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儿和像法儿一样的大个,没有被时代抛弃

文字拯救男篮 2024-03-20 08:25:53

这篇主要从同曦的角度来聊聊比赛。

两队上一次在乌市奥体交手,布莱克尼竟在联盟防守第一的新疆头上拿了37分,并非靠出手数堆积,效率也有,外线9中4,真实命中率65.9%(两分、三分和罚球全部折合成两分的命中率),超过了联盟所有分位的赛季平均值。先不谈输赢,单说防守布莱克尼这块,新疆的确没做好。

邱彪兜里经常揣着3把后场大锁周游全国,专门对付联盟那些超级得分手——一般都是小外,这三把大锁按照防守能力由高到低是:金锁于德豪、银锁西尔扎提、铜锁黄荣奇。

布莱克尼狂揽37分的那场比赛,绝大多数时间面对的都是黄荣奇,于德豪只打了10分半。这次二番战,邱彪没再保留,掏空了裤兜,往西热力江面前甩出金银两把大锁——于德豪和西尔扎提,这既是新疆,也几乎是联盟最强的后场轮换防守组合。

先不说布莱克尼的效率,至少,从出手数上,本场14次出手远低于场均的21.7+6.3(运动战出手+罚球出手),没错,布莱克尼本场没有罚球,于德豪和西尔扎提在疯狂缠绕、拒绝小外接球的同时,张弛有度、拿捏裁判呼吸,几乎联手交出了一份完美的防守答卷:布莱克尼14投5中,以42.9%的真实命中率(只超11%分位)拿了12分,追平赛季最惨。

同曦另一个超级得分手林葳13中2拿了8分,一想到整场面前是琼斯、威金顿或齐麟,其实也能理解。

剩下了个法尔,倒是值大说特说一番。

法尔打了17分半,3中3,拿了9分,要不是罚球差点,上双是没问题的。法尔的效率一直很高,上个赛季在新疆场均13.8分,真实命中率是70.2%,比胡金秋还要高一些,在联盟出战了300分钟以上的球员里,法尔排名联盟第一,这个赛季在同曦,布莱克尼主打,法尔出场时间和出手数对比新疆时期几乎减半,得分跌到了9.4,但是,仍然交出了69.9%的顶级真实命中率。

法尔效率一直很高,为什么球权没有增加?

增加了,只是没有增加时间,回合占有率从新疆的20.5%,提高到了25.8%,只要法尔在场,同曦的很多进攻的确是围绕他开展,甚至,实际上,同曦试图交给法尔的次数远高于真实的出手数,只是对手疯狂的协防和绕前拒绝了很多次传球。

问题变成了,为什么法尔没有增加时间?

很简单,西热力江和教练组更喜欢CBA超级小外布莱克尼,或者说,重建没两年的同曦更希望打造一支进攻型球队,法尔的作用更在于防守。布莱克尼放在CBA任何一支球队,几乎都会是第一小外,在球队体系面前,法尔肯定争不过布莱克尼,哪怕法尔效率再高,估计也没有人会觉得,就这么直白地把球交给法尔一个接着一个地在内线硬凿就能赢球,这种打法放在八九十年代是主流,但与现在更讲究3分和快节奏的小球时代不符,毕竟,虽然都是巨无霸,但法尔终究不是文班亚马。

所以,法尔应该被这个时代,被全世界的篮球联赛淘汰吗?

不,就跟一个人不是“非好即坏”,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一个道理,法尔的确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那类中锋(打法),但不代表法尔全无用处!更何况,CBA也仅仅是半只脚踏进了小球时代,CBA没有防守3秒,CBA的吹罚鼓励对抗……等等。

还得重申,这么说不代表法尔就能称霸CBA,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只是说他没那么好,但绝对没那么差,法尔处于中间状态,甚至,至于他在球场的价值,也会随着教练的使用和对手的阵容而有较大的差异。人定胜天,法尔的技术特点是死的,但用好了,用对了,在一些特定的阶段,法尔可以主宰球场,用错了,用偏了,在另一些特定阶段,法尔可能成为累赘。

至少这场比赛,法尔有必要获得更多的时间(25分钟左右)。

关于防守。

新疆3分很差,大多数进攻在油漆区,这不就是法尔的防守甜点位?此役,威金顿突破上线后几次面对法尔的进攻效果不好,吴冠希和鲁吐布拉都吃了冒。新疆之所以赢球,更多的是防守转换、第三节齐麟的3分和法尔下场后阿不都频繁的空切。

单从正负值看,布莱克尼-24,法尔-3,如果不是7中3的罚球,法尔在场保证不输分还是有可能的。

关于进攻。

新疆防守的特点是“御外先内”,优先收缩防守,拒敌千里,然后凭借积极的脚步在外线轮转补位,具体表征很明显:对比联盟各队,在新疆防守之下,越往外,对手出手越多(15),但命中率越低(1),越往内,对手命中率越高(6),但出手越少(6)。

