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3分,新疆更需要的是时间

文字拯救男篮 2024-03-17 21:13:18

在郭老叔恨不得把5个人全都堆积在小圈的情况下,老实说,虽然新疆输了球,但也不能全盘否定:3分线以内,新疆的成功率远高于平常。

新疆整个赛季两分球命中率是53.7%排在联盟第10位,这一战50中32,命中率是64%,高了10个点以上,至少说明,面对广州比较单薄矮小的阵容,新疆的确把握了优势。

李炎哲面对老东家7投4中拿了9分。邱导很直白,开局拿广州曾经的主力中锋打广州曾经的替补中锋,由李炎哲在低位背打焦泊乔,但效果并不好,缺少了脚步和手感的支撑,李炎哲没法发挥出吨位和臂展的优势,得分基本上都是抢到前板后的二次进攻,不过即便如此,效率还是有保证的,并且,他在场新疆总体是赢分的,正负值是+6——全队最高。

吴冠希站在幽灵位吃了3块馕,全都是凭借小外(威金顿喂了2块,克里克喂了1块)在油漆区的牵制,吸引了焦泊乔离开禁区之后的小范围连线,3中3外加3个罚球,9分。

阿队在4号位大多数时候对上的都是比自己矮了一头的祝铭震,祝铭震虽贵为联盟优质3D,但面对更高大,且整个半场都是“专属幽灵位”的阿队稍显吃力,空切、转换、背打和补篮,不管是动起来打,还是停下来背打,阿队都能够确保基本的效率,14投8中,真实命中率63.1%(超过94%的大前),现在,唯一能阻止他的是媒体、记者、赞助商手中的选票。

威金顿的得分全部来自于突破,16投8中,28分钟里拿了21分。我在等一个人,等联盟里那个能不被一步过,跟上威金顿速度的后卫,威金顿被重用,他的突破对新疆未来的季后赛很关键。邱导一定希望这个人永远不要出现,或者如果那个人必然存在,最好他会撤凳子,并且拥有一家“HOUSE IN HOUSE”的服装品牌。

那么,新疆在三分线以内效率这么高,为什么进攻效率只有111.4?

三个原因:

1.两分出手太少。

比起5中3,60%的命中率,只有50%的命中率但20中10的效果明显不一样。更多的两分出手的必要性是新疆本来3分就不好,加之广州内线护框本来就弱,扬长避短和攻其要害是致胜的不二法则。

为什么两分出手少?

第一、篮板少、失误多、进攻犯规多,其中篮板占大头。广州这么矮小的阵容,竟然比新疆多了14个篮板,前板、后板全输了,单从篮板看,这是一场比较罕见的比赛,新疆是联盟篮板前二的球队,广州排在第13位,通常,广州是那个经常因为篮板输球的球队,这场似乎为了保住季后赛门票以及带着点李炎哲和王泉泽被交易后一群年轻人莫名的倔强,他们在积极性和斗志上明显要强过新疆,布朗舍命救球、崔永熙绝命前板、郭凯以小博大……等等。

除斗志之外,其实还有技战术上的原因。

(阿队被祝铭震牵制)

小阵容打了8分40秒,丢了很多篮板,这是其一,其二是新疆队里最能抢板的不是李馕希而是阿队(场均上双),但是这一场阿队对位的是祝铭震和坎普——两位空间型锋线,阿队频繁地被调离篮下,新疆的篮板彻底没了保证,这一战阿队6个板,两队上次交手,阿队同样只有6个板,实际上不止广州,过去面对有空间4号位的球队,阿队的篮板都不太好。

所以,从这点来看,让阿队防守外线似乎有点大材小用,但对此还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吗?除非李馕希再硬一点吧。

第二、新疆并没有针对45号位的优势大做文章。阿队和李炎哲同时在场,在广州面前几乎可以看做是一对双塔,只要皮球在小圈附近更靠近篮筐的地方交给阿队或李炎哲,几乎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进球要么罚球,如何把球给进去?

Flex或High-low或Flex+High-low,这几种方式以前用(欺负青岛区俊炫,甚至,李炎哲在广州也常用),但这场没看到。其实这场比赛李炎哲在比赛中的确有过利用自己的吨位和习惯性打法,在低位卡位强迫对方绕前防守的动作,但是队友没传。

也就是说,阿队和李炎哲的出手理应多一点,但事实上并没有。

2.3分。

赤裸裸的对比是,同样都是24次3分出手,广州命中9粒,新疆命中5粒,4个3分差了12分,巧了,刚好是两队本场比赛的分差。

新疆3分差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本赛季制约新疆进攻的巨大短板,广州极其快速的防守脚步让新疆本来就可怜的3分雪上加霜,往日三成出头,这场两成出头,再者,广州的防守策略跟广厦一样(跟深圳不同)——优先收缩,放空底角,西尔扎提5粒3分出手赛季之最,而且还有一粒踩了线的两分(ATO)。

这场比赛西尔扎提很重要,或者说,对于收缩防线的策略,底角投手很重要,投进了可以惩罚对手收缩,逼迫对方防线外扩,释放15挡拆或阿队空切,投不进,这些主流进攻会更加困难。那么,除此之外,在本来就缺少投手的情况下,新疆在外线的选择上,更有必要“精打细算、优化分配”,向投手倾注更多的球权。

