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再赢上海,从王哲林说起

文字拯救男篮 2024-03-26 09:23:53

今天有点忙,去枝叶,摆干货,写短文。

一般来说,一场比赛之前,各队在布置防守策略时,第一个或者说必不可少的重点内容就是如何防挡拆,其次是重点人和重点区域(篮下还是外线),最后才强调篮板、何种情况下调整各种防守方式(联防、盯人、全场紧逼)等。

从上海以往的比赛来看,王哲林基本上优先蹲守,闫鹏飞倒不一定,但是,大概觉得新疆没3分,连闫鹏飞也采取蹲守。邱导可能也猜对了,要不然,开局前几次进攻以及很长一段时间针对的都是这点。

第一、齐麟前两记命中的3分,方式一样,王哲林守在禁区,借李炎哲掩护,先后由阿不都和琼斯完成助攻。后来打新疆经典的牛角+手递手+flare+卷切(这个打法谁给起个名字吧,新疆用得太多了),即便王哲林蹲守,齐麟也能迎着对方长臂搁进篮筐——王哲林蹲守也没守好。

第二、琼斯利用15挡拆,突破造杀伤,或者油漆区助攻李炎哲打王哲林背身。

第三、威金顿利用15挡拆,连续命中3分。

刘指导的确做出了调整,但王哲林蹲守的原则依旧不变,上海换上了联防,针对威金顿的挡拆,由上线于德豪的防守人释卒逐炮、协防小外,结果,惩罚王哲林的人变成了于德豪,首节2粒3分,次节1粒3分,半场6中3!

再加上阿不都无处不在,但又润物细无声的幽灵跑位,在更矮一头的李弘权和守而不防的王哲林头上5中4,单节就拿了10分。

新疆利用王哲林这点大做文章,主动出招的同时见招拆招,半场72分。

毋庸置疑,新疆是最难被攻破油漆区的球队,也就是说,通常优先收缩、御外先内,所以对于首发核心、王哲林+布莱德索这对没空间的组合,新疆的防守难度其实不算高,对两人的限制也基本上达到了目标。

不过,也得看到的是,王哲林两次手递手之后的下顺,配合默契、出其不意,让新疆的防守还未来得及收缩,王哲林已经顺下并攻框,效果还算不错。但是,说到底,终究只能算偷吃,无法形成常态威胁,新疆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后来,培根上场,效果很好,无论是面对西热扎提还是于德豪,都能在外线投中3分。介于此,介于两队上次交手培根爆砍40分,邱彪没再像上回那样,等到第三节4分半才包夹,导致最后赢得有些惊险(109比104),这次,第二节就来,效果好得不得了。

首先,培根交出了球权。其次,上海很长一段时间里,哪怕是中间叫了暂停,也没有解决好培根被包夹后皮球的运转问题,主要是其他4人没有主动接应,然后于德豪埋伏在传球的线路上,截断了培根的传球。当然,毕竟培根的身高在这里摆着,传球的空间还是有的,但问题是,上海惩罚新疆包夹的方式是3分,结果,上半场,除了培根之外,其他人疯狂打铁。

所以,上半场攻防两端,新疆碾压上海,暂时领先了21分。

下半场有变化,刘鹏还是有点东西的。能快则快,这几乎是任何一支球队面对铁桶似的新疆必须要坚持的进攻原则。以郭昊文为主,上海在下半场接连打成了反击,并且在防守端撕咬持球人,再加上闫鹏飞更敏捷的移动和更大面积的防守,新疆的进攻一度停滞。

第三节最后两分钟,上海给培根配上了全队最准的罗汉琛(赛季3分41.7%),这个配,既有阵容上的搭配,也有打法上的设计,那就是让罗汉琛在最靠近培根的侧翼站位,随时接应培根的传球。

果不其然,最后1分多,连续两个回合,在培根被包夹后迅速出球,罗汉琛连续两次投中3分,其中一次3分差点打成3+1(罚球没进),第三节单节,上海赢回了14分,进入第四节,上海只落后了9分。

末节,等王哲林上来,两队又重复着首节的故事,只不过,培根从持球,变成了无球——的确是个好办法,末节3粒3分,单节15分,阿不都、齐麟和琼斯通过团队配合,抓ATO、抓王哲林、抓反击,单节合砍21分。

最终,新疆以119比106拿下比赛。

0 阅读:0

文字拯救男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