮,这也是杨瀚森自己在低位进攻受阻、难以施展脚步的原因。

也有人可能说,哪怕传给阿不都,日本的协防也可能会立马回位,但乔帅和很多球迷可能不了解的是,阿不都最喜欢的未必是大空位投3分,利用小空位,趁对手刹车不及,突破攻框或者策应才是阿不都的拿手活儿。

同样的情况太多了。

第二节1分56,阿不都弧顶空位,胡明轩没传。

第三节7分33,赵继伟突破,吸引了吉井裕鹰协防,阿不都跑动到外线空位中,赵继伟没传。

第三节7分26,阿不都空切篮下,胡明轩没传。同样的机会,阿不都在三节5分26,传给了空切的崔永熙,虽然崔永熙能把握机会,但很明显的,日本的犯规严重漏吹,这是中国男篮全场仅有的几次传切配合之一。

如果说,上述这些回合,阿不都的机会都不算大空位,大家可能不了解阿不都,所以没传,似乎勉强可以理解,但下面几个回合可都是大空位或者大错位。

首节1分36。阿不都左侧低位大空位,方圆两米内没人,并高手双举,胡明轩竟没看见……应该不是胡明轩刻意不传,也不完全是胡明轩视野受限,因为,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个人对你来说很重要,那么即便人海茫茫,你的眼里永远都有TA,不重要,所以阿不都被无视。

次节最后8秒钟,日本小阵容,防守策略是无限换,2米03的阿不都在篮下对上了马上34岁,身高1米91的老后卫比江岛慎,胡明轩选择强攻,最终打铁。中国的大阵容,必然会存在很多错位的机会,这是赛前就能预料到的,所以,为什么没抓住这些机会?还是那句话,不是胡明轩或赵继伟刻意不传,也不完全是视野受限,因为如果你爱一个人……同时也说明,乔帅很可能没想着用大阵容欺负日本的小阵容。

别说比江岛慎了,就是日本的4号位吉井裕鹰(91号)也没法单防阿不都,吉井裕鹰是首发4号位,抢板卡位完全被阿不都碾压,防守端又不得不上手犯规,吉井裕鹰只打了18分59秒,吃了5个犯规,霍瓦斯不得不频频将其换下,摆上75号井上宗一郎。

三节7分03,胡金秋篮下挑战日本三名球员,强攻不中,同时间,弧顶的阿不都和赵继伟面前都没人,阿不都的机会甚至更好。

无意把阿不都跟其他人放在对立面,也不想证明在集体失败的结果面前,有人是无辜的,阿不都也有一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比起球队对阿不都的大材小用,阿不都的这些不足之处不值一提。

阿不都的打法非常丰富,兼容任何体系和阵容,前提是,重视他的这些打法。比起他的终结,他更能延续进攻、创造机会,是那个在战术发动中,可以给后卫接锅的持球锋线,在中国男篮阵容里,阿不都在侧翼创造机会的能力是其他都比不了的。

阿不都全面的打法作为中国男篮的硬解资源、开发资源、空间资源、无球资源和乱战资源,这5个跟球员有关的全部资源,但实际上比赛中用了几个?几乎只用了一个,而且只打成1次,来自于左侧低位的一次背打,迎着两个人挑篮打进。

(阿不都在攻防两端的资源)

与进攻端不同,阿不都在防守端存在感很强。

全场20分30秒,除了拿了7分之外,更重要的是抢了10个板,其中前板4个,同位置的杜润旺是6分1板。

有个回合足以说明一切,次节1分48秒,阿不都拼抢前板不成,身体摔出了端线,日本这边发动快攻,比江岛慎出手不中,阿不都在镜头之外长途奔袭,出现在镜头时他已经抢到了后板。

阿不都的防守价值不是杜润旺能比的。

面对挡拆,乔帅的防守策略是:能换防则换防,换防不成夹击后卫,然后霍金森下顺的漏洞由防守底角的锋线补防(大多数时候是4号位)。

日本利用这种防守策略,在底角附近找到很多空位机会,我在前几日的文章《中国男篮高大尺寸下,鲜为人知的防守软肋》里举了很多例子,杜润旺多次篮下的补防漏掉了底角,马场雄大和井上宗一郎都命中了3分。相反,阿不都打4守篮下时,能够及时绕过对方掩护人,扑出去防守。

说到这个防守策略,我觉得如果是邱彪在场边,他应该不会把压力全给到4号位(或底角防守人),邱彪防守挡拆的策略通常设置两道防线,第一道发生在中路罚球线附近,由侧翼的防守人垫防,延阻对方后卫或中锋轻松突到内线,第二道防线发生在篮下,是最后一道屏障。

如果对手在这个过程中选择转移到外线,两道防线的防守人会第一时间撤出协防位,回到自己的原始防守位,整个防守质量,靠的是积极和专注,用自己脚步移动的速度,抢对手传球的速度。在新疆队,这两道防线通常是齐麟+阿不都。

实际上,对面的日本也是这么防守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男篮挡拆打得也很一般的一部分原因。

(河村勇辉中路垫防)

总体而言,对于这场耻辱败仗,球员有能力上的问题,但比球员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乔帅对中国男篮这些人不够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才出现了没有核心球员和核心打法(胡金秋的进球基本靠抢到前板后的二次补篮,两场都是),才出现了胡明轩和赵继伟互换角色,才出现了对阿不都的忽视。

即便中国男篮吃了败仗 ,但我依然觉得这是一场本可以拿下的比赛,中国男篮并没有打出应有的实力,哪怕是8成的实力都没有,就跟世界杯和亚运会的情况一样。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 2024-02-29 21:26

    说的好,说的对!

文字拯救男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