我的理解是,一场比赛里,作为新疆外线的“独苗”,齐麟的出手数如果没超过10个都不算够,并且,为了实现“精打细算、优化分配”,以增加齐麟出手,需要匹配相应的战术打法,目前齐麟的出手来自于牛角+手递手+Flare、牛角侧、西班牙或联防下的顶点投篮等,各队好像都已经对此了如指掌,我甚至看到过山东也开始玩牛角+手递手+flare,连起手都一模一样。联赛是漫长的,不断增加战术变化也绝对是有必要的,13挡拆(小阵容14)、锤子战术和挡拆+弱侧无球掩护的一些打法也需要增加。

关于挡拆+弱侧无球掩护。这组打法其实跟锤子战术类似(后卫传球),但不同的是,强调中锋的策应,中锋中路拿球后传给弱侧,弱侧给射手增加一次无球掩护,实现空位强制转移。

以前新疆没有中锋的策应,李馕希三中锋合计4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助攻数加起来比(1.9)场均只打了二十分钟出头的莫兰德(3.1)还少,这场比赛倒有一些不同,李炎哲虽然只有1粒助攻(挡拆下顺,助攻切入的阿队),但实际上,利用挡拆下顺,李炎哲基本把握了“黄金1秒”,在中路向外线传了很多球,只是队友未能投进,未能投进的原因之一是更多的球权没有转移到给射手齐麟,那么,这就是弱侧增加无球掩护的必要性。

新疆与广州阵地进攻的环境截然不同,新疆常态化空间逼仄,防守人全部堆积在油漆区附近,要想在油漆区拿分,得靠超强的个人硬解能力,不得不承认,威金顿拿21分比布朗拿29分难多了。若要在禁区完成一些配合,新疆只能利用对方防守犯错(过度协防),在极小的空间内完成15连线——惊险、艰难又少量。

广州1到5都篮儿,5外站位,内线宽敞,只要有人能杀进去,防守必然被动,祝铭震4粒3分,3粒都是面对阿队,1粒面对王泉泽,祝铭震每粒进球的画面都是这样的:

阿队起初盯防祝铭震,布朗借挡拆突破时也不敢妄动,等布朗突破后阿队靠篮下收缩,布朗(或郭凯)迅速外传,阿队外扩不及,祝铭震投进3分。

到了这种局面,即便投不进,广州可能会以61.5%概率(广州前板率)力压新疆42.6%的概率(新疆后板率)拿到前板,完成二次进攻。

3.防守反击少了

没那么绝对,篮板和转换(包括进攻转换和防守转换)通常正相关,这个结论几乎就是对那些没有绝对内线高度的球队准备的,篮板好,攻守转换就多,不仅仅是因为很多长篮板最容易变成攻守转换,还有不可忽视的是,篮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支球队的集体斗志,更专注更积极,才会有更多的转换和更快的退防。

新疆本来就是一支转换大队,球队的进攻效率在第二阶段29场比赛里排名联盟第2,攻守转换是比重非常高、贡献非常大的一块,第三阶段是“小季后赛”,各队为了排名会做出最后的冲刺,篮板和转换两块资源在联盟的大格局,几乎在第三阶段开始后会重新洗牌,以前在这两块资源中一直获利的球队,极有可能出现波动,比如联盟前二新疆和辽篮。至于未来经受住了这波冲击之后,是否可以在强强对话中找回状态,在斗志和拼劲上压过对方一头,也就是把握曾经的篮板和转换,仍然是个未知数。

很显然,这场比赛,为了季后赛席位豁出去的广州,最终把握了篮板和转换,几乎确保了前二,并对第一或许没多大兴趣的新疆,没了篮板优势,转换又被广州更快速的退防破解。

(广州的退防和阵地轮转很快)

另外,转换少也跟琼斯打得少有一定关系,这也是威金顿和琼斯的区别之一。

在球队面前,两人之间对比,并非简简单单看谁的得分能力强,或看一两场比赛的表现,新疆大多数时候需要更好的团队进攻,关键时刻、被动时刻需要有小外能解决得分问题。

团队进攻,激活全队,琼斯是不二选择,但就怕对手看人下菜,琼斯的的确确没篮儿,这点可以被无限利用。

关键硬解,威金顿无疑是最好的,但他的的确确没打过CBA季后赛,如果一直留在新疆,威金顿在明年或后年的季后赛才会知道怎么打辽粤两浙更聪明,那么,把新疆这个赛季的成败押注在他身上是否靠谱?

克里克禁区里对上4号位以下几乎都是错位,背打成功率非常高,但克里克不止会背打,他可以像阿队那样利用小空位在弱侧发起进攻,转换、攻筐或制造杀伤,现在的克里克打得更像5号位。至于未来跟赵睿搭档结果会如何仍然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新疆有太多的未知,这些未知,一面是敌明我暗的利好,另一面是犹豫、混乱、陌生……等等不利,如果没有伤病,或者外援早早在第二阶段初确定就好了,眼下,比起3分,新疆更需要是时间。

0 阅读:169

文字拯救男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