也就说,当新疆收缩防守保护禁区时,对手以为外线机会很好,但新疆快速的扑防又极大地干扰了投篮,就好像刻意诱骗对手出手更多的3分一样,半场3分弧线附近2米左右宽的半圆环(近似)就是看不见、摸不着但真实存在的“天山诱射带”。

布莱克尼、林葳、邬挺嘉和王岚嵚这几位同曦得分核心群的甜点位基本都是这里,如上所述,整个赛季,新疆限制对手外线命中率方面,从来都是断档式联盟第一!哪怕是中距离,也能排在联盟第3位!所以,同曦要越过“天山诱射带”,除了打快一点,趁新疆没有摆开阵势之前出手之外,那只有把球交给内线。

但实际上,同曦并没有选择打快,新疆那么多反击,回合数竟只有91个,很显然,提速的是新疆,降速的反而是同曦。在过去这段时间以来赢多输少并且遇到新疆之前,第三阶段前5场交出联盟排名第一的3分命中率(39.1%)的自信之下,同曦最终更多地选择和新疆的“天山诱射带”——硬刚!

硬刚失败自不必提(同曦本场3分命中率只有25%),主要是,布莱克尼下场后,法尔这点也没有充分利用。

同曦给法尔传球的方式只有两种,挡拆下顺直塞和站桩式高吊球,效果都不太理想——不可能理想。挡拆下顺太慢跑不出身位,站桩要球,被李馕希意图很明显,并且全场持续发力的对抗推出了小圈之外,要说邱彪在赛前没有对此专门要求我是不太相信,对这号移动慢但终结能力较强的中锋,新疆通常的办法都是以最大限度拒绝他更靠近篮筐,反正没有射程,推出小圈之外即可,深圳的大杀器萨林杰有射程,那就尽可能地推到3分线附近,之前跟深圳的交手,萨林杰效率不高,跟新疆这个策略有极大的关系,一来萨林杰离开了更擅长的半腰,二来连续的对抗过早消耗了体能。

至少说明,在这场比赛之前,同曦没有针对新疆可能的防守策略准备好相应的预案。

对于拥有法尔这样的巨无霸,如果没有围绕他配备超过十种八种打法,或者十种八种把球成功传给内线的方式都得看做是一种工作失误,有和没有跟有了之后,执行得好和不好是两码事,两个性质。目前,同曦充其量只有三到四种,而且,上述两种占大头,高低位和交叉掩护(造对手篮下换防,形成大打小)很少很少,至少这场比赛没有看到过。另外,法尔自己的问题是,抢位不主动、跑动不积极,通常是等球,而不是穿插要位,增加防守难度,要说他累,其实场均只有十来分钟。

但即便如此,法尔还是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保证较高的效率,让新疆在内线略显被动。

一言以蔽之,攻防两端,对新疆这种没太好3分又死掐外线的球队,法尔不见得就比布莱克尼差。其实整个赛季交出的数据也可以做出一定的佐证,同曦以为布莱克尼是进攻利器,法尔是防守大闸,实际上,法尔比布莱克尼在进攻端的帮助还要稍微大一些。布莱克尼在场时,同曦的进攻效率是118.9,防守效率是114.5,法尔在场时,同曦的进攻效率是119.1——队内第二,防守效率是106.1——队内最好。同队比攻防效率有极强的参考性,并且随着样本越大,越接近真实情况,毕竟队友都是一波人。

为什么会这样?防守就不说了,其实进攻端,同曦的后场一直不差,布莱克尼能砍分,但缺少团队价值,“助攻率/回合占有率”的比值是0.65,只超过了联盟30%的分位,而法尔在场具备了内线牵制的情况下,同曦“本土三小”得以施展手脚,团队进攻也能开展起来。

但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这些结论不代表布莱克尼应该打第二外援,或者关键时刻应该交给法尔,仅仅说明的是,法尔有他身上的价值,这个价值,在一些节点,应该被重用。

而更重要的是,别被这个普遍“两极论”的世界绑架,法儿和像法儿一样特点的大个子并没有被这个时代彻底抛弃。

最后,跟大家预告下,接下来将写一篇关于“篮球辞海”的文章,文中将简单介绍一些过去使用过的名词,譬如“广厦四件套”、“黄金1秒”、“天山诱射带”、“李馕希”……等等(未来会随时采纳广大球迷的智慧),这些名词将全部永久收录于本号“篮球辞海”合集中,大家可以随时翻看,日后还将逐一针对每个名词的定义、来源、示例和应用等分别专门做出介绍,当然,更重要的是讲清这些篮球专用词的重大意义和未来的一些美好设想。

您可能会觉得这是闭门造车、自娱自乐,没关系,不妨晚些时候移步我的下篇文章,一探究竟。

0 阅读:117

文字拯救男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